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师生热议九三阅兵:从历史荣光走向新的胜利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作者:——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观看九三阅兵,共同见证大国重器集结、三军雄师阵列的盛大时刻。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见证,与有荣焉
学校尚在暑期,但师生们收看九三阅兵的热情不减。从会场到教室,从临床科室到学生宿舍,大家以各种形式共襄国之大典。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教授在天安门现场观看了阅兵式。她激动地表示,“有幸现场看到威武雄壮的阅兵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作为医务工作者,我的内心充溢着扎实的精神激励,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专业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大早,离休干部、抗战老兵恽顺芳就和丈夫守在电视机前。“祖国强大了!真好!”看着人民军队威武雄壮的队伍和现代化武器装备,二老难掩激动之情,一直在鼓掌。1942年,16岁的恽顺芳参加了苏北新四军,负责在战地后方救护伤员。如今近百岁的她鬓发花白,却目光如炬。“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
曾参加过衡阳保卫战的湘雅医院抗战老兵何泗哲回忆:“我们和日本侵略者打仗的时候,尽管我们的武器很落后,但是我们的战士很勇敢,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看到阅兵式上亮相的尖端武器,何泗哲为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由衷高兴,“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好好发展,把中国建设得更强大。”
“队列整齐得像一个人!”“反导系统太棒了!”留学生公寓里,自发相聚收看阅兵的留学生们不时发出惊叹。尼日利亚留学生杨懋宇感叹:“这些先进武器装备,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保护人民、抵御侵略的决心和实力,让我非常羡慕。中国已经在很多方面远远走在世界前列,真心希望我的祖国也能走上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
“镜头掠过三军仪仗队,那些年轻战士坚毅的面庞,让我瞬间回到了清晨五点的训练场。”退役大学生、机电工程学院王志鹏表示,曾作为解放军战士的一员,自己无比清楚,强大的国防才是国泰民安的底气,强大的国家才是安居乐业的保证。“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决心!愿祖国越来越好!”
来自台湾的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张诗涵说:“看到各式各样强大且先进的武器装备,我的内心被满满安全感和自豪感给填满。同时,我也为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巨大发展感到高兴和喜悦。”商学院香港学生梁益表示,观礼并非歌颂武力,而是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我们这一代港生,既继承岭南文化之开放包容,又肩负着融通内地与香港之使命,更应以理性爱国之心,发扬港人拼搏奋斗的狮子山精神,与国家共赴新征程。“当战机掠过天安门的时候,我不由想起香港回归之夜--正是这支人民军队,守护了'一国两制’的生命线,使东方之珠光华不减。”
铭记伟大抗战精神
“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对师生来说,九三阅兵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桥梁,既让人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也让人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
“阅兵中,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战旗方队格外引人注目。杨靖宇支队、狼牙山五壮士连等战旗飘扬,不仅代表着人民军队对历史的铭记,更体现着中国人民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接续传承。今天的阅兵既‘阅形’也‘阅魂’,我们看到的是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强军风貌与维护和平的坚定意志,让人自豪、振奋、更感责任在肩。”法学院团委书记李儒荣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14年的艰苦抗战中凝结出伟大抗战精神,其蕴含的爱国情怀、斗争意志与天下担当,成为激励中华民族永续前行的精神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锡辉说,作为抗战精神的主要缔造者与践行者,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与使命责任,昭示了在抗战胜利、民族复兴与世界反法西斯事业里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汇聚成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湘雅医学院党委书记朱利勇教授指出,要把纪念活动中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一方面加强抗战史、医学史教育,让青年学子深刻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千钧重量;另一方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守护人民健康、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湘雅力量。
学工部副部长宋晓东表示,要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伟大抗战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学子中入脑入心、落地生花,激发新时代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人民,奋战强国建设的无限热情。
美国留学生田凯瑞感慨地说:“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抗战老兵让我想起了爷爷。他也是一名在欧洲战场、亚洲战场都参加过战斗的二战老兵。”在爷爷影响下,他早早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深知中国和苏联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爱读《毛选》的他一直对中国充满好奇。“其实十年前,我就在美国观看了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的阅兵式,但这次在中国观看我感触更深。此次阅兵不仅彰显了中国军备实力,也是在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有意愿更有能力来捍卫和平。看着阅兵场上有这么多先进的武器,我真心希望所有的国家都无需使用它们。”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本科生彭周雅柔说:“80多年前,家乡长沙焦土抗战的呐喊在历史中回响,告诉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伟大胜利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血肉铸就的长城。我能想到致敬先烈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伟大抗战精神化作奋进动力,苦练社会调查本领,以社会学想象力洞察时代、以公共情怀扎根中国大地,以青春之我投身教育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井芝表示,要用好外语这把钥匙,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抗战历史中的感人篇章,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
向着伟大梦想奔去
九三阅兵,是举国欢庆、举世瞩目的盛典,也是高举团结旗帜、振奋民族精神的盛事。胜利的荣光、未来的希望激荡在每一个中南师生心中。
作为一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黄科科教授表示,未来将把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本职、奋发实干的实际行动,努力深耕工业智能领域,潜心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更多堪当重任的优秀人才。
高端装备精密检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罗旗舞教授表示,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锚定国际禁运仪器装备国产化研制重任,将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融入一行行代码和一块块主控板中,在技术攻关路上培养同学们的科技报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深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作为一名新进青年教师,粉末冶金研究院讲师周志方表示,将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夯实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潜心育人,努力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同时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解决真问题,做出有价值的创新成果,服务社会发展。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史志勇说:“阅兵式上,现代化作战力量群依次亮相,展现了中国军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我愿深耕安全理论与技术,聚焦重大工程风险防控、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和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防护,为统筹发展与安全贡献智慧与力量。”
湘雅二医院社会发展部主任彭雄俊表示,医院紧急医学救援力量作为国家重要的医疗力量,始终秉持 “平时备战、战时应战、召之即来、战之必胜” 的原则,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救援本领,持续打造 “医疗界最硬的一块鳞片”,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增强应战备战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晓艳表示,在医疗岗位上,我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救死扶伤的使命,用精湛医术和仁心呵护每一位患者,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不负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安宁。
(一审:赵云逸 二审:唐潇珺 三审:祖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