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袁勇翔:汗浇成长路,花开青教坛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0日 作者:段赛丽 胡柳洋

在刚刚过去的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青年教师袁勇翔获医学组一等奖,这是青教赛举办以来中南大学首次入围国赛并夺得最高奖项,实现了中南大学在该赛项中零奖项的突破。

教学,缘起于竞赛

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这次获奖对于袁勇翔而言并非偶然。在他早期学习生涯中,他曾参加过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取得了湖南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在第十四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总决赛一等奖。比赛为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为他带来在英语培训机构兼职上课的机会。这也是他教学种子的萌芽。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袁勇翔还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和辩论比赛,并获得冠军。丰富精彩的比赛经历为他积累了比赛经验,演讲能力的锻炼,让他能够更好地分析听众,面对听众的时候不怯场,态度更加自然。“能够拿到青教赛一等奖,与这些比赛的经历与经验是分不开的。”袁勇翔说。

201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举办首届湘雅杯健康科普讲解大赛,袁勇翔以轻松幽默的语调科普了洗牙的相关知识,在决赛中赢得一等奖。2018年,他参加全国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并获得了二等奖。2019年,他又参加了中国医师节全英文授课竞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这种“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形式,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给学生们传授知识。

“参加这些比赛,首先是兴趣使然,当发现自己的兴趣可以让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个平台上绽放光彩时,我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参加全国青教赛,他需要付出的是全脱产5到6个月时间,这对于他的临床和科研都会有损失。但是他愿意投身进来,支撑他的除了政策上给予的一些奖励外,更多的还是他对教学的荣誉感和对教学付出的一种初心。

成长,从医生到老师

作为一名医师,他的职称还不足以能承担大班制度的授课,他的教学实践仅仅是以实习带班形式的小班教学,还是没有书本和ppt展示的讲述性教学。

教学实践的缺乏与教学形式的不同,是他此次参加青教赛的最大挑战。对于从来都没有经历过传统班级授课的他而言,从最基础的ppt课件制作都很艰难。“想不到知识点,想不到怎么讲。”对于袁勇翔而言,一切都需要重新认识,重新学习。他焦虑,甚至因为写不出文稿而失眠,整夜思考着如何书写演讲文案,同时又担心自己现场发挥不佳。获奖背后,袁勇翔付出的是在5到6个月不断写、不断改,不断地打磨讲稿的时光。

与此同时,针对这次赛事,校院两级给予了高度重视。学校工会、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及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为袁勇翔提供了强大的备赛后援团。

备赛期间,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湘雅医院教务部邀请来自各学科、经验丰富的校内外专家组成专业辅导团,对袁勇翔进行了全方位、个性化的辅导培训。同时,其所在的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教学团队给予了袁勇翔专业把关,指导他讲课如何在课堂输出“干货”的同时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原来是可以设计的

在这样的培训中,袁勇翔发现教学原来是可以设计的。以前他认为,讲课是按照课本给同学们讲述知识,现在他明白了:可以按照教师自己的思维方式,将课本的内容重新排列顺序,打造一门最舒服的课程。“书本知识是死的,但人的思维方式是活的。”他结合了在不同科室收集的有趣的病历资料以及自己的临床工作,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去展示医学原理和病发的过程,写出了有着自己特色的教学文案。

“一个孕妇从智齿发炎发展为胸腔感染,这是为什么呢?”将病例引入到了教学方案中,通过提问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去了解这个病的原理、症状和处理方法等。同时,用有趣的小故事,或是影视片段让医学课堂变得轻松愉悦。“这比起文字更具有吸引力,也更能加深同学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袁勇翔介绍。

经过五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连续备战,袁勇翔团队完成了参赛课程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和与之相对应20个教学节段的PPT,并进行“磨课-修改-磨课”的高强度反复训练。

决赛中,袁勇翔抽取了“颌面部神经疾患-三叉神经痛”教学节段,以“天下第一痛”作为课堂导入,回顾三叉神经的组织解剖结构,重点阐述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培育元素。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形象生动的教学展示,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以及他展示出来的人文精神,最终赢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赞誉,获得了国赛医学组一等奖。

参加青教赛的过程中,袁勇翔在不断打磨课程的同时,也不断对教师与医生双重身份进行反思,他认为医学类教师在教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去引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共情,以病人为中心。未来,他也将带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继续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在教学中更加精进,不断前行。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