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第十六期教学沙龙: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来源:外国语学院,本科生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30日 作者:吴宁,金一粟

本网讯 为帮助外语教师进一步了解思辨的内涵及外延,推动外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实践,促进教学研究,中南大学第十六期教学沙龙暨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第十一期沙龙于9月28日在校本部科教北楼404智慧教室举行。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侯先绒教授主持。本科生院副院长韩响玲、督导委员会组长秦毅红教授、罗一鸣教授参加此次沙龙活动。

中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委员、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彭金定教授和张征副教授就“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主题发言。彭教授从理论的高度为与会者介绍思辨能力的概念并带领大家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总结思辨性阅读者的八大特征、八项思维要素、九条思辨能力标准以及TERRIFIC思辨活动设计原则,为大家描绘出了思辨能力培养的基本框架。张征副教授以分析性阅读教材的Unit One为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如何在阅读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听完两位老师的介绍,在座30余位老师围绕各自对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解、实践与反思展开分组讨论,然后分享讨论结果。

小组代表的激情汇报凸现了各小组对外语教学如何培养思辨力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大家认为,首先,教师具备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前提。教学反思、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思辨专题研究与合作学习等多种途径均是提升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二,明确教学目标。真正明确对学生学习产出的要求,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统一,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第三,要做有设计的教学。围绕教学目标,通过问题设计、话题设计、活动设计等方式实现“学生成为焦点,学习位于中央”,语言输入必须让学生有话题意识,为有效输出和思辨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教学效果必须以学生学习过程真正发生为基础。第四,教学评价要有导向性。设计体现思辨能力判断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辨意识的养成,让思辨充实到整个课堂,让学生学会提问、生生互动、参与评价,促进思想交流,与教师的教形成合力。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