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的返璞归真——中南大学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来源:人民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08日 作者:中央党校《中国高校改革发展》课题组集体撰稿
编者按:2月8日,由中央党校《中国高校改革发展》课题组集体撰稿、李民教授审稿的《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的返璞归真——中南大学改革发展调研报告》刊发在《人民网-理论频道》,本网全文转载如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国家需要的有用之才,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优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科教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与挑战。中南大学准确把握大学定位,坚持解放思想,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中国现行教育状况及中南大学教育改革概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中华,重在振兴教育。高等教育状况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同时要求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教育规律。中南大学牢牢紧扣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敢为人先,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为当今高等教育吹来了一股清新空气。
(一)巍巍哉湘文化,郁郁乎中南大
《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行道,君子以恒求真”。这三句话高度浓缩地提炼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博爱、质朴、谦和、宽厚、大度、兼容,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以正直、善良、高尚的人格,持之以恒,追求真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但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内核则基本恒定,生长在中华民族文化根基上的中国知识分子自然应该率先修炼和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中国教育历来力主传承的也正是这些中华文明的优秀结晶。
这种优秀的精神内核发展到今天即勇于披荆斩棘的艰苦创业精神,勤于科技发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乐于为民造福的牺牲奉献精神,以及包容互补的民族团结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支的湘文化不仅继承了这些中华文明的优秀结晶,而且还自有一种善于发扬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独特性格品质。这种精神一脉传承,成为湘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形成了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在救亡图存的旧时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浸润于湘文化中的仁人志士都以其崇实、主动、重行、通变、求真、达用的精神内核,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中南大学作为具有实力的高等院校,为社会培育了无数英才。深邃博大、敢为人先的湘文化,又赋予了中南大学引领风尚、开拓创新的历史重担。中南大学前临“漫江碧透”的涛涛湘江,后倚“万山红遍”的巍巍岳麓。岳麓山古木参天,浓荫匝地,鸣鸟成群;湘江水滔滔北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舸争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传承千年的湖湘文化与自由、科学、人本等现代精神融合,在中南大学结出了累累硕果,为万马齐喑的高等教育界投来一缕绚丽的阳光。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中南大学汇聚和培养造就了大批享誉中外的专家学者和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及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中南大学又以“教授治校”“教授必须上讲台”、“24小时对学生开放实验室”、“破格提升22岁教授”、“实施最激进改革同时是增量式的改革”等颇有勇气的举动,一次又一次地聚焦了全社会的目光。“只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哪怕是拖一天,就是犯罪。”张尧学校长如此描述自己的改革动因。中南大学的改革将向何处去?改革缘何如此接地气、受支持?改革是否具备可推广行?这些都是关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关注民族未来的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二)为高等教育把把脉、看看病
2003年,北京大学系统改革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然而,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沉疴痼疾,高校改革的步伐却显得有些蹒跚和迟滞。根据党的一贯思想,十八大报告又一次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无疑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正视与推行改革的决心。与国家给高等教育的定位和时代的要求相比,我国高校的现状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历史基础薄弱。战争的失败使得传统文化被唯恐不能跟随西方发展步伐的中国“精英”们弃之若敝履,西方的教育制度得以引进。大凡引进的东西,都必须经过一段痛苦的内化过程,方得彰显成效。西方的现代教育制度经过了长达数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岂是可以轻易“移植”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中国十几亿人口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教育在经济的大潮涌动下也不得不受到“产业化”的影响。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中国的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完备之处。
二是学术制度有待规范。学术圈内没能够深刻认识该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投注有效的人力物力解决该问题。严格的学术规范直接决定了研究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术的进步和发展。在中国学术界,由于学术规范的不完善,有人靠抄袭剽窃却能够在学术圈混迹。这对那些真正搞学术研究的学者们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在这样的条件下,势必会让愿意奉献一生钻研学术的人思忖再三。
三是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以图书馆为例,由于中国高校大都历史较短,加上长期不够重视,高校图书馆大都捉襟见肘,囊中羞涩。和国外图书馆动辄几百年的积淀相比,显然相差甚远。在美国,教授的意见直接决定了专业藏书的质量。每个相应专业的图书管理员都会定期征求专业教授们的意见,统计本行业最新的学术资源信息。美国最大的国会图书馆的藏书之珍贵和全面,鲜有中国图书馆能比其项背。
四是对教师和知识分子尚不够尊重。在许多大学中行政官僚占据了决策的位置,教师和科研人员反而退居其次。很多大学教授缺乏用来进行科研教学的场所,而一些部门领导和行政干部则独享宽阔明亮的办公室。中国的大学在行政官员的把持下,知识分子的自尊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各级行政干部相互商政策和制度导致了专家学者们权利的边缘化,原本应当在重大决定中起重要决定的知识分子反而成为了察言观色、仰人鼻息的“高级雇员”。倘若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依旧沦为一句空谈,中国的高等教育则难以有光明的前景。
五是对学生尚不够重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待学生的态度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和知识分子一道成为了校园中地位低下的人。一些高校治学理念极少言“服务”,而是开口闭口谈“管理”。政令本该方便学生,在行政官僚手里却变成了限制学生的工具。学生也鲜有机会参加学校的管理和工作。反观国外,学校是真正服务学生的,实验室、图书馆都是按照教学和学生的需要运作的,而国内的高校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尚有一段很长的路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各项经济指标不断高歌猛进、各项数字不断刷新纪录的时候,我们倒真的应该为高等教育事业把把脉、看看病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分别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前有“五大弊端”拦路,后有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肩负着千万家庭期望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该何去何从呢?
(三)“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也不要不发展的等待”
2012年2月底,才履新4个月的新校长张尧学,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推出了包括人事、本科教育、研究生培养、科技体制等六大方面的一揽子改革计划。这些改革方案的推出,如同巨石入水,激荡着这所学生人数排全国第五位的重量级大学。改革范围之宽、力度之大,使得该校陈儒军副教授在博客上惊呼:“这恐怕将是中国高等教育上率先实施的最激进改革。”
教授和副教授主要承担本科生的授课,新进教师不用上课,安心科研,学校每年为他们提供总额为3000万元的科研经费;申报教授职称者和教授晋级者,必须满足本科教学条件,否则一票否决,同时逐步实行同行评价制度,改变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做法;精简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推动实验室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加大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教授可提出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凡有重大科研项目的青年学者可以不受职称限制,招收指导博士生……这一系列令人有些眼花缭乱的举措,构成了中南大学“史上最激进改革”。对此,赞誉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有改革,就有阻力,何况如此剧烈的改革?中南大学领导班子的勇气与毅力,在改革过程中展露无遗。
张校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部是大部,也就470个编制,管理全国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还有留学生等等。我们的机关有30个处,有600人!还不包括校领导、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也不包括我们的保卫、后勤集团等的工作人员。大家想想看,是我们的工作多,还是我们的机关大了?!”言之凿凿,情之切切,在中南大学的领导班子看来,“问题都摆在那儿,要解决,只能靠改革。”改革能否成功,关键看能否以人为本。
首先,改革的出发点必须是育人、为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南大学在改革过程中“不忘初心”,始终将服务学生、培养学生作为制定改革政策的依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
其次,改革必须兼顾各方利益、得到人们最广泛的支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改革要想成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中南大学此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莫过于青年教师及学生。对于青年教师,中南大学实施“2+6”培养计划,两年的博士后培养,再加上6年的青年教师阶段培养。8年期满,青年教师如果未能获得副高级职称,要么校内转岗,要么调离学校。不上讲台的同时,中南还大幅提高了新进博士的待遇,给予博士生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还有10万元的安家费。不少青年教师直言“和别的学校的青年教师相比,自己很幸福。”对于学生,图书馆、实验室的24小时似乎也可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中南大学用实践证明:得人心、顺民意的改革必定会成功。
_baidu_page_break_tag_
二、“精雕细琢,玉汝于成”:本科、研究生教育改革亮点纷呈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队伍的强弱影响着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主阵地的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在这种背景下,中南大学积极进行高校改革的探索,力图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南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归教育本质。中南大学特色主要做法有四点:教授回归课堂,将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落到实处,实现了教授给本科生的授课;实现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探索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为适应医学发展需要,构建了人才培养的“2+4+2”模式,并且实行严格的分阶段淘汰和分流机制。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励。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学作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要基地,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能力较为薄弱,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这种背景下,中南大学改革的积极探索更具有时代的使命感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南大学力图通过自身的改革实践来寻求破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中南大学坚持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立志于使高校持续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
(一)独特理念:“进来是一块铁,出去是一块好钢”
中南大学始终认为大学的存在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守护人类的良知,守护正义的底线。要做到守护人类良知、守护正义底线,就要求大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创新性人才。
用中南大学校长的话就是:“中南大学的教育要做到学生进中南的时候是一块铁,出去的时候是一钢,一块对社会有用的好钢。”这句话虽然朴实,但是韵味无限,一语点出了中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进入大学的时候是一块璞玉,要经过大学用心的雕饰打磨使其成为一块明玉,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还要有益的人才。
中南大学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要有奋发向上的价值观,崇高的民族复兴责任感。要培养学生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认为,首先要有一颗向善的心,要坚持人性的善,做人要本本分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然后要有一颗求真的心,做事踏踏实实,做到实事求是才能够带来创新。
中南大学为实现这种育天下英才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关怀。首先,在物质层面上保障学生。通过大力改造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各种奖学金,使学生能够衣食无忧。其次,在精神层面上关怀学生。让学生有地方说话,畅所欲言的表达的自己想法,并且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及时解决,与学生协商沟通,让学生在中南大学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最后,中南大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安静、安心、宽松的学习科研环境。使其有条件来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创新性人才。
(二)教育回归:让中南成为人才培养的“沃土”
中南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领头兵,对自己有着清醒的定位,大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回归大学教书育人的本质。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南不断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中存在不足,逐渐探索出一套颇具中南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概括来说就是优化资源、知行合一、因材施教。
第一,优化资源。中南大学通过将自身雄厚的教学资源不断整合,以推动人才的培养。中南大学为整合自身教学资源做到,建立健全了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建立健全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是中南大学校内改革的特色和亮点之一。中南大学虽然不是首创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的高校,但是是落实最到位的高校。中南大学已经基本建立起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基本制度。并且在职称晋升、岗位定级、年终考核、津贴发放等方面严格执行“本科生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 为了将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落到实处,避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改革文件还明确要求,不得任意调整授课教师,并表示将通过组织人员查课、学生反馈等形式予以监督。为了让教授上讲台,学校甚至将惩处范围扩大到了以学院为单位,如果发现学院有一个教授不上讲台,学校将扣发该院全部岗位津贴的1%,两个则是2%,依此类推。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实现了教授全部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除此之外,中南大学为优化教学资源还推行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了专业准入退出机制;提高了专业建设水平,尤其重视英语的应用能力训练;完善了本科生教学保障体系和研究生的混合资助体系,以此来整合中南大学的资源来鼓励和保障学生的学习科研活动。
第二,知行合一。中南大学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校通过开放实验室,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等来不断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力图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中南大学重视推动实验室开放,制订了分类别、分层次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不断扩大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开放范围,教学实验室每天至少保证12小时以上开放,外语自主学习中心、计算机能力训练、虚拟实验室全天24小时开放,并且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通过问卷调查,将近百分之五十的中南大学学生都曾参与到开放的实验室中进行试验。中南大学希望以此鼓励中南学子早日进入科研领域并且通过资助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中南大学在鼓励学生进实验室的同时还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进课堂,中南大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且逐步建立完善了多级创新训练平台和模拟创业平台,使学生在中南大学期间就能系统的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亲自试验,不断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中南大学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超过95%的中南大学学生有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经历,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南大学的普及程度。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中南大学先后有84人次获得国际奖项,1034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2074人次获得省部级奖项。中南大学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已经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和示范基地
第三,因材施教。中南大学在对学生进行基础专业知识的教授的同时,还针对不同类型因材施教,以期达到高素质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中南大学的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中就不断完善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中南大学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为适应医学发展需要,构建了人才培养的“2+4+2”模式,并且实行严格的分阶段淘汰和分流机制,课程考核成绩未达标准、规定环节未达要求者,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高低,分别在二年末、四年末、六年末实行淘汰分流。2010年中南大学学生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界难题“西塔潘猜想”。为了使其能够得到更好发展。中南大学特批刘路硕博连读,并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后,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在2012年破格聘任22岁的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这尤其是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据问卷调查显示,将近百分之六十二的青年教师比较认可对于刘路的这种特殊培养方式。
(三)圆梦中南:鼓励学子做一个“彩色的梦”,为学子圆“理想之梦”
中南大学立足自身实际、以学生为本,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破解人才培养难题。以自身行动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探索适应人才发展要求的培养方式和体制机制。通过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等,中南大学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新时期高等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中南更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价值分析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做一个“彩色的梦”。让中南学子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之梦”的人,一个能够凭借自身能力实现“理想之梦”的人。中南大学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引领下,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中南大学学生公开发表论文4300多篇,科技和艺术作品、著作、专利等2000多项。据中南大学统计,94.36%的用人单位认为中南大学学生创新能力强。除此之外,中南大学的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毕业生的初次毕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中南大学用实际行动不断探索高等人才培养创新之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南大学的张尧学校长曾骄傲的说:“中国五百强企业很喜欢我们学校的学生”。张校长这句朴素的话是对中南大学人才培养成效的最好概括,也是中南学子“圆梦”的最好诠释。
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有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解决改革的难题,迎接挑战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一大批怀有崇高理想和历史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中南大学坚持进行高校改革,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力图使高校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南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坚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力图将中南学子打造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_baidu_page_break_tag_
三、注重培育制度文化,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持续科学发展的根本是靠制度,建立持续有效的管理体制是助推高校科学发展的关键一环。中南大学在谋划学校发展过程中注重管理体制改革,其中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是探寻高校内在发展规律,理顺学校内部关系、优化校内资源配置、激发学校发展活力。
(一)“教授治校”:大学本质真正回归
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的脊梁,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是人类精神的守护者,也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大学教授是大学教学、科研承担者和主导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由于受特定历史原因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高校治理采取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泛行政化倾向成为阻碍高校发展的一块顽疾,官本位的强势使得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改革开放以来,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呼声日益高涨,高校去行政化已是大势所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明确要求:克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中南大学此次改革啃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坚持大学精神,推行“教授治校”制度。2013年2月26日,高文兵书记在参加教代会第十五代表团讨论时说:“教授委员会体现的是民主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这样的改革,中南大学应该推到前头,应该走出第一步,我们是面向全国展示的,我们是在世界舞台竞争的。”
第一,制定教授委员会章程,明确教授委员会职责。中南大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实行教授治校,是高校去行政化的关键,为此,中南大学出台了《中南大学学院教授委员会条例》,这是中南大学民主管理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条例规定,教授委员会拥有三项决定权,即决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学术失范行为的评判。学院在以下七个事项决策前则必须经教授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学科和专业设置方案、学术机构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岗位带头人的确定、课程带头人的确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人选和岗位分级晋级人选的推荐;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确认;重大学科与平台建设方案及资金使用计划;新进教师遴选和各类人才计划申报人选推荐;业绩津贴分配方案;学院认为需要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其他事项。
第二,对教授委员会运行作了严格规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且在岗在编、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是成为教授委员会委员的必备条件。为减少行政权力对教授委员会的干涉,真正发挥教授委员会的咨询决策功能,中南大学规定教授委员会成员中在职领导数不超过三分之一,特别是院长、书记不参加教授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两年,所有委员连任不得超过两届,避免了因长期任职可能带来的一些潜规则出现。各个学院在决定资金、人事、学术、资源分配等事项时,教授委员会可以参与、影响甚至决定党政联席会的决定,发挥诸如人事委员会、分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的优势。对委员会成员的换届作出严格规定,可以减小决策的主观性,扩大民主决策范围、推动决策科学化。教授委员会委员在正确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基础上,享有教授委员会会议表决权、对教授委员会工作和学院工作的建议权和监督权,以及法律法规赋予教师的其他权力。
第三,正确处理行政与学术的关系。高校是学术的殿堂,理应保留学术探索的自由空间,这是否意味着要取消行政性机构,以学术机构管理学校一切事务?高校是学术机构,也是人才培养机构,自然需要民主的自由的学术氛围,需要发挥教授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主体作用的发挥依靠的是教授委员会这个载体。为了实现学术资源共享,中南大学对校内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建立“学部制”,一方面可以加强院系以及教师之间在学术上的交流,发挥集群优势,提升学科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互用。张校长认为,“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学校该行使的管理权还得行使,只是不要用行政的手段管理学术问题。”
在校领导的积极领导和推动下,全校师生对教授治校的做法达成共识,调查显示,70.53%的教师认为支持“教授治校”,认为这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60.58%的人认为此轮改革最触动他们的是“以推进‘教授治校’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中南大学推行“教授治校”,充分发挥教授在高校管理中主体作用,发挥教授委员会民主管理功能,对当前我国高校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权力下放:二级学院“活”了
改革和完善二级学院管理是提高高校管理效率的有效方式。权限分配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晰,责权利不结合,是当前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放权是此次中南大学改革的关键词,即扩大二级教学科研单位的自主权,反映了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望。
第一,重新审视内部管理层次与权力结构,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学校把办学自主权由学校下放到二级学院,打破党政联席会对学院事务的决策方式。交通院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院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先要经过学院教授委员会的讨论,在充分讨论后再交到党政联席会上,经过这一程序后学院的决策能够做到更加科学有效。”中南大学充分发挥院党政联席会、院教授委员会、院务会、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实质作用,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表达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他们参与学校和学院管理的积极性。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是要经过严格的反复论证和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中南大学现将此权下放给二级学院,学校只做备案或者是学位认定的统筹工作。下放权力的过程中,学校层面摒弃大事小事一起抓,而主要负责的是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对二级学院操作程序的监督管理。
第二,优化校内资源配置,资源配置主体由学校转到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可以根据根据国家社会经济与学科发展需要,可以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建立了经费总额动态包干运行制度,将岗位津贴切块包干下拨给二级单位。在符合学校规定的情况下,二级学院可以按照程序自主决定岗位设置、人员聘用、新进教师遴选、高级职务评审推荐、岗位津贴分配、博士生导师资格认定、研究生招生录取等事项。通过二级学科的自主设置权,对于没有一级学科的学院,也可适当放宽条件,鼓励有知名教授、有科研课题、有科研经费、以及有培养条件相关专业设立二级学科博士点。
第三,在目标管理上,学校把对教师个人的考核与评价变为了对学院的考核考核与评价。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行后,“只要学生反映教授排了课不是本人来上,学生举报一次,我们扣那个教授所在学院的整个津贴的1%。”调查显示,学校下放二级学院权力后,75.58%的教师选择了“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了,害怕个人影响自己学院荣誉”,学校及院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中南大学把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更大。调查显示76.49%的教师和78.65%的行政人员对学校加大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表示赞成。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看来,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加大以后,学院能够办理的是事情就不需要跑到学校,减轻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二级学院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也会提高学生自身就业成功率。行政人员普遍认为,放权以后二级学院工作开展灵活得多,可以根据每个学院的实际制定本学院的发展计划,此过程也需防止“只是事情下放,上面少干活了,下面干重活了”的现象出现。
(三)科研创新:核心竞争力更“强”
中南大学于2010年6月进行了新的一轮组织机构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受到了学校领导层、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高度关注及重视。通过不断整合学校现有科研资源,提升学校科研宏观管理能力和科研服务水平,使得原科技处升级为“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努力迈向了中南大学科研的逐梦之旅。中南大学科研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效,被业内同行概括成“一年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和“ 三年一个上市公司”。
第一,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中南大学协同发展机制包括战略发展协同、创新任务协同、团队组建协同、人才培养协同。通过战略发展协同,实现学校特色与优势领域的科技创新战略与规划,更好的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通过创新任务协同,实现学校校内相关学科间以及与校外的企业、科研院所间的项目协同,着力解决行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团队组建协同,实现在深度合作中科研人员的合作,真正发挥学科交叉与协同的优势。通过人才培养协同,为科研人员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构筑了行业领军人才的平台。学校通过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考核和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科研管理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增强了科研人才的科研活力,调动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此外,科研团队可以根据科研任务需要以合同制形式自主聘用科研、辅助人员,所聘人员的工资福利由科研团队负责。科研平台的高级管理人员由学部提名、学校聘任,平台内部实行项目负责制,由平台主任聘任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任务和个人业绩聘用或解聘科研、辅助人员。
第二,注重实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一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校企、校地、校区、国际(企业或研究机构)双边或多边技术合作,依托企业校企共建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深化与行业的龙头企业和重点区域战略合作,共建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学校成果孵化基地,设立创业基金,推动创业发展,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成果转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管理纵向和横向间的国家、企业、市场主体在学校投入的专项基金、科技基金、课题经费等。在纵向层面,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严格管理各项经费支出,确保科研经费的落实,比如构建“航空航天关键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投入为主。在横向层面,开支范围强调在确保完成项目合同任务、不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开支,增加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此外,在保持对高水平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奖实施奖励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科研产出的牵引机制。学校鼓励成果和专利转化,科研人员按层级考核,进行科研人员收入比重改革,基薪与绩效比达到60:40。今年学校校务会讨论通过了学校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化收益的分配办法,将把收益的50%奖给成果发明人。推行聘期科研产出责任制,强化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指标体系的科研产出指标。
第三,强化责任意识,实现高校反哺社会。为了使高校在承担其社会责任时发挥更好的效用,中南大学科研机构尤为关注科研为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一是推进“三层研究”,即:基础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研究。中南大学建立了以独立建制研究机构为基础,基础研究、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研究三层次研究合理配置、协调发展的研究体系。学校努力推进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研究的成果转化和应用。学校重视发挥现有科研优势,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学校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学院和学科与企业、市场进行合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二是推动“两类工作”,即:产学研联盟建设、科研经费管理。通过产学研联盟建设,使知识转换成生产力,促进了科技创新;通过科研经费管理改革,通过研究生、博士生的招生指标和进校科研经费挂钩以及对于横向经费进学校较多者给予奖励,同时给学院以提成。三是加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构建网上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平台,防范学术不端,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从宏观上来看,学校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中层干部,均对科研体制改革给予了正面的肯定,对“53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等给予了高比例的支持。从微观上来看,科研体制改革较为成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为中南大学创造了不少收益。调查显示,科研人员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创新”、“人性化”、“强势推进”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词,其中29%的行政人员认为改革的亮点在于“创新”。学生积极性在改革过程中得到激发,超过47%的本科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室的开放制度之中,超过50%的本科生同学曾经参与过创新创业活动。科研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是,应倾注更大关注度于低年级学生和本科生,比如,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提供更高的平台,他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易被调动和激发。
(四)后勤“核心保障”:一切“稳”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是高校一切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正如张尧学校长指出的那样:“后勤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核心。”中南大学稳健推进学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根本上打破高校办后勤、高校办社会的题难,逐步实现了后勤管理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第一,探索出了一条一甲多乙后勤管理模式。中南大学后勤管理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后勤管理,主动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趋势,明确后勤管理处(甲方)与后勤集团(乙方)职责,甲方代表学校对后勤管理里进行监督和指导,实现了后勤管理由“行政领导”向“后勤服务”转变。后勤管理集团根据市场发育程度决定采取何种运作方式,后勤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条件成熟就采取完全市场化运作,绝大部分实行模拟企业运作,学校花钱买服务,看东西给钱,而后勤集团专心做服务,推行服务收费制度。后勤管理处负责经费测控、服务水平与质量测控。”
第二,采用“条块结合”的运作模式。后勤集团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在合并高校中率先采用“条块结合”的运作模式,把规模效益明显、专业分工精细的服务项目作为“条”,成立了六个以“条”为主的纵向中心;把区域服务为主的服务项目划为“块”,成立了三个校区分公司,形成了1+1+1>3的聚合效应,学校师生满意度逐年提高,据后勤管理集团蔡恒学书记介绍,后勤管理处和后勤管理集团评优名次总是处在机关与二级单位的前列。
第三,发挥后勤“核心保障”作用,维护师生利益。后勤服务集团负责人说:“后勤工作始终必须坚守的就是社会责任,这是开展好科研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中南大学后勤工作坚持目标管理,制定实施了《中南大学后勤服务质量标准与量化考核》,后勤餐饮服务推行“五统一”标准,实现全校饮食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的统一。完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师生的学校伙食价格调动实行报批制度,有效保证了“质量不下降,价格不上升”。学校成立了后勤集团董事会、监事会,以后勤管理处为常设机构,建立由工会、财务、审计、资产、学生会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后勤服务质量监控与反馈体系,对后勤集团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财务制度、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控。
后勤工作是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石。中南大学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周到考虑各校区的实际情况,整合校内资源,引进市场机制,突破高校办后勤、高校办社会的题难,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高效优质服务。
_baidu_page_break_tag_四、中南改革,人事发轫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这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共识。人口数量大国,未必是人力资源强国;教师学生人数多的高校,未必是人才荟萃的殿堂。真正的大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象牙塔,更是拔尖人才的大本营。唯有如此,大学才能真正成其“大”,才能撑起人力资源强国的“脊梁”,才能承载21世纪的新任务和新使命。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走过百年历程,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但目前也面临着人事管理制度僵化、师资队伍不够优化、拔尖人才冒不出来等诸多问题。
中南大学作为国家布局在湖南域内一所最核心的大学,承载着为国育才、助湘发展等诸多使命。中南大学的改革者们以湖湘人“敢为天下先”的闯劲,以“不改革就是犯罪”的紧迫感,发轫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优化管理、科学分类,强化教学、突出科研,人才为先、综合配套等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让所有人看到了“讲师不准上讲台”、“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等创新之举,更让中南师生有了“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风气”、“改革后积极性较大提升”等真情实感。改革之路还很长,但发展大事不能等,中南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实践和优化的路上,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提升的中南大学,将会真正成为师生员工的乐土和人才荟萃的大学。
(一)不改革就是“犯罪”
大学人事制度是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对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变迁、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始终未断,在经历了恢复重建、初步探索、重点推进、逐步深化等阶段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时期。然而,高校人事制度老化的问题依然存在诸多弊病,体现在:能进难退,能上难下,能安难闯,缺乏吸引高水平优秀人才的环境和机制等。
人事制度改革理应成为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南大学的改革者们认为,只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哪怕是拖一天,也是“犯罪”。因此,要坚定不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水平不够的趁早不要呆在中南大学。”在召开的几次座谈会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学校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决心和力度。中南大学人事处处长认为,中南大学此番改革,力度很大,覆盖面广,无论是讲师暂缓上讲台还是副教授、教授给本科生上课,都是为了人才的培养。土建院某教师认为,学校此次改革雷厉风行,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方面做得很好,青年教师们十分高兴。在问卷统计中,有69.77%的青年教师、75.56%的中年教师、66.67%的老年教师、72.9%的行政人员,认为改革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对“同改革前相比,您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情况如何”问题,有80.56%的老年教师、73.33%的中年教师、69.77%的青年教师、82.58%的行政人员认为,改革后积极性提升较大。由此可以看出,中南大学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力度确实很大且初步成效显著。
(二)让中南大学成为汇聚优秀人才的乐土
一个大学,要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传承良知,传承正义,传承文明。中南大学的改革处处体现着敢为人先、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精神气质。
第一,优化管理,科学分类。中南大学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在回答关于人员编制管理的问题时提出,中南大学将人员分为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的方法,不完全是崭新的东西。但是,中南大学此次的确在分类管理的规范化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主要包括:严格控制事业编制人员,把好入口关;增加非事业编制人员数量,同时改变以往非事业编制人员基本都是技术含量低的底层工作人员的状况,在学历层次上有很大提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经费支出、养老体系等更加科学合理。尤其,中南大学对教师岗位进行分类管理,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英两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其高校师资结构大多采用岗位分类并且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学术性岗位(Academic);二是研发类岗位(R&D);三是行政管理职员岗位(Administrative)。同时,对于不同岗位给予不同评价标准。有鉴于此,中南大学在改革中将教师岗位分为四类:教学科研岗、教学为主岗、科研为主岗、社会服务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特别重视青年人的成长,通过资源的充分配置和培养链条的合理规划鼓励青年人在科研上勇攀高峰、多出成绩,用创新性的成果证明自身的价值。事实已然证明,教师们对岗位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良苦用心确实感同身受。
第二,强化教学,突出科研。中南大学要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师资怎么来?一是教学,二是科研,二者协调推进并行不悖。教学,就是将副教授、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化,让本科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2001年教育部就已经推进的教授上讲台规定,中南大学此次从制度上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严格规范:教授不上课,取消聘任资格,并扣除其所在学院津贴总额的1%。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高文兵书记、张尧学校长等校领导认为“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宝贝,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学生培养学生。”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质的学生,这是客观的教育规律。问卷统计中,有56.8%的本科生、56.35%的研究生认为此举效果很好,同学们受益匪浅,认为效果较差本科生只有7.81%,研究生只有2.78%。另有部分学生并非反对这项制度,而是在肯定基本做法的前提下对具体操作存在疑虑。科研是艰巨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高水平的科研能够为教学提供坚实的保障,对教师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博士毕业后,正是做科研的最佳时期,也最容易出成果。与国内好多高校不同的是,中南大学在这方面出了很多“实招”:为新进教师提供不菲的科研经费,奠定科研增长点;扎实推进新进教师“2+6”培养计划,给青年教师充足的成长空间,等等。问卷统计中,有53.49%的青年教师认为此举很好,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沉淀与提升,也是对同学负责。把青年教师从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解放出来,安心搞科研,这是中南大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
第三,人才为先,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些具体举措无益于阶段性改革的推进,更无助于制度文化的培育。中南大学的改革者们始终认为,改革是制度的革命,如同美国的发展依赖于其先进的制度一样,人类发展的永恒性也只能靠制度得以保障。为了保障改革的整体效应,中南的改革者们在人事制度方面煞费苦心,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配套措施。首先,设立教师研究过渡基金。为鼓励教师稳定、深入地开展长期性研究工作,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设立教师研究过渡基金,用于支持校内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曾主持过国家级项目,处于项目过渡期的教师开展高水平科研创新活动。给合适的人才创造适宜的环境,用合理的投入换取人才的成长,中南的改革者们谋篇布局之功夫由此可见一斑。其次,“53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建立。中南大学为了培养急需的战略主导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不失时机地提出力争到2020年前后,汇聚50名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主导人才;引进与培养300名左右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学科领军人才;重点支持1000名左右、40岁以下,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青年骨干人才。再次,“升华”系列人才计划的建立。“升华”系列人才计划的内容并不复杂,内核在于通过建立“五年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即35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的“升华双英计划”,40岁以下优秀人才的“升华学者特聘教授计划”,45岁以下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和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实现中青年人才队伍的滚动培养和良性循环。对于这些改革举措的胆略和内蕴,我们无需多说。需要强调的是,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许多措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后续效果需要追踪跟进方能清晰,但改革的导向是不容置疑的。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高校本身就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的领导和教师们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虽然进行了几十年,但对人才培养这个症结所在始终难以根本突破。中南大学的有识之士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应该成为我们持续研究的样本。
(三)改革要逐步完善,但发展不能等待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是中南大学实现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必由之路。土建院辅导员某老师认为,“中南大学的改革好,方向正确。改革中必然遇到阻力和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任何阻力和问题,很可能说明改革是假的。”如同任何其他的改革一样,外界和中南大学内部对改革也有激烈的争论。调研中,有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既说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又证明学校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第一,讲师暂缓上讲台的合理性。对于新进的副教授以下职称的青年教师,学校的意见是以科研工作为主,晋升副教授后,再进入教师岗位。相对集中的反对意见是:青年教师也需要教学经验的积累,也需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成长,也得上讲台。对此,中南大学的改革者们认为,青年教师既要科研又要讲课,时间上不够,要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把科研做好。只有给青年教师们以宽松的平台和生活上的保障,让他们潜心于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人才方能脱颖而出。同时,外界对于中南大学的这一举措存在着某些误解。实际上,中南大学的改革者们始终强调,讲师不上讲台不是绝对化的,青年教师应该“适当地做些助教工作,熟悉教学工作,学习教学技能、方法。”
第二,副教授、教授教学质量的保障。对此,社会各界对此争论比较激烈。一种观点认为,大学中的教授们,在学识和人生阅历上比较丰富,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也有人提出,“教授未必比讲师高明,职称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中南大学的改革者们认为,理想的大学课堂,不是口若悬河的老师将书本知识阐述得淋漓尽致,而是教授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成果,甚至是失败的教训,然后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发现寻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因此,要推动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且坚定不移。当然,对于一些在教学态度、授课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副教授、教授,学校也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确保改革不走过场。
第三,大龄讲师的安置。对于那些既无科研课题且面临离开讲台压力的大龄讲师(俗称“老讲师”),应该如何解决?“我们的改革不整人,而且要讲情意。”张尧学等领导这样认为。为此,学校给出了两年的过渡期,鼓励“老讲师”们去进行一些科研项目,实在不行学校会安排他们转到较为合适的岗位。同时,学校还会推出专门针对优秀青年教师的破格晋升指标名额。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职工,学校会从各个方面予以考虑和照顾,让更多的人从改革中受益。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站在崭新历史起点上的中南大学,正在迎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奋勇向前。不改革就会失去许多机遇,这就是中南人的改革信念。
_baidu_page_break_tag_五、关于中南大学改革、发展的思考
改革、发展是人类从野蛮不断走向光明的不竭动力,更是中国历尽沧桑之后的孜孜追求。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改革、发展都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今天的世界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势,到处充满了改革的生机。历史改革的潮流浩浩荡荡,不进则退。过去的中国因为改革,创造了世界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伟大辉煌;近代的中国因为丧失了改革,“收获了”世界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百年悲伤;今天的中国因为改革,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改革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更应该在中国的改革中身先士卒,为中国的持续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培养具有忧患意识和改革情怀的现代公民。针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滞后,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举步维艰之际,地处内陆的中南大学的真改革像一盏闪亮的明灯,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去关注它,解析它,呵护它。期待它是星星之火能够去点燃整个中国教育的改革燎原之势。正是怀着这样的情感和渴望,我们调研组数度开会研讨、亲赴中大走访了解,发放和统计问卷,几易其稿,希望得到我们想要的真正答案。归纳起来,我们大概体会如下:
一、忧患意识的新觉醒
(一)知识分子对民族的大爱和国家的忧患。中华民族在过去为人类创造了辉煌,比如四大发明;也为自己留下了民族的荣耀,比如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我们有理由感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但当我们猛醒后冷眼看世界时,我们惊叹于其他优秀的民族却创造出崭新的现代工业文明。不由得痛心于那时国人的固步自封和不思进取。近代中国却遭受了百年的沧桑和屈辱。正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曾以忧心江山社稷、关心民生疾苦、追求人生理想为基本内涵,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 “忧国民”、“安社稷”、“济苍生”,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孜孜追求和庄严的历史使命。面对国破山河,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去拯救我们多灾和多难的民族。从林则徐、魏源到康有为和梁启超,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从陈独秀、李大钊到钱学森和袁隆平……。在他们的身上都体现了知识分子对民族的大爱和国家的忧患。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们一直在不断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当代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物质充裕了,同时也是一个忧伤的时代,因为精神旁落了。正如张尧学校长所言,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精神,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分析和判断标准,只唯物质和金钱,那么,物质再多也会很快灭亡。古罗马就是这样,非常强大,什么都有了,生活奢侈,歪门邪道横行,不长久就灭亡了。 当代知识分子面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困境必须作为反思的先行者。作为中国脊梁的知识分子更应本着对历史、民族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来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功利和实用主义做集体反思,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和坚守自己的教育本分。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的心灵,使人获得更大的人生自由。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寻找大学失去的自由精神,还教师和学生以自豪和尊严。大学必须改革和完善,高校必须返朴归真。当代中国高校的知识分子更应心怀祖国、以大爱之心、大德之行,成就大师形象、大美人生,这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应对时代挑战、实现民族复兴所应该追求的奋斗目标。这才是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大爱。
(二)全体中南上学人对学校的危机和景仰。从学校发展的纵向看,中南大学组建后在过去的10年是跨越式发展,目的是创名次,争牌子,争地位,总结三校的办学经验。实践证明中南大学的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学校的运转经费、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远远不够。创一流成果、出一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环境以及机制和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中南大学要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任重而道远,全校要有危机意识。有危机才有改革、才能兴旺。张尧学校长曾在全校中层干部会议上这样解释这场改革:“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也不要不发展的等待。”足见其改革的胆识和决心。今天,学校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正面临下一步该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又恰逢张校长的有力推动,大家一致认为改革时机成熟。中层干部是中南大学的精英,是中国社会的优秀分子。张尧学校长说我们搞改革,我准备当一颗铺路石。我希望我们的院长们也当铺路石,能铺就铺点路,为了我们的后代。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神圣的殿堂,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和人们心灵的乐土。身在其中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更应该充满自豪和景仰。正如张尧学校长所说,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炼钢炉,大学要把社会上不好的东西 “冶炼”掉,把“杂质”去掉、留下正义、留下良心。大学要让出去的产品是好的,要去发扬光大,去改造这个社会不好的部分,社会才是有希望的。这希望靠的是有风骨和良知的知识分子去推动,靠的是领导干部和全体中大人的自觉和笃行。
二、改革重任的真践行
(一)党委领导、权力下放与干部责任。中南大学的改革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中南大学的实际和自身的问题,推出的系统改革方案。在中南大学的改革中,放权是核心改革目标。中南大学改革在宏观上要求中层干部自己要提高认识,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大局。改革以人为本,改革成果由中大人共享。要使每一个人因改革而变得内心强大和幸福起来。改革关键一步是“存量不动,增量分配”。 二级学院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正如许多高校抱怨教育部下放的权力不够时,高校内部也存在类似问题。张尧学在学校的教代会上表示:对二级学院的权力下放不够,二级学院缺乏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应该逐步建立“学校以制定政策为主,学院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具体操作”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二级学院在用人、酬金发放、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的自主权。比如在关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岗位设置与聘任、高级职称评审、博士生导师招生资格认定、研究生招生录取等方面,二级学院获得自主权。除了职称评审,二级学院在新进教师的遴选、二级学科的设置、研究生的招生录取等方面都扩大了自主权。中南大学的改革都是在法制条件下进行的改革,他们推进改革,第一就是要讲规则。中南大学改革依靠全校七万多名师生员工共同参。如何发动全校师生员工?核心桥梁和纽带就是学校的中层干部和各学院的院长书记们。张校长说为天地立心,什么是天地啊?天地就是我们大家、就是人民大众啊!中南大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学,国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国家,我们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大学,用毛主席年轻时的话说:“我们不干谁干”? 所以,我请我们的书记和院长们要花更多的精力、拿更多的时间,投身到改革中去。在座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学院领导都在身体力行的推动改革,如改革试点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书记、院长关于老师上课的问题,就给出了具体数字:讲师不能做主讲教师,老讲师压力大,如本院专职教师240人,57正高,88副高,95讲师(新进讲师6人,5年以内的26人,32个新讲师,63个老讲师,32个新讲师中有17人拿到国家项目,可以晋级副高,63个老讲师中40多人不可能承担国家项目而进副高,怎么分配工作量(思路是转岗分流,答疑,带实验,带实习)。
(二)权力配置与科学运行。中南大学的改革是希望搞成大学制定政策、二级学院执行政策、师生员工监督政策的体制,三权分立。对于大学放权的做法,鲁安怀认为切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病灶:“大学真正能够建设得如何,关键在二级学院。中南大学的改革是综合性改革,权力下放,民主管理,完善下面管理,服从学校宏观管理,做到学院自主,因地制宜、特色管理。正如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左高山说,这段时间,全校所有院系都在开会讨论改革方案,由于下一年度就要付诸实施,时间很紧迫,“对学院而言,权力下放以后肩负的责任很大,必须高度重视,如果做不好,可能就要挨学校的板子,况且这场改革涉及每个人的利益,不能不慎重”。 各学科千差万别,学校出台一个政策一刀切,效果会很差,必须尊重不同学科的特点,赋予学院自主权。这一步迈出去了,学院机制好了,大学才能办得好”。 然而,放权之后,如何应对各类改革中经常出现的“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如何避免学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这也是张尧学所担心的:“权下放后,如果学院没有建立相应的权力使用和监督机制,可能会造成谁有权就把资源往自己的口袋里装,出现比学校管理时更加糟糕的现象。这样的改革肯定就是失败了。”中南大学的应对策略是借重教授委员会。张尧学说,以后学院在决定人事、学术、资源分配等事情时,不能只靠院务会或者党政联席会来决定,而是要先通过相应的教授委员会,例如人事委员会、分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进行讨论,有了相应的意见后再做决定。为了防止教授委员会的利益小集团化、圈子化,学校重构了教授委员会的制度,设计为委员会委员两年一届,届满后改选三分之一,委员连任不能超过两届。张尧学说,这是为了保证院里的每个教授都有机会成为委员会的成员并参与决策,“这样的好处在哪儿呢?第一是委员们在制定政策时会有所忌讳,因为你这届搞得太过分了,当你在下一届不当委员时,别的委员可能也会整你。这是一个很好的制约。还有一点,就是新任委员在开头的几年不大可能犯大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使有限的权力真正地在阳光下科学的运行。中南大学的改革成果最终要靠科学的制度和机制来保障。
三、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期待
教育问题是民生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尤为如此,因为它关乎到千家万户,关乎到人的成长和成才,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的大学不能只注重教会了学生什么技能,大学应该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应更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何去理性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这个多元的世界,并且用自己的双手去改造它们。”张尧学表示,要使教育发展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就应从教育界自身的改革抓起,改革要有真东西。“教育系统内部思想保守、顽固守旧、跟不上世界科技进步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口里喊着改革,实际上永远是老一套,以不变应万变。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都在高校有所反映,学生和教师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都受到了严重挑战。”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一是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二是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我们应对过去的教育改革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问题、大胆决策、试点先行、系统推进。”
中南大学的发展与长期以来教职员工的努力分不开,鉴于中国的国情,近年的改革又与校长直接相关。知晓了张尧学校长的优秀素质、人文情怀,领导能力和他的经历,就不奇怪今天中南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张尧学本人曾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是国家两院院士,出过国,在教育部任过司长。他不仅有从学生成长为优秀教授的切身经历与感受,又有留学的宽视角与中外教育的对比体会、感想,加上教育部工作的俯瞰全国教育的高立足点。他当校长,一定清楚中国高校应该是什么样的,需要改什么和怎么改。现在,他和校委一班人带领学校做出来了骄人的业绩。但,我们绝不能把中南大学张尧学校长的特殊经历当成其他高校改革发展的难作为和作为的借口,如我们校长不是张尧学,我们改不了、推不动等。因为中南大学的改革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趋势,体现了人们的良知与心愿,是众多高校领导者和教职员工、学生心向往之的,而且他们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正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许多问题解决起来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职责,涉及多种政策配套,涉及多方利益调整,靠原来的单项改革办法或局部突破套路已难以奏效。教育改革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各地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一些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要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和全球视野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观点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办法推进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不断增强教育改革的自觉性、紧迫性、坚定性,在继续深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改革意识,提振教育改革信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贯穿教育工作始终,扎实把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面对中南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张校长谦虚地表示:中南大学的改革,只是尝试,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是呀,实践发展永无止尽,认识真理永无止尽,理论创新永无止尽。我们相信,这篇调研报告(及本课题组的《中南大学改革发展调查问卷调查解析报告》)会进一步让人们真实认识和感受中南大学,让中南大学改革发展和煦而又强劲的春风催开更多含苞待放的改革花朵,中国高校花坛异彩纷呈,为国为民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也相信中南大学会和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地探索,永葆生机与活力,以自己的改革实践开拓出中国高校改革发展的光明前景。
中央党校《中国高校改革发展》课题组集体撰稿、李民审稿
【中央党校《中国高校改革发展》课题组成员:李民(组长)、仰义方、黄峰、孙希江、何鹏程、尹志强、孙乔婧、杨天乔、高莹】
注:本文引用的数据均来自本课题组撰写的《中南大学改革发展调查问卷解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