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访我校“教案十佳”第一名冯芬玲老师

来源: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3年11月27日 作者:张青 鹿建梅 王男

冯芬玲老师,女,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在读博士生,1994年7月毕业于原长沙铁道学院铁道运输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研究生、本科生等多个层次的教学任务,积极参加教改、科研工作,曾获“中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中南大学“三一杯”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指导教师等等。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近20项,并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近两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科研、教改论文计10篇。

当我们得知要采访学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案十佳”第一名的冯芬玲老师时,心里满是兴奋。带着几分期待与紧张,我们走进了冯芬玲老师的家。冯老师可亲的笑容让我们所有的局促和不安随之消失,于是,在一片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我们的访谈开始了。

记者:冯老师,对您获得中南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案十佳”第一名的好成绩表示祝贺。那么,您现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冯老师:首先,我要感谢所有的专家评委和有关工作人员,是他们辛勤的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更要感谢那些曾经培育我的老师,以及我所在单位的领导、老师、同事、朋友,谢谢他们的支持与鼓励!

记者:据我了解,今年仅参加这个奖项评选的,在我校中就有相当多的人,您能在这么多的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这不仅说明您的实力,从另一方面,也是您的教案有优于他人的地方。就您来说,您觉得您的教案在哪个方面具有这种优势呢?

冯老师:能获第一名,赛前自己确实没想到,因为选手来自不同的专业,各有千秋。不过今年的比赛,新增了“介绍教案”的内容,更有助于评委评价。让我说自己的优势,因为别的选手的教案我没看过,不好说。我自己感觉,可能我“介绍教案”比较精彩,又是第1个,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教案较有特色,补充的新资料多,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吧。

记者:在教案形成的过程中,您遇到过困难吗?

冯老师:困难是有的,不过我都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难当作一种经历,在摸索中成熟。

记者:听说您所教的是专业课,对于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来说,大三才接触专业课,学生需要怎样的转变才能适应专业课的学习呢?

冯老师:一定要转变思维方式,要认识到专业课的实践性,它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实践,代表的是一种直接经验、知识、技能,它不同于基础课程代表的成熟的直接知识。因此,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就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计10周的时间,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此外,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不同观点的介绍、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因此,同学们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所以,一定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并与现场实践结合起来。

记者:有些同学认为专业课难学难懂,没有实物参照,太抽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将这种差距缩短?

冯老师:缩短差距,需要老师、学生双方面共同努力。对老师而言,尽量多补充素材,多联系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而言,不能只看眼前,要意识到某一门专业课的课本知识你将来不一定用的到,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潜移默化中对自己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掌握到的学习方法却是将来工作中受益无穷的。因此,要配合老师,多与老师交流,自己主动培养兴趣;另外,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多到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以此来弥补实际学习中的不足。

记者: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您如何看待这种压力的?

冯老师:要变压力为动力,在校期间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大学教育具有中间过渡性特征,要使同学们完成从学校环境到社会环境的转变,因此,大学生除了完成学业之外,尽量多些实践,以缩短工作之后的适应期。

记者:您认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就业以后的发展如何?

冯老师:应该说当前铁路行业正在进行的改革对你们而言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会。改革,需要创新,需要补充新鲜血液,而这正是你们的优势。因此,应该说前途充满了挑战,更充满了机遇。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