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南大学刘圣军团队发文讨论人类活动对珠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

来源:数学与统计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7日 作者:——

本网讯 近日,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刘圣军教授团队与广东省气候中心等单位团队合作研究成果“2022年6月珠江流域极端降雨的人为影响(Anthropogenic influence on 2022 June extreme rainfall over the Pearl River Basin)”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美国气象学会会刊》(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BAMS)。

BAMS为美国气象学会会刊,创刊于1920年,是美国气象学会出版的旗舰杂志。这是我校首次在BAMS上发表科研成果。中南大学刘新儒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南大学刘圣军教授,广东省气候中心胡娅敏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南大学硕士生揭航、邹雨琳、刘舒逸,香港理工大学杨当福博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亮高级工程师和广东省气候中心何健副研究员为参与作者。

2022年6月上旬至中旬,中国珠江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当月总降水量达到357毫米,比典型的年平均值增加了65%。此次极端降雨事件造成广东、广西2省(区)648.9万人受灾,倒塌房屋9200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88.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8.2亿元。因此,探讨人类活动对珠江流域降水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比和超出概率的最佳估计值及90%置信区间。(a)月平均降水,(b)5日累计最大降水

CMIP6模式实验结果中自然强迫(NAT)、气溶胶(AER)及温室气体(GHG)对降水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增加了极端降水事件在(Rx5day,5日累计最大降水)日尺度上发生的概率,但在(MMPA,月平均降水)月尺度上作用完全相反。具体而言,温室气体导致降水概率增加了150%(日尺度)和61%(月尺度);而气溶胶则抑制了极端降水的发生,且在月尺度上更显著。月尺度上气溶胶对降水的抑制效应比温室气体的增加效应更为显著,但在日尺度上这种关系发生了逆转。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2022年珠江流域的极端降雨事件,还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人类活动下降水模式变化背后的机制。

该项工作得到了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资金以及广东省气候中心持续多年的项目资助。

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其基础是大气模式比较计划(AMIP),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耦合模拟工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于1995年发起和组织,其最初目的是对当时数量有限的全球耦合气候模式的性能进行比较。随后CMIP逐渐发展成为以“推动模式发展和增进对地球气候系统的科学理解”为目标的庞大计划。为了实现其宏伟目标,CMIP在设计气候模式试验标准、制定共享数据格式、制定向全球科学界共享气候模拟数据的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迄今为止,WGCM先后组织了6次模式比较计划(CMIP1-6)。

(一审:于涛 二审:邓皓迪 三审:李殷)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