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妇女节,点赞了不起的中南“她力量”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8日 作者:丁一民 康伟男 潘政花 雷小慧 段雅轩 余春婷

在中南大学改革发展进程中,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军功章上,女性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乘风破浪,贡献着熠熠生彩的“她力量”。正值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为奔跑在奋斗路上的每一个“她”点赞!

60后女医生罗红:“女子力”筑起生命防线

2月7日,呼吸重症监护室里的一呼一吸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情。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红轻轻拍拍患者家属的肩,“请放心,没有问题。”简短的话语给原本焦灼的患者家属吃了一剂“定心丸”。

距离除夕仅剩四天,病室新转入了一名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患者。患者生命垂危,无法通过有创呼吸机来维持自身的氧气需求。罗红迅速诊断,带领团队为患者装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提供体外呼吸支持,稳定了患者的病情。

这是罗红顺利完成的第无数次救治,也保持了她在三十年从医生涯中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记录。

“对待患者,我们医护人员要像对亲人一样付出全部心血,不能因为任何的工作失误给患者及其家属留下遗憾。”罗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9年4月份,一位20多岁的试管婴儿准妈妈在妊娠24周时患上甲型流感,后发展为重症肺炎,最后确诊为开放性肺结核,伴有肺外结合合并症。按以往经验,婴儿需要人工引产,以确保孕妇安全。

“患者虽然年轻,但做的是试管婴儿,对她而言,这个孩子来之不易。作为母亲,我感同身受。”为此,罗红及团队希望能尽力为患者保住婴儿。在多方会诊下,罗红团队提出了保全婴儿的治疗方案,不仅使患者转危为安,也实现了她做母亲的愿望。

2021年2月12日,春节第一天,罗红照例开启一天的工作,往返于患者床前,随时监控病情。“全年无休,随时待命。”在罗红看来,呼吸与危重症病室作为挽救患者的最后一关,分秒的时间差都意味着一条宝贵的生命,不容有误。

“在呼吸与危重症病室,5位主要医师中有4位是女性,36位护士中有30位是女性,无论遇到何种挑战,团队中的女性总能冲在最前面。”罗红口中的呼吸与危重症病室团队是一支有着“女子力”的团队,她们用自己的付出和坚守为患者筑起一道生命防线。“三十年来,无数次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团队的默契合作,我们希望打造区域内‘最好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更好地为每一个生命负责。”罗红说。

80后女博导李青竹:“拼”出一片碧水蓝天

3月6日,周六,在参加完学院组织的“妇女节”活动后,李青竹匆匆赶回办公室——她和同事们约好要继续讨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课题。每年这时基金申请都到了冲刺阶段,冶金楼办公室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创新团队的成员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灯火通明的夜晚。

作为冶金与环境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李青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是有色冶炼砷污染防治。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条不太适合女性涉足的科研领域。与“废气、废水、废渣”为伍,是她的日常。“在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许多有毒元素,砷、汞、铊等,还有行业的典型污染物,比如最难治理的冶炼污酸,其中含有多金属、腐蚀性极强,气味非常刺鼻。”她迎难而上,选择行业最难啃的“硬骨头”,一干就是十余年。污酸治理现场条件艰苦,很多时候,离开工作现场还会持续出现咳嗽的症状,还未恢复彻底,她又到了新的工作现场。“这都是科研人必须面对的困难,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到现场去。”

“一定要努力,拼死干下来”,这是李青竹的科研态度,也是导师柴立元院士对她的教诲。有难题,就拼命攻克;有困难,就拼命解决。在她看来,做科研需要“死磕”。在一种水处理剂的研发过程中,生物成分低、有效基团不足导致效果提升十分困难。于是,她和团队尝试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基团嫁接,经过上百次的微调、试错,直到研制出高效的水处理剂。正是这种不怕吃苦、愿拼敢为的工作理念,一项项科研课题在李青竹的手中“开花结果”。2018年,她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年,她被学校破格提拔为教授。2020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被她收入囊中。

从本科开始进实验室,到如今成长为年轻的80后女博导,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南人,李青竹就在岳麓山脚下,悄悄地把自己最好的时光献给了科研事业,也把最好的成绩单交给母校。她常常和自己的女学生“小妹子们”说:“科研是一条艰苦的路,一定要慎重选择。而一旦选择了它,就要拼命去做,勇敢大胆地干,只要做出成绩就会得到认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正如她在全校微党课中介绍的“绿水青山践初心”,为祖国的环保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90后扶贫女干部蹇璧依:小地图,真扶贫

五角星代表“村部”,小房子代表企业和合作社,数字代表各个村组,红色小圆圈代表贫困户所在地……津市市毛里湖镇“90后”副镇长蹇璧依手里有一张“脱贫地图”。

2018年,从中南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后,蹇璧依通过选调来到津市市毛里湖镇,担任镇中心村的包村干部。中心村是整个乡镇位置最偏僻的村子,小道错综复杂,五十户贫困户大多散落在大山里层层叠叠的沟渠中。初来乍到的蹇璧依在精准扶贫第一步上就碰了壁——不熟悉去往贫困户家的路。她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路问户,非常不方便。为了准确掌握贫困户位置、家庭情况等信息,提升走访效率,她想到了为贫困户建立走访地图的方式。

只有更加精确的战术,才能打好脱贫攻坚战。说干就干。蹇璧依在对全村50户贫困户开展“回头看”的过程中留心观察,经过多次比对修改,绘出中心村版“贫困户分布地图”。地图以中心村村部为中心,详细标注了村里50户贫困户的姓名和家庭位置,并对地标性建筑如平和藠果厂、村合作社简易绘图。

解决了第一步,蹇璧依精准扶贫的下一步就是如何帮扶贫困户?哪些扶贫技术可以推广?该如何精准施策? 依着“扶贫地图”这张“作战图”,她挨家挨户走访入户,对贫困户“摸骨把脉”,对症下药。

她将女性的细心和温柔注入扶贫工作之中。面对村里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身边无人照顾的情况,她定期安排村组干部、志愿者看望老人;面对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少,教育负担大的情况,她主动前往村民家中讲解教育扶贫政策,帮助学生申请补助金;面对贫困户家里有老人得重病的情况,她和村干部给其提供国家的医保政策,有效防止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脱贫不能脱表面。在工作岗位上,蹇璧依将骨子里的“实干”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近年来,她将毛里湖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的青蒿产业带去村里,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用分红帮助贫困户从源头上得到保障。

目前,中心村贫困户名字的背后画上了一个个“对勾”。这些“对勾”的背后,是蹇璧依一笔一画用心“描”出来的,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用真情走出来的。

95后女兵杨静:我的青春不设限

在下课的人潮中,测绘1801班的杨静显得与众不同。身姿挺拔,眼神坚定的她浑身散发着军人气质。2017年,还是一名大一新生的杨静看到了征兵宣传册,从小就有军人梦的她当即决定报名参军。“刚开始我觉得当兵很酷,后来才发现当兵其实也苦,但我记得的只有甜。当过兵是值得我自豪一辈子的事。”杨静在部队奉献了两年,在2019年以优秀义务兵的身份光荣退役。

“军队是磨刀石,只有沉下心来,经受住重重考验,才能成为锋利的宝刀。”杨静在部队努力磨砺自己,不仅收获了真本事,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坚韧”是杨静身上最突出的特质。部队的训练任务强度高、难度大,往往一个拉练刚结束,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立马集合执行下一个任务。“虽然已经累得不行,浑身上下都是伤,但必须完成任务。”即便在休息时间,杨静也不松劲儿,“我想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分毫不差。”这样坚持下来,杨静的体能训练常拿满分,她也从全团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队列标兵的荣誉称号。

“人生不设限,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面对困难与挑战,杨静总是这样激励自己。在高强度的训练下,杨静的身上常常出现淤青,她的腰也受到了损伤,一度连路都走不太好。“受伤对我们而言是很平常的事。”强忍着疼痛,杨静时常泪水混着汗水流,却从未耽误过任何工作和训练。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是杨静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她对军队生活的解读。部队的每一项工作,她都认真对待,即使是重复且枯燥的任务,她也从不懈怠。入伍第二年,杨静转到了新的部队,在评选优秀义务兵时,初来乍到的她以为自己选上的希望渺茫,却没想到她在民主评议中以最高票当选。

将汗水洒在军营,将青春献给祖国。现在,杨静已回到大学校园,如今的她更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努力完成好学业是她的下一个目标。

在中南,无数的“她力量”正在汇聚,源源不断创造出瞩目的“她价值”,绽放出夺目的“她风采”。妇女节,祝福所有的中南“女神”节日快乐!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