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抗美援朝老兵们的旧岁月与新愿景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5日 作者:梁馨月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拉开抗美援朝战争帷幕。
72年,时代发展了,国家日益强盛。当年从枪林弹雨中走出的志愿军们,陪伴共和国迈入了新时代。
听党的,就对了
“共产党革命性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提自我革命足以印证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听党的,就对了。”90岁的中南抗美援朝老兵耿国才仍通过电视时刻关注着国家发展态势。
“我是孤儿,是八路军给了我温暖。”1932年,耿国才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幼时的他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跟着大伯大娘生活,家里孩子多,并不受关注。
1946年的春天,一队八路军路过耿国才生活的村庄,借住在当地数月。这一次偶然的相遇,成就了耿国才与党一生的情缘,也成为他后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源头。
“第一次见八路军是他们和县大队的人一起来我家找马,当时他们对我态度很好、很亲切。”几个月的时间,耿国才与八路军战士渐渐相熟,看到他们的枪摆在身边,耿国才好奇想摸,又有些迟疑。“没事,你摸摸看。”就这么一句话,让耿国才心头一暖,记挂了七十余年。
当时国内局势紧张,大街上警察、日本兵都端着枪,但那是杀人的危险玩意,谁敢说摸?“在八路军那里我摸到了,那枪是铁的,硬硬的,冷冷的,能有七八斤,蛮重的嘞!”
摸到了枪,也认准了八路军的好。那队八路军离开没多久,耿国才便瞒着家里人悄悄跟了去。
走到八路军站岗的方正县门口,一位战士叫住他,“你想当兵吗?”“想!想当兵。”就这么一句话,耿国才参军入伍13年余,“后来这位战士是我的班长,还当了排长,他很勇敢,战斗力强,遇到事情都带头往前冲,最后牺牲在了长春机场。我想一想他是牺牲了啊,可惜……”回忆久远却又清晰,耿国才细细确认。
1951年4月,耿国才随第47军139师416团到朝鲜,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修顺安机场。还只修了跑道,就迎来了一番轰炸。美军6架B29飞机在机场分两头侵袭,顷刻间,整个机场夷为平地。
参军5年有余,这不是耿国才第一次面对战场、面对敌人,但却是第一次面对这样攻势凶猛的“空中利器”,“心里也没底,但当兵你不能怕呀!那领导都带头往前冲,你怕什么呢?相信志愿军是有办法的。”
机场修不成了,耿国才又随军前往开城保卫和谈,后辗转到石边里参加战斗。石边里的地形是一个山上的十字路口,往前跑是敌人的重点封锁线。
夜间行军时,耿国才就着战场上的照明弹看见远处隐约有车往山下运东西。耿国才看不清,就问身边的战友,“他告诉我那些是牺牲的烈士,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批批战士在往上冲去。”
在战场,保持冲锋姿态是志愿军战士的本能。“国家在身后,共产党人在身边,不往前冲怎么行!”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耿国才逢战不退,冲锋在前,终得以冲回祖国的怀抱。
1959年,耿国才转业到中南矿冶学院。
1992年,耿国才正式离休。
“新时代将是完全统一的。”在耿国才看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当年实力悬殊的抗美援朝战争可以在党的领导下获胜,如今的祖国统一大业也必能在党的带领下实现。
要冲、要干,不考虑怕不怕
“我们从不考虑怕不怕,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党的二十大已经召开,奋进新时代就是要冲、要干。” 时年88岁的中南抗美援朝老兵唐凤岭仍保持着年少时的冲劲。
1951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动员口号传遍大江南北,吸引了许多有着保家卫国理想的年轻人参军入伍,其中就包括17岁的安徽小伙唐凤岭。此时的他不会想到,就在一年后的上甘岭战役,自己会和特级英雄黄继光成为同一个师的战友,甚至和他一样做通讯员的工作。
1951年4月参军,9月底行军入朝,唐凤岭在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2营5连和战友庆祝了一个特殊的国庆节。“在丹东过江时,我们每个人都要背上几十斤的东西,不只是自己的物资,还有要转交给前线战士的干粮、皮鞋等补充物资,能把这些东西送到也算是为国庆生了。”
仗要打赢,技术、体能都必须跟上。唐凤岭到朝鲜的第一件事便是为期10余天的随军训练。
每天早上两三点起,打枪、扔手榴弹、背行李袋爬山,八九点下山吃早饭,吃完又背东西上山,到下午三四点天黑再下山吃晚饭。“那时一天两顿饭,就是高粱米和炒面,晚上住在四面全是冰的防空洞里,没有灯,没有火,一班12个人枕着一排木棍睡,硬是谁也没叫过苦。”再谈起这段经历,唐凤岭眼神仍然坚定,一如初上战场时。
“训练结束后,我们就出发上了五圣山,我也被调到二营营部当了通讯员。”作为一名通讯兵,唐凤岭的核心任务便是穿越封锁线,准确无误传送战地信息,保障战斗顺利。
彼时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明确指示:“五圣山是朝鲜的中线门户,五圣山失守,后退500米就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在这样一个军事要地,唐凤岭能否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传递好关键战场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当时送口信都靠记忆,没有文字,防止战士被俘虏泄密。一则10-20个字用暗号表述的消息重复两遍就要记下,记完就出发,战场上一分一秒都是命,耽误不得。”
“‘地瓜’是手榴弹,‘花生米’是子弹,战场上传递的消息多是要物资、要武器。”尽管时隔已久,唐凤岭对当时传递的信息暗号仍记忆犹新,“我们现在吃到口中平常的食物在战争中代指的都是残酷要命的武器啊。”
传递的信息关乎生命,传递信息的人更是生死攸关。在坑道里匍匐前行既要趴得低,也要爬得快,更别说身边还都是敌军的机枪扫射和炸开的炮弹。“当时根本不想怕不怕的问题,只想到怎么完成任务,我们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唐凤岭没有牺牲,却在1952年10月20日听到了同在五圣山的战友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机枪眼英勇牺牲的消息。“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往上冲。”那时的唐凤岭只有这一个念头。
在上甘岭1号坑道执行任务21天,唐凤岭往返坑道和前线指挥所间传递消息11次,没有过漏传错传,更没有过犹豫踌躇。
1953年,朝鲜停战。
1954年,唐凤岭随军回到河南驻马店。
1959年,唐凤岭转业到中南矿冶学院。
1994年,唐凤岭正式退休。
“新时代将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退休28年,唐凤岭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如今的他更期待看到学校教学科研取得新成绩,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为同一个信念携手战斗了一辈子
“我们当时的防化连现在还在执行任务。党的二十大以后,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定会加快,国家的军事实力定会越来越强。”周光培、李泰忠同年生于1937年,时年85岁的他们,是战友,更是知己。
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停战。
面对战争的严重破坏,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做出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决定。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指示》,要求志愿军各部队积极参加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工作,“要像建设祖国一样地来帮助朝鲜人民建设朝鲜”。
1954年12月底,家住同一个县的周光培、李泰忠同批应征入伍,作为补充兵源前往朝鲜帮助恢复建设,重建家园。
“我们从丹东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沿途看到的都是战争残留的遗迹,炮弹坑、战壕、炸毁的房屋、荒凉的村庄,满目疮痍。”周光培和李泰忠于1955年2月底抵达朝鲜,同在志愿军第1军第2师独立防化连参加军事训练和建设劳动。那是他们的初识。
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首要任务便是支持农业生产和建设大型工程。当时志愿军还没有建造自己的营房,周光培和李泰忠借住在朝鲜老乡家,每天一早起来便帮老乡打扫屋子、种地,都是义务劳动。“我们还帮他们修了水库。修水库时塌方牺牲了一名战士,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用那位战士的名字给水库命了名,几十年过去事情还历历在目……”
1955-1956年,虽已停战,但紧张局势不减。“有段时间,我们晚上都是全副武装、和衣而睡,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在朝鲜的三年多里,周光培和李泰忠除了参与战后重建工作,另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参加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包括军事技术、政治和文化三项学习内容,目的是提升战士防御能力、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我还上过李老师讲的语文课。”周光培仍记得李泰忠因为读过中学,在连里当过一年的文化教员,教的就是语文课。后来周光培做了通讯员、班长,李泰忠则在连部做文书。
1958年10月,周光培和李泰忠在朝鲜帮助恢复建设的任务完成,随军回国。“一路往回走,看到三年前的荒凉景象已然不再,房屋一幢幢立起来,有了城市的模样,想到自己也在其中有所贡献,心里是说不出的满足。”重走入朝路,周光培和李泰忠惊觉时光荏苒,在志愿军的助力下朝鲜的恢复速度很快。
“我们撤军时从驻地到火车站,走了三天两晚,沿途都站满了热情送行的朝鲜百姓,举着小红旗,不停挥舞着。”那时的口号是“中朝友谊,万古长青”。
1959年,周光培和李泰忠同批转业到中南矿冶学院选矿系。
1996年,周光培和李泰忠同年退休。
“新时代将是富强的。”68年的友谊,周光培和李泰忠对新时代的国家强盛有着共同的期待。他们相约不分彼此、团结互助,见证一个富强美好的盛世到来。
光阴流转,时代变迁,记忆永远鲜活。72年前,一群最可爱的人因对祖国无私的爱而赴朝作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国家安宁;72年后,这群人虽然已步入耄耋之年,却依然爱着这个可爱的中国,爱着当下的新时代,他们将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