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吴晓林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01日 作者:王毕

学生党员中的杰出代表

——吴晓林事迹系列报告

在今年“七一”前夕的表彰会上提出我校十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中,唯一有一名学生党员,他便是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吴晓林。吴晓林作为一名学生,始终坚持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第一要务,从以高分考入大学到以优异成绩报送读研,事实证明,他始终是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而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他用心耕耘的范围自然更广,收获的也便自然更多。

关注民生 同情弱小

吴晓林是一名入党多年的学生党员。他说,当初他是凭着对党的坚定信念入党的,他坚信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入党后,他便一直在践行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努力争当“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结合吴晓林近年来的作为与表现,笔者认为,他的“共产主义觉悟”主要表现在对于民生的关注,对于弱小的同情以及社会高度的责任意识。

连续四年资助30余名贫困学生

在入学的第一个班会上,当发现自己所在的班级三分之一的同学要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时,同样来自农村的吴晓林毫不犹豫地决定利用自己的勤工助学收入设立一个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名字就叫“阳光助学基金”。因为在他看来,“贫困的地区更需要爱的阳光照耀,而且阳光很平等,对每个人都毫不吝啬”。为了实践自己的承诺,四年来,他卖过夜宵,卖过信封邮票,卖过浴巾,发过报纸,做过兼职记者,甚至捡过垃圾和废品,就是利用这些收入,四年中他捐助了30多名大中小学生和孤儿,总金额达到16000余元,并带动其他同学捐款数千元。

四年里,一个标准高、要求严格的捐助公式伴随了他的整个大学生活:阳光基金=稿费×50% + 奖学金×40% + 勤工助学收入×30% + 其他。尽管有时学业很重,但任学生工作占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但是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他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2004年的一天,当劳累过度的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前往邮局汇款时,一辆疾驶的汽车与他擦身而过,司机破口大骂,而他打了个冷颤后只能报之以微笑。

从一开始,他就给自己准备了一个“阳光基金记录本”,密密麻麻的收支记录和一张张汇款回执单记录着他坚持用自己劳动所得帮助贫困学生的路程。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采访的现场,他曾经告诉记者,每一笔捐款都凝聚了他与他的同学的汗水;他说他捐助金额小到7角5分,大到2000元,都是为了给那些急需资助的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年来,勤工助学的同时,他还兼任了校报学生记者协会理事长、校学生科协执行主席、学院通讯社社长和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校研究生会主席助理等职位,巨大的劳动量使他经常不得不熬夜工作,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但他依然坚守在“阳光基金”的岗位上,一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慈善事业”。

在受资助对象最为集中的绥宁县,县委副书记李小坚这样表扬吴晓林:“大学生以自己的劳动所得资助贫困学生非常难得,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贵品质”。

连续四年深入农村调研实践

自入学以来,吴晓林就结合个人兴趣,承担社会责任,连续四年深入农村进行主题调研,内容涉及“龙头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以及“农村五保老人的保障现状”、“中国村官素质”等课题。在吴晓林心里有一句座右铭:“学社会科学的应该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解决社会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社会问题,加速社会问题的解决。”

2003年暑假,吴晓林回家乡到国家级龙头企业山东龙大企业集团进行社会实践,并撰写调查报告《农字号龙头乡镇企业:农产品和农民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桥头堡》,积极探索农字号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并寻求发展农字号企业的相关对策,获得学院1000元经费立项,该课题最终获得了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

2004年暑假,吴晓林到山东莱阳、莱西20余个农村调查农村养老情况,并撰写了《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积极探索、寻求一种“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辅助”的养老方式,该课题获得学校第四届“升华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

2005年7月15日到8月5日,吴晓林与牛磊、李喆、何杰、徐问、戴正宜等学生党员成立了“构建和谐农村宣传服务团”,重点调研农村五保户养老现状。对此,校团委拨给了5000元经费予以支持,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专门派出彭忠益教授、左高山副教授、刘学平副教授全程指导调研。

在为期20天的调研过程中,吴晓林带领团队顶烈日、冒酷暑,破除“双抢时间找人难”、“语言不通沟通难”、“道路崎岖行路难”、“高温酷暑调研难”等诸多困难,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体验农村生活。在20天的调研活动中,6名团队成员深入湘潭县、株洲县、天元区、望城县等4县区,10余个乡镇,200个村组,8个敬老院,与1000余户农民深入交流,取得了473户农村五保户和困难群体的相关资料。吴晓林主要执笔完成了15000余字的《“长株潭”地区农村“五保”户养老现状的基本问题和初步建议》调查报告,他还撰写了15000余字的《实践调查日记》,团队成员拍摄了时长约两个小时的相关调研实况DV。在调研过程中,吴晓林等人发现:农村五保老人吃的饭菜最差、穿的衣服最烂、住的房子最破,无疑是我国当前最困难的群体之一。11月末,他和牛磊同学又开通了以五保养老为主题的“农村社会”网站,将对困难群体的关注延伸到了网络空间。

胡锦涛总书记看了吴晓林团队的调查报告后,当即找来国家民政部李学举部长商量,指示:“这真是要好好研究。”2006年1月6日,李学举同志给吴晓林等同学寄来亲笔信件。信中写道:“你们的作为难能可贵,集中体现了你们认真读书,学习时胸怀祖国、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作为国家民政部长,对于同学们的这一举动,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品学兼优 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学生,就读期间,吴晓林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高中毕业以高分考入我校后,大学四年,他的学年论文年年获优,各科成绩均不低于85分,不少学科都在90分以上,加权总成绩总是排在年级前列,曾先后获得一等奖学金及西南铝专业奖学金多次。2005年,他以87.5分的加权平均成绩与综合测评成绩均名列年级第一的优势被保送至行政管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读研一年多来,平均成绩达到90.7分。

学业成绩始终优秀,吴晓林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有了立足之本。而作为一名优秀大学生,吴晓林其他方面也都做得很不错。

他连续4年资助30名贫困学生,连续4年深入农村讲研实践,其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情弱小的高尚情怀实属难能可贵(详情见上文)。

吴晓林善于团结身边同学一道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无论开展社会调查、启动阳光助学工程,他的身边总是聚集着一帮子人。同学们其所以乐意与他“结伴同行”,除了志趣相投外,还感动于他人格魅力。吴晓林善待他人,对于他所发起的活动,从不差强人意。譬如捐资助学,他总是力劝所有参与者;必须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必须首先保证自己能吃饱肚子。同专业好友牛磊是一个贫困学生,多次提出要向更贫困的学生捐款,却每一次都遭到了吴晓林的拒绝,直到牛磊也被保送读研。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吴晓林还善于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他能广泛地汲取知识,除了常规的学习以外,吴晓林还较多地阅读专业书籍,关注行政管理改革动向,先后阅读了《突破官僚制》《正义论》《政府未来的管理模式》《贫困与饥荒》《贫困与公共行为》《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等前沿学术专著。他还能积极参加学校与社会举办的各项技能竞赛活动。参加各类征文竞赛活动,获得2个二等奖、4个一等奖;参加“升华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特等奖1项。此外,还获得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1项。吴晓林还先后在CSSCI期刊、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湘潭日报》、《湘潭广播电视报》、红网、中国教育在线等校内外媒体发表时评、通讯、散文各类文章800余篇。

2006年3月17日,吴晓林作为省内高校惟一受邀大学生代表参加了“乡土湖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知青论坛,并作《青春献祖国,服务新农村》的主题言,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先后参加了海峡两岸研究生创业论坛,所作的主题报告《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专家好评;参加了由劳动社会保障部等26家中央部门主办的社会保障论坛,其论文《强化政府责任:降低和消除五保老人脆弱性的根本路径》从780篇入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奖。

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吴晓林先后被评为中南大学“十佳大学生”、中南大学“十佳青年”、中南大学“优秀学生标兵”、湖南省“三好学生标兵”。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