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致敬——湘雅精神传承人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8日 作者:何美琴 杨心怡 邓皓迪
12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办学11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台下,坐着一批特别的“观众”——他们是周宏灏、胡冬煦、卢光琇、刘浔阳、杨玲玲、周汉槎、彭隆祥、孙材江、王翔朴、韩明等10位从教从医60年以上的教师代表,以及马骏、王建安等校友代表。他们的青丝或已褪色,却仍目光炯炯。
“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是湘雅院训,是湘雅走过百十年华凝结而成的印记,也是他们历经岁月、用实践践行的承诺。今天,我们致敬这些湘雅精神传承人!
山遥路远,且行且进
身为医者,在精进自己技术的路上,或许会遇到许多难关,但心中的信仰、勇气,不懈的坚持与开拓总能让人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病人需要,又能帮父亲圆梦,那就做吧。”为让更多的家庭拥有健康的孩子,1978年,39岁的卢光琇放弃初有成果的肾移植研究,从零开始,钻进了生殖与遗传研究领域。诞生我国首例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婴儿、供胚移植试管婴儿、超快速冻胚移植试管婴儿……从1978年的“试管婴儿”的“门外汉”,到如今被誉为“儿女最多的妈妈”,卢光琇深耕生殖、遗传、干细胞学科领域40余年,圆了无数人心中的梦。
卢光琇指导博士生进行显微受精操作
勇气让人无惧面前的挑战。1972年,马王堆女尸解剖任务下达,要求获取有效的古尸病理研究素材,还要保证女尸完整性。那么,谁来主刀呢?面对僵局,做过200多例解剖手术、时任病理教研组主任、后来成为病理学教授的彭隆祥站了出来。从尸体的胸骨上缘入刀,沿中线直至下腹,在高度的专注中,“根本感觉不到现场是否有人说话,也记不起尸体气味是否浓烈”,他也成为了“第一个发现马王堆女尸秘密的人”。
做学问,周宏灏院士始终坚持一个方向深入、求真求确。作为中国遗传药理学的开拓者和带头人,周宏灏从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研究用药反应,建立有我国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到率先将遗传药理学理论应用于临床……他创建了我国首家个体化用药咨询中心,开发了首张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芯片,启动了以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为基础的“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一些追求是不可能放弃的。”周宏灏说。
从医30年,湘雅医学院1980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马骏教授始终秉持着“敢想、敢做、会做”的创新态度,坚守着湘雅人勇于探索、勤劳发奋的品格。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他发现,由美国确立的传统鼻咽癌治疗方案疗效甚微,基于此他合理质疑、不断钻研,通过一项长达10年的缜密研究,总结出了更适于患者的治疗技术,实现了国际鼻咽癌从“美国方案”到“中国方案”的跨越。
救死扶伤,仁心仁术
医生的初心是什么?几十年过去,他们身上的“湘雅印记”帮助他们不忘初心,践行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
“对待病人容不得丝毫马虎,我们要做到手勤、嘴勤、腿勤,要不断学习提高。”严谨务实,精益求精,这是湘雅的传统,也是外科学教授、湘雅三医院原院长刘浔阳从自己的过往中总结出的经验:毕业来到湘雅工作后,完全不会英文的他克服困难自学,最终成功考取了国外留学资格。“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停止学习只会被时代淘汰。”在他的影响下,湘雅普外一科格外注重护士培训,坚持实行培训学分制管理,选派护士外出学习新的治疗技术,带回了许多先进的经验。
守护患者的“心”门是湘雅医学院1978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教授耕耘医学四十载、用行动诠释的誓言。王建安立足中国患者的临床表现,开发了中国人自己的瓣膜产品和介入技术;立足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创立、改良一系列最前沿、非开胸的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手术……他把临床问题转变成科学问题,屡次瞄准临床治疗中的关键需要,为患者带去实际帮助。“对得起病人,心里才踏实。”王建安如是说。
王建安受邀在意大利演示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我是名医生,更是一个党员。”这是胸外科周汉槎教授工作时的口头禅,也是他五十年如一日为病人服务的动力。在为一位车祸病人实施心脏按压时,病床钢丝失去弹性影响抢救效果,情急之下周汉槎钻到床底用背撑起稳固的施救基础、托住患者康复如初的可能。救死扶伤、身体力行,这是真诚、仁爱的湘雅人。回望漫漫行医路,周汉槎说:“我对病人尽心尽力、为人正直廉洁,于心无愧。”
“我觉得我有责任将我的所学为祖国做贡献,让我的同胞能够生活得好一点。”普外科教授韩明回忆道。1948年,出生于英属特里尼达岛的他回到父亲魂牵梦萦的祖国。1954年,随着对中国感情的加深,他加入中国国籍并投身医学事业。“行医是一个济世救人的事业,是没有终点的。”带着对医学和对家国的热爱,韩明在医学的世界不断前进:1987年,他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全胰腺移植,1994年,他完成了亚洲首例异位肝脏移植术,推动了移植医学的发展。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跨越年华,湘雅人也在用行动走好医学教育之路,让后来者在前人的基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大学就是‘为学’与‘为人’,湘雅院训‘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是对大学培养人才的最好诠释。”自1964年湘雅毕业以来,胡冬煦一直致力于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他担任过中南大学的首任校长,为学校与医学领域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见证过“护理学院”更名为“湘雅护理学院”的历程,也铭记着湘雅办学过程中老一辈的无私努力与青年教师、校友和学生们的勇往直前,带领实现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再到研究型的成功跨越。
“我愿将余生所有精力倾注在年轻人的培养和医学事业的微薄贡献上。”湘雅二医院原外科教研室、骨科、创伤骨科研究室主任、二医院院长孙材江一直将医德医风作为行医的第一准则。离休后,他依旧注重对下一代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培养。80岁生日那年,他成立了一个优秀年轻医务人员奖励基金,用以激励青年医务工作者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尽管年事已高,他依旧凭着“一股子倔劲”参加医院关工委组织的活动。在九十岁生日时,他写下:“岁逾九秩不言老,愿奉余热任怨劳。伏枥岂敢忘初心,蚕丝未竭蜡还烧。”
孙材江参加科普活动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授王翔朴是一位先行者。他于1979年成为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的第一任院长,1982年成为湘雅卫生毒理学第一位硕士生导师,踏上无人涉足的前路,他在摸索中找到了院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他深入研究、系统总结,编订了《卫生学》《肾脏毒理学》等专业教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教材见证着学科的发展,承载着专业的知识,更在字里行间传递着湘雅人钻研进取、精深学问的品质。
湘雅精神病学创始人之一杨玲玲年轻时便在湘雅读书、工作,到如今已有70余年。几十年来,她始终坚持将临床精神病学医疗、科研与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曾主持每周一次的全科疑难病例大查房达20年之久,并立足于查房,将疾病症结、临床经验、诊断思路等传授给年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育人、在经验与诊治中传承,从全国各地前来进修的医生表示,“接受杨教授细致的系统培养,感到终身获益”。
时光荏苒,早已刻在骨子里的湘雅印记永不褪色,可抵岁月漫长。正是一代代湘雅人在科研、治病、教学的传承中,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重、追求对专业的精进、坚守对医学的热爱,湘雅的印记将赓续永存。
(一审:秦洁蕊 二审:王轩 三审:王建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