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身边的共产党人】陈云良的“法治梦”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作者:

现任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获“2014年度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称号

从世界维度看,中国梦是强国之梦,和平之梦;从国家或民族维度看,中国梦是民族之梦,人民之梦;对陈云良个体而言,中国梦是公平正义之梦,是他的法治梦。不论是作为法学院院长、一名教师,还是一名普通的学者,实现中国的法治,为党和国家的法治做出贡献一直是他的愿望。

“中南大学法学院要进入全国法学专业的第一方阵!”

2007年,陈云良作为高层次人才来中南大学任教,“院小人散”是当时法学院的真实写照:每年招生人数只有数十人。刚入职没多久抱着一腔热血的陈云良,兢兢业业,十分配合学院各项改革工作。“每位法学院的老师多为学院贡献些心力,相信学院就会越来越好。”

2010年学院推出“科研考核制度”,要求每位老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正式的论文,副教授和教授则需要发表更高水平的论文。每两年考核一次,如不过关,则扣除相应比例的津贴。但在2012年年底首次考核时,全院仍有几名教师按规定被扣除了相应的津贴。消息一出,一片哗然。而时任副院长的陈云良此时正面临“由副转正”的民意调查关键期,为了不影响测评结果,他可以选择暂不执行考核机制或者象征性扣除一点津贴。“但既然是制度,就要有效地执行。”陈云良咬咬牙,还是将制度有效地执行到底,给学院的学术科研带来了新的活力。

每年到国家项目申报时,陈云良还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动员学院老师积极申报。从确定选题开始,他时刻关心每一份项目书的进度,从组织专家论证到课题项目筛选,再到确定标书结构大纲,陈云良尽心尽力,不少老师的课题项目就是在这一轮轮的共同商讨与反复修改中确定的。

2013年,3D打印逐渐显山露水,陈云良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领域的现实意义,在选题会上他第一时间告知院里老师用3D打印作为选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未能成型。2014年,陈云良再次鼓励院里老师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3D打印的专门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有人申报并取得立项!

经过前人的铺垫和师生不懈努力,学院不断蒸蒸日上。根据武汉大学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南大学法学院进入全国20强,成为全国20家五星级法学专业之一。学院所申请到的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排在全国前五位,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院内高水平论文数量进入全国20强,拿到的重大项目超过湖大师大总和。

“希望有更多法学学子成为推动法治进步的一份力量”

“法学院其实是传播法治精神的平台,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可能成为推动法治进步的一份力量。”陈云良觉得,每一个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无论将来是否从事法律工作,只要心中坚持法治精神,在工作中贯彻法治精神,那便是建设法治社会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陈云良喜欢给学生们上课,他希望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在学生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2012级本科生王远征说:“陈教授上课总是能通过案例教学,引导我们思考当今的法治现状。”他的上课风格也和他本人一般,处处透露着对中国法治的不懈追求和忱忱热爱。2014级研究生侯秀慧提到,有次课堂上,当讲到法学学者蔡定剑的英年早逝时,她甚至看到老师的眼角都有些湿润。课堂之外他也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方式推广着法治,“我们都是陈院长的微信好友,通过关注他的微信朋友圈,经常能看到他分享的专业研究成果。前天晚上10点多,他推荐的书单还获得了数不清的点赞。”

“陈老师是我的法学启蒙者,我在大二的时候曾经上过一节他的课,正是那节课让我一下子对法学产生了兴趣,所以在读研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作为我的导师。”研究生梁杰回忆,如今她已毕业工作,每每提起陈老师,言语中仍旧充满着感激。

除了论文指导,陈云良还会带着学生一起研究课题。一有时间,陈云良还会把早已毕业的学生叫来聚聚,聊聊近况,“法律不仅在书本上,更在真实的生活中。也许我的学生最后没有从事法律工作,但相信法学的思维会相伴他们一生。”

他还希望学生有大格局,“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关注全国,更能放眼世界。就好比我们对‘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法治问题进行研究,涉及的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而是沿途各个国家。”

法治中国是此生不变的追求

熟悉陈云良的人喜欢叫他“陈法治”,因为大家都知道,对这位多年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法治”是他终身的追求。

陈云良说,他会为“法治”的每一个进步所感动。2003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2004年1月,陈云良饱含深情地写下《法治中国,可以期待》。“当时内心确实非常激动,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是一部良法的出台,还是一部恶法的废止,毫无疑问,都是法治的胜利。”

目睹当今社会,医患纠纷层出不穷,陈云良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医疗服务立法的解决思路。陈云良发表的《基本医疗服务法制化研究》一文中写道:“通过出台《基本医疗服务法》,能够有效缓解医患纠纷和公民健康权保障缺位问题,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目标。”陈云良认为,一部法律或许需要反复修改完善,但走法治化道路才是解决根本矛盾的有效途径。

2014年7月,中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首届“法治中国·湘江论坛”上,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研究”课题组核心人员,陈云良组织撰写的《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若干建议》,作为论坛主题报告。

这篇两万多字的报告,几经修改,被提交中央办公厅和中央政法委,并被国务院发改委《改革内参》专期全文刊发。这让陈云良感到,自己的法治理想与党中央的法治建设思想形成了强烈共振。

陈云良对自己的学术要求极其认真,而且对于方向性的把握极其敏锐,他所提出的“模糊法学”和“转轨经济法”均在法学界有着一席之地:“模糊法学”主要解决的是目前中国律法中界限模糊的地带应该如何界定的问题,“转轨经济法”则把目光聚焦于中西方经济法学的区别。

“我只希望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法治中国的建设中来。到那时候,我相信法治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不仅是我的愿望,也是作为一个从事法律专业教育学者的社会责任。”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