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数学院组织师生开展《我是“80后”,我能》大讨论

来源:数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6日 作者:谭超美

   引题:“80后”,似乎是颠覆的一代,他们追求另类和刺激,讲究生活的情调与随意,渴望突破传统与束缚。然而与之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让人们在惊奇的同时不得不关注,80后,到底能不能让我们放心的把社会的明天交给他们,他们能不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他的事迹与精神,传遍了大江南北。身为“80后”的他,也缓解了人们对80后到底是垮掉的一代还是超越的一代的困惑。

    最近,洪战辉的书《我是“80后”,我能》在广大读者中掀起一阵热潮,激励和引发了许多国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深思,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开始确立他们新的奋斗方向。近期,我校数学学院组织师生对《我是“80后” ,我能》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责任,我们有没有?

段宏博:洪战辉身上最明显的特质就是:坚韧,使命感!我通过抓学生工作发现,这两样东西也恰恰是当代大学生特别是80后一代所普遍缺乏的。他们普遍很少遇到挫折从而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而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缺失,也使得这群人表现出了价值观模糊和社会同情心丧失,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慢性病态。

蔡永键:通过媒体了解了关于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洪战辉相干事迹后,又有幸亲眼阅读到洪战辉的新书《我是“80后”,我能》,感受颇多,收获也不少。

我没有他那么不幸,至少我有一对健康的父母,一个和睦的家庭;我没有他那么落魄,至少我的童年可以过得无忧无虑;我没有他那么可怜,至少我可以享受应有的温情......但站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我却远远不及他。

    生不逢时成为我逃避失败的借口,尚未成年成为我躲避困难的挡箭牌,天上馅饼成为我幻想前进的砝码......一切的一切,正如书中所写“现在的人都很浮躁,缺乏责任心”。

    越来越欣赏洪战辉的那句“真正成功的人是能够负责任的人,能够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能力,即使天上真掉下馅饼,你能知道怎么吃吗?“机会是平等的,但它只给有准备的人”,说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上帝会把机会留给没有责任心的人吗?

佘迎松:从不向命运低头,这个一米五七的小伙子,一路凯歌地从河南走到中南。就是这个长相平平的男生,身上背着我们80后罕遇的苦难,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终于走上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领奖台。

    中国的年轻人缺乏真正的精神偶像,洪战辉的出现,给大家带来了一次精神上的震撼。

    现在的很多同龄人,被韩剧偶像剧等肥皂剧日夜充斥着头脑,他们为《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和花泽类等尖叫疯狂,以他们为偶像。可洪战辉确确实实把许多中国人感动了一把,从小孩子到老奶奶,各个年龄阶层的人都有他的fans。

    中国并没有富裕到能过肥皂剧中那种日子的程度。中国农村8亿父老乡亲中,除了2亿在外四处奔波受尽别人冷眼的民工外,还有6亿仍在地里干活的农民。中南大学还有一批每顿要吃一元钱饭而只吃一元钱菜的学生(一元菜只包括青菜,如果学校提供免费汤的话,这一元菜就可以省了)。农民们不希望儿女们能唱《流星花园》,他们只希望儿女们像洪战辉一样能撑起整个家,那些每顿饭只吃青菜的学生们也不希望自己长得像F4,只希望自己能像洪战辉那样负责且负得起责,不向命运低头!

    洪战辉,当他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学,当他一路挣扎为父亲筹集医疗费用时,他已向世人宣称,他要做条好汉子,绝不向命运低头。

    当他把从树上掏来的鸟蛋送到妹妹嘴边时,当他靠打工和卖圆珠笔芯挣来的钱为自己交学费为父亲交医疗费时,当他收到大学通知书时,当他上台接受感动中国2005的领奖时,他已经向命运宣称:我能!

朱远鹏:读了洪战辉的传记《我是“80后”,我能》后,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他的毅力,他的执着,他的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和鼓舞了我。我最为受感动的是他那极强的、视责任为生命的责任感。

    我们的这一代年轻人,确实有很多人没有尽好自己的责任,没有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责任:没有认真学习——对家人,对社会不负责,成天沉迷网游——对自己不负责,而洪战辉,我们的同龄人,为了治好父亲的病,为了养活妹妹,为了弟弟能念书,为了自己能上学,为了他们的家,却十几年如一日,艰辛、努力、坚定地承担了那一份本不该过早属于他的责任,他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啊!

    我们社会需要的是有责任感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任,如果我们的社会有更多像洪战辉那样有责任感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美好的!

周振华:看了洪战辉写的这本书以后,了解到了洪战辉真实的经历,是一本实实在在以洪战辉真实经历和思想而写的书。我看过以后得到不少启迪,不仅钦佩洪战辉能在当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成才,而且觉得自己可以从他身上找到不少学习的地方。

    首先这本书强调的是“责任心”,我很赞同。洪战辉说“真正成功的人是能够负责任的人,能够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这句话说得很有分量,只有真正能够想到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负责任的人,才能说出这句话。的确,当代的年轻人中存在着普遍的责任心不强,甚至没有责任心的情况。拿大学生来说,不少人到大学以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上不认真,不听课,生活上腐朽堕落,玩游戏,睡懒觉,乱花钱,吃喝玩乐,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父母的不负责,将来也无法承担社会的责任。对比起洪战辉,我们是幸运的。所以对自己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要负起责任来。

    从洪战辉的家庭背景中,也有我家的影子——贫困。我虽然生长在城镇,但父亲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退休,现已70高龄,母亲是农村妇女,没有工作,全家人靠父亲的几百块的退休工资生活。我是独生子,他们对我的期望也高,压力挺大,所以撑起全家的希望是我应尽的责任。洪战辉的一句话:“我始终坚信,我是强者!”。这也是我必须做到的。现在中国很多孩子家庭贫困,以前接别人的帮助,到了大学以后还等着靠别人大帮,申请助学贷款,后来不还,他们被帮助成为了弱者,我不能成为这样的人!洪战辉说得好:“困难的经历并不是我博得同情的资本,别人流下泪了,或者是帮你一把,如果你一直就这么苦,一直贫困的话,我相信没有人会一直关注你。自己去改变,去奋斗是最重要的一条途径。”但苦难确实是自己的资本,它是我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明天未知的苦难。

    “少年多磨难,未必是祸”,对很多80后的朋友来说,适当的磨难甚至的福,上天要把大任务交给我们,总要先拿一些苦难来磨练我们,锻炼我们的能力。很多时候,能力是被逼出来。

    已是一名研究生的我,也有较高的人生目标,怎样去实现它,关键在于现在把握好光阴,青春年华,不能虚度。洪战辉喜欢定“今天”的目标,今天目标可以简单地定几件事,每天完成一定的目标就会有一种开心和充实的感觉。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的一本书中的观点。正符合洪战辉的观点:最重要的不是去看远方的模糊,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情,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今日完成今日事,这才算为明天铺路。

沈艳清:《我是“80后”,我能》使我惊讶。一个真实的人,一件感人的事,就让全中国人民都为之所感动?开始我很迷惑,难道就因为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大学这么简单吗?……去年放寒假之前,有幸读到洪战辉的新书——《我是“80后”,我能》,终于为我拨开了心上的那层迷雾,使我明白了全中国人民都被感动的原因,那就是责任二字,他是由于持之以恒的承担本不该属于他的责任而感动中国的。这种责任是对自己的责任,是对家庭的责任,是对社会的责任,是对国家的责任,是对一诺千金的责任……

    然而,责任心恰恰是我们“80后”的许多人所缺乏的。就连不少企业的老板都表达过这样一种看法: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缺乏责任心。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甚至政府的领导人都让年轻的员工多阅读一些励志的书籍。可见责任二字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去学习责任,去承担责任。

谭超美:洪战辉感动了所有学生,也感动的我。他的责任心成就了他,也警告着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特别是现在大学生。身为一名老师,直接面对面与学生接触,我深有体会。他们不是缺乏责任心,而是在这种追求物质生活的大背景下,他们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他们缺乏指导的同时还受着各种不良的影响。洪战辉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让他们找到了方向。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引导他们,做为建设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他们一定可以象洪战辉一样,做生活的强者,做合格的接班人。

                                

                                        “80后”,我们能不能?

段宏博:当然,我们应该对80后一代抱以乐观的希望,因为他们毕竟还纯真,有理想,有抱负.他们生活得太顺了,洪的苦难他们连想都没有想到。感谢洪战辉,他和我们的学生走在一起,让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这个从苦难中走来的同行者,这个因为承担别人不能承担的责任的同学,这个浑身散发着对苦难挑战的意志的勇士!希望在洪战辉以及在未来更多的”洪战辉”精神的感染下,他们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陈永耀: 记得2005年CCTV感动中国栏目给洪战辉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这就是洪战辉!是“80后”的洪战辉!这也深刻阐述了作者书名《我是“80后”,我能》的原因:“我能”是自信,“我能”是主动,“我能”是敢于承担责任,“我能”是有能力。现在社会上给“80后”的定位是“跨掉的一代”,但同样是“80后”的洪战辉给了另一个回答:“80后”不是“跨掉的一代”。

    洪战辉用他的行动向人证明了“80后”不是“跨掉的一代”,而是“我能”的一代。这也是《我是“80后”,我能》这本书向“80后”的我们传达的另一个重要意思。

蔡永键:读着《我是“80后”,我能》,我看到了自己的种种“不是”,不是敢于面对现实的人,也自然看到了“80后”的“就是”,就是肩负引领未来的一代。如果我们都能象洪战辉一样,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着责任感,那么“80年代后”是否是“垮掉的一代”还会成为各方人士议论的焦点吗,社会上对“80年代后”大学生的种种批评还会源源不断而来吗?相信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我们是“垮掉的一代”。不然不会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的热泪盈眶,也不会有教育部长周济的“说一代不如一代,是九斤老太”,更不会有大学书记校长们齐为“80后”抱不平。 因为我们的“就是”远远超过“不是”

    当我们的这部分“不是”也变为洪战辉他们的“就是”时,“80后”的我们就可以完全脱掉象征垮掉的衣裳:浮躁功利、过于自我、缺乏责任感、难以肩负重任,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布:未来属于我们80年代后。因为,我们是“80后”,我们能!

沈艳清:“80后”,应该对自己负责任。出生在“80后”的我们是幸福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相对于我们的长辈而言,我们远离了战争、远离了文革时期的动荡、远离了饥饿与寒冷……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而又美好的年代里头,难道我们还要为我们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而去寻找借口吗?我们应该有洪战辉的那种绝不放弃的精神,对自己负起责任来。13岁的洪战辉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去、父亲的精神病、捡来的妹妹嗷嗷待哺而放弃学业,凭着一颗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负责任的心,选择坚持下去,最终圆了他的大学梦,导演出了全中国都被他所感动的壮丽的一幕。像他这样对自己负责的例子,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多如天上繁星。韩信对自己负责,虽受胯下之辱,也没有放弃,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司马迁虽受宫刑,但也出于对自己的负责任,最终还是完成了那本历史巨著《史记》而名垂千史……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儒总遵循着这条人生发展准则,从他身上我惊奇的发现,他无意地遵循这条古老的准则。

    “80后”,应该对自己负责——修身,养性。有些人为了句诺言,去兑现了一辈子;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花掉了一切,有时甚至是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人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要敢于对自己的诺言负责任……在责任心的强大驱动力,他从小就自己摸索积累了一本生意经,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80后”,应该对家庭负责---齐家。洪战辉在很小的时候就承担起了原本不属于他的担子,对家庭负起了责任,他一边读书,一边养育捡来的妹妹,还要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十几年如一日,难道他的这种对家庭负责的责任心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难道我们还能为自己找所谓的理由去拒绝对家庭所应负的责任吗?难道当你们还在对那些对家庭负责任的人不屑一顾时良心没有受到谴吗?

    “80后”,应该对社会负责---治国,平天下。纵观古今,多少都是选择把对社会的责任摆放在了首位,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为了社会的发展而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知道“弃小保大”,他们明白自己的一切是来源于社会的事实,他们也懂得怎么去回报社会,他刚刚从困难中挣扎着走出来,就想着家乡那些和他一样苦难的人,利用自己的身份给家乡县引商投资;在中南大学成立基金会,帮助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的需要为生活挣扎的同学。他们努力去承担起了对社会的责任。难道我们作为作为21世纪的新主人,还能不对社会负起责任来啊?

    “80后”,应该对国家负责——治国,平天下。正所谓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来的家?没有国家的繁荣与昌盛,何来我们的小康与兴旺;没有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哪来我们的幸福与安康?没有国家的长治与久安,怎能实现我们的美好理想?……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对于我们来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80后”的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但我们必须持之以恒的坚强坚持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决不放弃,勇敢的去承担起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诺言的责任来,因为我们是“80”后,我能。

谭超美:洪战辉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80年后大学生的“能”。洪战辉精神不仅仅是感动了他们80后,还激发了“80后”本身所固有的责任感和坚韧的品质,唤醒了优渥的80后们沉睡的爆发力。人们看到的“80后”所具有的不负责任,不敢承担与颓废,只是每个时代的青年都会因为备受关注而产生优越感,而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使他们更是或多或少会放大自己的污点,渲染自己的颓废情节。但正如《我是“80后”,我能》所传达的意思一样,他们是“80后”,他们有责任感,他们“能!我相信,洪不是“80后”中的一个异类,不是唯一的,而是一群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崛起的一代!他们,仍然是充满希望的“80后”。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