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南大学梁德生团队在ASCO突破峰会报告靶向基因细胞治疗研究最新进展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1日 作者:胡艺俏

本网讯 8月3日,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梁德生教授在2023年度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突破峰会(ASCO Breakthrough)上报告了癌症靶向基因细胞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用于探索癌症治疗的新方法。

特邀演讲嘉宾梁德生教授在ASCO突破峰会作主题报告和专家讨论

梁德生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拷贝基因靶向递送系统和单链切割核酸酶(TALENicases)将治疗基因靶入到人iPSC的核糖体基因区(rDNA),然后将这些iPSCs分化产生持续高表达治疗基因的均质性MSCs,这些MSCs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肿瘤组织趋向性。针对癌症治疗,他们首先靶入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表达的TRAIL蛋白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触发一系列信号通路导致癌细胞凋亡,但对正常细胞无害。在局部和转移性癌症小鼠模型中,经静脉输注后,经TRAIL修饰的MSCs(TRAIL-MSCs)明显聚集在肿瘤组织,病灶显著缩小甚至消失。此外,研究团队利用MSCs在体内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anti-PD1(简称aPD1)。虽然PD1抗体是一种革新性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法,但其仍然存在难以维持人体内高水平抗体、抗体及其抗抗体毒性和高成本等问题,该团队利用MSCs实现了体内持续高水平的PD1抗体表达,在人源化免疫癌症小鼠模型中,经静脉输注的aPD1-MSCs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在降低毒性和成本的同时,达到与现行抗体治疗的效果。通过上述研究,梁德生团队证明了一种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新型癌症靶向基因细胞治疗方法。目前他们正在进行iPSCs的多基因编辑,以产生具有多种作用模式的MSCs,以及超低免疫细胞以实现长远治疗效果。

梁德生教授接受The ASCO Post(ASCO邮报)视频采访新闻

ASCO Breakthrough是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科学盛会,旨在探讨肿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突破。作为本年度会议的特邀演讲嘉宾,梁德生教授的报告受到广泛关注,被大会列为不可错过的“塑造癌症治疗未来的创新方法”。在题为“ASCO突破峰会:癌症治疗中的科学创新和新兴技术”的会议总结播客(The ASCO Podcast)中,大会主席Dr.Lillian Siu指出:“在非常有趣的CRISPR和基因编辑会议环节中,研究者展示的基因工程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一种为病人提供创新疗法的典型例子,表明CRISPR和基因编辑最终可以应用于临床,从而在治疗方面造福我们的患者”。国庆期间,梁德生教授接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视频采访新闻也在ASCO邮报网站(The ASCO Post)播出,并以e-blast发送给全球44,000名肿瘤学家。

(一审:严梦静 二审:邓皓迪 三审:李殷)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