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特别报道】镜头里的校园小记者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8日 作者:罗一琛 赵云逸 张贝

在中南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同学,他们穿梭在重大活动现场、紧跟校园热点事件、对话拔尖师生、挖掘“不普通”的校园日常……他们就是校园记者。在文字与镜头间,他们提升自我能力,感受使命责任;在碰撞与沟通中,他们丰富内心,发现多样精彩;在迷茫与尝试间,他们不懈耕耘,坚定自己的方向。

今天是记者节,让我们将镜头对准校园记者们,听听他们的“收获”。

“能采能写,练就一身本领”

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从缺少经验的新手“小白”蜕变成能写会拍、游刃有余的“老手”,在校园记者的路上,他们收获“满点技能”。

“要抓住人物的特征,立足高远挖掘深度,用细节为读者留下记忆点。”三年的校园记者经历,让土木院2020级周晨辉学会了“怎么写好一个故事”。从开始写稿的反复修改,到为新记者传授采写经验,在自身采写水平的提高中,他对于文字的运用和选题的收集有了更深的理解。去年9月,从发现线索到采写都由周晨辉完成的土木院黄方林老师人物稿件《二十六年,他坚持手写板书》“火出圈”,引来一大批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在全网掀起一场有关信息化时代下教学之法、教师之本、教育之道的大讨论。这背后离不开周晨辉那双“发现美”的眼睛。

“可能成长是一点点积累的,现在回看大一的我,才发现进步了很多。”出于对文学的爱好,人文院2022级黄芳淮一入校就选择加入记者团。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她不仅学会如何把握新闻语言文学性与客观性的平衡,而且养成了从容不迫的成熟心态。“以前定稿前会一直为任务紧张,担心有环节出纰漏,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我明白困难都会有,但一项项去解决就都会过去”现在的她已经很少再因为陌生的任务和繁杂的待办事项而紧张。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的第一篇‘中南金课’稿,那是我第一次独立做报道,电脑里起码有五版以上的改稿,反复修改却最终无果。”这次“失败”经历让人文院2020级刘亦婷看到自己在采写上的不足,成为她成长的起点。“一开始写记者观察类稿件的时候,有些无从下手,我就对着发出来的稿子一篇篇看,模仿它们背后的结构逻辑、文字安排,像‘双十一’‘睡眠日’等稿子我都看了很多遍,还认真比对指导老师详细的批注建议”,字斟句酌间,文字一点点成熟,信心一步步坚定,成就感也一点点生发,“作为记者的逻辑能力增强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

校园记者们在参加新闻摄影培训

“这是记录校史的经历,也是充盈内心的过程”

镜头里的一幕幕画面,笔尖下的一个个故事,对话中的一次次瞬间,都在不经意间化作养分,给予校园记者们不断前行的力量。

每月按时领取宿舍楼下的《中南大学报》进行阅读,曾是资生院2019级徐靖博大一时的习惯,一年后他选择了从校报的读者变成校报的记者,“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学校的过去与未来,去见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很有意义。”三年的校园记者生活让他积极关注身边事件、倾听民生民意、深挖原因原理;学会从发展、反思、展望的视角去见证生活。而在工作中与老师同学结下的情谊,让徐靖博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一个团队值得为之努力。

“我觉得这个岗位很新奇,每次采访都像是拆‘盲盒’,接触不一样的人,了解不一样的事,对话不一样的人生。”在去年9月的迎新现场,化工院2022级易嘉新成了随机采访对象,在被采访的过程中他对校园记者产生了很大兴趣,随即也成为了校园记者的一员。在这里,他聆听着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从中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常常被采访对象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定格珍藏他们的酸甜苦辣,也丰富着自己的人生体验。

“创新选题,写改稿子的过程很劳神,也曾遇到录音失误、摄影素材不合格等小挫折,但这段记录中南校史,留驻校园美好的经历,让我觉得无比自豪充盈。”人文院2021级谭杰豪始终记得今年校庆报道的采访经历,物电院执教二十余年的教授不住地称呼他“谭记者”,北京协和医院躬耕护理事业小半生的学姐叮嘱他“要好好学习,不要荒废学业”。在专业贡献之外,他们关怀晚辈、和蔼谦善的人格魅力令谭杰豪动容。“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就是行走的答案。”在为中南校史添砖加瓦的路上,他因新闻看到了不同可能的人生,增加了许多温暖的羁绊。

从不敢主动沟通到积极采访追问,是很多校园记者的成长轨迹。一年多前,邓迪国际学院2022级黄淅哲还是个略显“社恐”的大一新生,现在的他为了稿件内容更好的呈现,常常挨个宿舍敲门采访,补充内容。一次次的采访经历让他觉得自己“有点像一个真正的记者,觉得还挺幸福的”。在他看来,也许自己记录的只是一些小事,“但我在校园内去观察、去发现、去记录了一些事情,给中南的历史留下了一些文字,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新闻采访中的记者们

“让梦想开花,做一个合格的记者”

校园是培育梦想的地方,当年轻的心遇上无悔的选择,小记者们的新闻梦想已悄悄扎根。他们在校园成长的经历,也成了陪伴他们走上职业生涯的烙印。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届毕业生,在记者团工作4年的于上淇读研选择了“跨界”学习国际新闻专业。“加入记者团是我在新闻领域的第一步尝试,也是坚持时间最长的。”从校运会到毕业典礼,从校园生活到科研人物,一篇篇报道文字记录着当下的故事,也指引着未来的方向。“以后是不是可以尝试更多?从校园里到校园外面去,到社会媒体、国际上去?”四年时光积攒下的经验和成就感,坚定了她跨专业升学的勇气与底气,给了她一个向新领域尝试的机会。当选择的时刻来临,“过去四年的经历让我自然而然地站在了新闻专业的一边。”

“走上职业记者岗位后,虽然选题内容和采访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校园经历对采写能力的锻炼、指导老师们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都引领我更快地进入了职业角色。”2022届硕士毕业生易永艳目前就职于江西日报社,谈起硕士期间连续两年担任校报编辑的经历,她至今觉得受益。“当时我每月要根据学校重要事件写一篇评论性质的主打稿,作为学生的我感觉非常困难。但每月主打稿选题策划、结构梳理、稿件打磨的过程,倒逼我去关注学校发展,锻炼能力。”毕业应聘时,她把自己在校报与外媒实习期间的稿件做了一本作品集,递给HR时常常能收获很好的反馈,这成为了她求职中很大的加分项。

坐在小伙伴的电动车后面、手上拿着脚架器材,迎着微风赶赴现场,这是2015级本科生小马同学回忆自己校园记者经历时印象最深的画面。“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是值得的。我永远会记得自己扛着相机出发的兴奋,好像身上有一种使命感。”作为视频记者的她,经常为了拍摄一个镜头专门腾出一两个小时来蹲点。如今,她已经在北京某报社工作近五年,尽管偶有职业倦怠,但当年那种扛着相机的兴奋劲儿一直没有改变,那是最年轻的、最有价值的感觉。“我肯定自己找到了最感兴趣的工作,回想起来,这可能都是因为当时校园里的这些经历。”

校园记者是学校发展脚步的记录者、热点话题的观察者、有趣事件的发现者、中南风貌的传播者……他们记录着中南的发展历史,也在书写着自己的奋斗故事。驻足回望,他们说:“做校园记者,很值得!”

(一审:戴寓欧 二审:邓皓迪 三审:王建湘)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