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旗下奋进】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以青年之基筑未来工程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作者:——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青年教师到中铁大桥局项目部开展实践调研
【风采展示】
青年,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源;青年教师,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主要力量。土木工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引领,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领航计划”“青年教师工程创新项目计划”“青年教师精准培育工程”,以党的组织力和服务的温度,精准破解人才培养难题,构建起一条以红色基因滋养未来工程精英的成长快轨。
育人先铸魂,学院党委强化政治引领,深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教师胸怀“国之大者”。组织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实践研学和国情研修,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领航计划”等项目,将学院70余年的办学历史,将曾庆元、刘宝琛、孙永福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务实创新、薪火相传”的精神传导到青年教师,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投身国家建设的使命感与价值认同。
实践励能,学院党委着力打通“产教研”融合瓶颈,投入资源组织青年教师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一线攻关。大渡河大桥建设期间,多次组织邹云峰、魏晓军、敬海泉、蔡陈之、严磊等青年教师现场攻关,在攻克“卡脖子”技术中锻造攻关能力,为解决高原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风抗震等世界级难题贡献“中南方案”。这种“实战练兵”模式,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成果用于国家亟需处”,大幅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工程视野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院40岁以下高职称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81%,14名教师党员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近年来,青年教师领衔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参与建设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新序列。
着眼培养“大先生”,学院党委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组建“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11支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团队,将大国工程案例、科学家精神、工程师职业道德如盐入水般融入专业教学。开设“大先生课堂”,邀请院士、劳模校友作报告,发挥榜样力量。组织教学竞赛、组建教学小组,《材料力学》等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土力学》等9门课程获评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本科)二等奖4项(主持1项,参与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次,湖南省教学竞赛一等奖6人次,二、三等奖各2人次,3人获“湖南省教学能手”称号。
以党建之“魂”筑牢思想根基,以党建之“桥”联通科研实践,以党建之“炬”点燃育人薪火,学院党委成功打造了极具韧性与活力的青年人才“红色孵化链”。“学生天佑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五年来,学院新增高层次领军人才4人次、青年人才13人。“气凝晶保温材料与相关建材及其制备技术”有效破解传统建材行业高能耗、高污染、不可再生难题,实现学院单项成果转化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
(一审:杨心怡 二审:唐潇珺 三审:王建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