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3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1日 作者:——
本网讯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7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71名。中南大学除李夕兵教授、余志武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外,校友陈新、冯江华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肖明清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新
陈新,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原长沙铁道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现任广东工业大学教授、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他三十余年来潜心科研,致力于精密电子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开拓性地创建了高速高精电子制造装备设计与制造理论技术体系;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高速机构动态优化设计、高速精密运动平台驱动与控制、微细阵列高质高效制造等技术难题。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力推技术成果转移与孵化;联合企业研制了系列芯片键合与转移、高速高精点位操作、微细阵列精密加工等高端装备,实现了产业化,有力支撑了应用企业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高端市场突围,推动了行业与领域国际竞争力跃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先后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先争优奖、何梁何利奖等荣誉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冯江华
冯江华,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现为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加入中车株洲所36年来,他从一名普通工程师成长为我国高铁牵引系统研发的领军者,主导了从“中华之星”“和谐号”到“复兴号”“CR450”的牵引技术迭代,让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最终站在世界高铁技术的巅峰。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4项,国际国家发明金奖3项;主持制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8项,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76件,发表论文72篇,出版专著3部;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攻坚工程一期突出贡献个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当代发明家、詹天佑铁道科技奖大奖(最高奖)等荣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明清
肖明清,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中国铁建首席专家、铁四院总工程师。作为我国水下隧道设计的主要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他主持了80余座水下隧道及包括我国首批高铁和城际铁路在内的近千公里山岭隧道和500余公里城市隧道的研究与设计,在隧道设计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工程实践等方面作出了原创贡献,强力推动我国从“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进。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詹天佑铁道科技最高奖、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当选全国劳模、央企楷模。
(一审:张紫珂 二审:唐潇珺 三审:王建湘)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