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高峰论坛:14位领导、专家、创业明星PK创业观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30日 作者:程海威
“在校学生创办70家公司、121个工作室,有19家自创企业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15个创业项目获国家科技部共计510万元无偿资助……”“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上,400余名来自全国的省市、行业、企业负责人及创业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着“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学生创业”这一主题交流研讨,我校创业教育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一致肯定。
论坛期间,14名省市领导、专家学者和创业明星们作典型发言,PK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看法。校党委书记高文兵介绍,我校较早认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创业教育纳入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并初步建立起一系列相关组织体系,学校坚持“六个结合”和“八化建设”,强化基地依托,优化工作机制,完善创业辅导,搭建创业孵化平台。
大学生自主创业者自身要具备些什么?我校校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唐修国认为,大学生创业关键要有团队、梦想、勇气、创新意识和感恩之心,要契合时代大背景,谨慎选择行业,建立起面向未来的企业文化。另一位“创业达人”,同为我校校友的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平分享了创业诀窍:在扎实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正确判断形势,学会借时借力,勇往直前,锲而不舍。四川嘉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办多所先进民办学校的四川知名实业家向克坚提出,创业者要有追求,具备敏锐洞察力,能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徐州市副市长陈永清,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昆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管爱国先后介绍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经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和就业环境,提供广阔的创业发展空间,建立有效的合作平台,举办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创业教育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民富论》作者、“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创建者赵延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4位代表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就业仍然应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主流,鼓励创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创业的使命是中国的创新服务。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遵循创业规律,尊重学生兴趣,按需定制培养,实行项目制的教学,并依附于核心企业的商务外包,关键在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创业指导和服务平台的优化及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建立。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铸、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大洪也分别现场报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