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校级教学名师肖献忠教授:踏踏实实做学问 认认真真做老师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0日 作者:汪瑾

他来自湖南农村,经历过“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后考入湖南医科大学,胸怀为祖国医学事业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留美3年后接手当时科研设备和经费短缺、师资力量青黄不接的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然而凭着他的顽强拼搏和不懈追求,如今的湘雅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已经成为人才荟萃、教学科研蓬勃发展,在同行中很有影响的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重点学科科室。可是面对这些,他却只是淡然地说:“很多教师勤恳踏实地奋斗在教育战线,我只做了点平凡的事,很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他,就是同事和学生眼中谦虚的实干家——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病理生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肖献忠教授。

教书就是要育人,只传授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融汇于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对人生对社会的正面思考,肖教授时常这样提醒自己。他说,将自己的治学体验,有时甚至是一些哲学思考带入课堂十分重要。因为大学不仅仅是传输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和培育英才的地方。上课时要将自己对科学、对人生的正确理念贯穿于知识的讲授,这时教师的课才有感染力,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看到科学的远景,获得拼搏进取的信心,从而得到整体的提高。“我的目标其实就是踏踏实实做一名好老师,”肖献忠教授说,“拥有老师这个职位也许不难,但要是做一名好老师,真的不容易。高等学校的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这个角色分量很重。不仅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对科技发展趋势有正确的宏观把握,做到既深又广,而且需要不断在人文素养方面完善自己。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肖教授以此鞭策自己,身体力行,他的教学因此常常博得学生的满堂喝彩。有不少学生都听过肖献忠教授的课,他们告诉笔者,每次上课看到肖老师时都会感到发自心的亲切感,他言语中的睿智和温和的性情让听他的课成为一种享受。在大三学生接触病理生理学的第一堂课上,肖老师微笑着上台却并未多说,首先放映了几张严重病例图片,引来台下一阵唏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昏迷伴全身淤斑,肾病患者肩胛骨、肱骨多处骨折,肝脏病变病人时而癫狂时而昏迷……对于图片所给症状,很多同学们都表示早就学过,这时肖教授问道:“可是为什么肾脏有病的人却会骨折?肝病又和癫狂有什么关系?”台下无人做声,肖老师也没有急于揭晓答案。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前同学们接触到的多是局部临床症状,至于一处病变为何会导致身体多处不适等问题,学习过程中却少有人问及。这时肖老师便用他一惯的手法,娴熟巧妙地引出了重要的临床医学桥梁课——病理生理学。在讲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压力都可能导致亚健康状态时,肖教授意味深长地说:“近年来就业压力比较大,有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可能有经济负担,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不要只盯着眼前这点小小的困难,让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学习干劲。现在先把书读好,目光放远,想想十年之后,现在你所困扰的一定都不是问题。因为困难永远是暂时的 ,前途永远都是光明的!”

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在肖献忠教授心中从来都是重中之重,他努力地做好每个环节,力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科学素养,肖教授特别开设了题为“21世界生命科学展望与医学生成才”和“探索科学奥秘,规划科学人生”两场专题讲座。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当时甚至一些研究生和医院医生也纷纷赶来,大家都被肖教授的德才兼备深深折服。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我校病理生理学系在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方面狠下功夫,主编了全国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编写了堪称业界最规范详细的教案和讲稿,制作了全套精美的电子课件,建设了内容丰富的题库与题解、学习辅导材料库,还摄制了病理生理学全程教学录像,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深化学习资料。现在教学资源已全部上网,不仅可供本校师生学习参考,还为全国各医学院校师生们所分享和借鉴。谈起全国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的编写,肖老师说这里还有一段背景:2000年全国医学院与综合性大学合并以前,人民卫生出版社一直是医学教材的主编单位,它的影响面大,覆盖面广。组建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以后,很多院校开始筹划编写更符合学习需要的新教材。可是却发现人卫版教材在全国很多地区已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这时一本新教材要想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十分不易。2003年,教育部直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规划出版精品化适应多样化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教材,我校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经过竞选成为主编单位。肖教授带领下的一行编写人员,以注重创新作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一方面强调了三基的掌握,重点介绍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知识,而且及时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增加了近年来被公认的成熟的新知识、新技术,把握着21世纪的学科新动态,针对医学学科形态学方法学上内容较多的重要特点,编写组作了很多努力,使得整本教材不仅做到了图文并茂,配带的多媒体光盘中还有大量彩图、病案分析、进展讲座和习题;另一方面又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为所教所学着想,形式活泼,文字简单易懂,从内容到形式都渗透着创新意识。很快,这本教材便在全国同行中获得好评,并被很多医学院校采用。现在,这本肖教授主编的《病理生理学》已成为同期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中所获评价最好的教材之一。

近年来,肖献忠教授组织教师们定期开展教材与教学研讨,并主办了全国病理生理学教材研讨与师资培训,促进了本校和国内病理生理学的师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改革中,肖教授倡导“学教并重”的创新教学模式。他说,留学3年的经历让他的思维模式有了全新的转变。“看到我们与人家那么大差距,我深深地感到,国家的振兴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肖教授望着窗外,思绪回到了几年前:“以前自己的视野面窄,起点很低,出了国才发现科研水平的差距。同时也注意到,这种差距的形成很大一部分缘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在西方国家,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时对课本的依赖性很小,学生通过很多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而在我国,教学的中心很多时候变成了老师,学生老师都很大程度地依赖教材,讲课也是填鸭似的,这种讲课方式虽然对于教学资源较少的地区来说,教师的效率较高,但实际上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扼杀, 它腐蚀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将是学生今后能否学有所成、做出贡献的关键。”于是归国后,肖教授下决心猛抓教学,一定要改变现状,不仅承担起恢复病生教研室活力的重任,还将教学改革作为了工作的重点之一。“怎样让教师与学生都成为教学的中心?”这是肖教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这种教师学生双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成功实现:首先是CPBL(Case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模式的良好运用,即以病例和问题为先导,为学生引路,经过同学们自主独立的思考解决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比如病生理论学习过程中,教研室为同学们安排了大型病例讨论课,一个班30人分为5个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大病例,同学们从最开始的选题,查资料开始全部自主学习,最后以辩论的方式开展学习讨论。整个过程中学生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只负责点评。肖教授提到,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其实也是很好的锻炼,因为讨论时碰到的临床问题通常很新,涉猎面也广,对于教师自身也是很大的挑战和促进。第二项改革措施就是探索性实验的开设。我们都知道,本科生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实验大多都是验证性的,就是对前人实验结果的一个求证。然而此时,肖教授主张将科学思维引入本科教学,将前沿的科学题目带进本科生的实验室,让同学们从查文献,到构思,从设计实验到动手操作全部自主完成,真正培养了学生创新、独立的意识。并且开设了第二课堂,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长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这又实现了那句肖教授总挂在嘴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下面这项举措对于从小到大一直处于遵从地位的学生可真是件新鲜事,终于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肖教授提倡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那就是病生教研室的教学改革活动竟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老师们不仅欢迎同学们多给教学方面提意见,还动员大家写调查报告,同学们积极性也很高,撰写了10余篇教学科研论文并且开展了论文报告会,这项活动让教师和学生都从中获益匪浅,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由于扎实的教学基本建设和持之以恒的教学改革,肖教授所领导的团队于2005年荣获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肖教授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中南大学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研究生导师和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获中南大学教学名师奖。

肖献忠教授告诉我们,要做好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师,必须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谈到在他带领下的病理生理学科研团队,肖教授眼中充满了兴奋。从“十五”以来全室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多项,肖教授本人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目前每年在国外高水平的SCI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10篇。这支科研队伍何以如此飞快地进步?肖教授坦言:“我们每周一次气氛活跃的学术研讨是取得现在成绩的根本原因之一。多年来我们的学术研讨从未间断,偶尔一次延误了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补上。这个研讨会,教研室的所有学生教师都会参加,每次大家发言都很踊跃,气氛十分活泼,我们就是这样培养出了很强的凝聚力。每一周的研讨,绝不是“形式主义”,每次我们都深入交流最新国际科研动态,有什么新发现新进展,怎样促进自己的研究,大家畅所欲言。”肖教授高兴地说:“在今天这个学术气氛比较浮躁的时期,我们的队伍能够长期坚持进行高效严谨的学术讨论,让我感到很欣慰和骄傲。这对调整科研方向, 把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的思维技术运用到科研工作中有很大推动作用。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已经成为我们教研室的一个标志,经常吸引着外单位的科研工作者来我们这里学习交流,还有很多医院的临床医生主动加入,从临床方面给整个队伍带来一些新的思维碰撞,擦出创新的火花。”肖教授深知高水平的讨论学习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每周的学术研讨他都亲自参加,他认为除了可以起到启发大家发表意见并对论述进行归纳点评的作用以外,这也是自身加强专业学习不可多得的大好机会。

上述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还推动了全国规划教材的编写,以及科研成果向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资源的转化。因为科研中的发现可以随时补充到理论教学内容中,比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芯片,败血症休克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等都作为最新科学前沿知识丰富了教学。并且教研组还将一些稳定可靠的科研试验模型装变为教学实验或上文提及的探索性试验,让同学们早接触,早锻炼,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科研过程中还涉及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要教好研究生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做好科学研究,这本身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式。肖教授对研究生的培养也有着自己的心得,要求严格是治学科研的必要元素,有些研究生在进系室的第一次谈话后就坦言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因为这个研究队伍中,每个人实干能力都很强,都有着硕士、博士学位,却只有二三十岁的平均年龄。肖教授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从进来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不懈的努力,必须有在国际知名的杂志上发表高水平文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毕业时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然而也正是这种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浓郁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成了该教研室吸引人才的最大魅力。注重培养其教学能力可以说是肖教授培养研究生的一大特色,他要求研究生每一次的文献报告、课题进展报告等都要按教学的要求去组织、去讲授,从而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教学水平。“一次讲座,台下的人没听懂,一定是教师的问题,不是学生。因为再深奥的问题也一定能够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清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可以简单明了的讲出来,你讲的内容难道比相对论还难?”笑声中,肖教授道出了教学深入浅出的重要性。肖教授还强调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他说:“我主张研究生一进来就开始带教,自己写预作,写实习教案,这样才能尽快地走上讲台,有力地补充师资力量。”

“不过,我们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曾经也出现过一些矛盾,”肖教授这样告诉我们:“因为发表论文、出科研成果可能与职称晋升等等现实问题挂钩,一段时期以内,有些教师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各种理由挤教学的时间,挤教学的资源。可是我说,我们不是单独的研究所,你既然是教师,教学就是你的天职,任何情况下,必须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科研只能促进教学,绝不能削弱教学。”随后,肖教授制定了一整套鼓励教学的政策,每年系室评出优秀教师并制定了奖励条例,还专门为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配备强有力的科研助手,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肖教授既是系主任和学术带头人,又是基础医学院主管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副院长,工作十分繁忙。当问及如何处理三者关系时,肖教授回答:“学院管理与系室管理、教学科研工作是面与点的关系。学院管理的面较宽,我在这里可以学到宏观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其中好的经验运用于系室的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这是由面到点的问题;系室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是我的“试验田”,在这里积累的好的经验可帮助我推动全院的工作。就像我们教研室每周高质量的学术研讨,我就准备利用这个优势在全院推广开来,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成功经验。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常数,我只能争分夺秒,丝毫不敢浪费。”

肖献忠教授的勤奋在同行中是出了名的。他每周工作7天,从无寒暑假,繁忙的工作还时常让他的饮食时间无法保证,什么时候暂时忙完什么时候回家吃饭,吃完饭后又立即赶回办公室继续工作,因此每晚午夜12点后他的窗口总是亮着灯光。这不免让他的学生和同事为他的健康状况担忧,肖教授笑着说他会注意。只是他感到,作为副院长,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全院的发展;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稍有马虎就对不起学生;作为研究生导师,稍有懈怠就会延缓研究生工作的进度;作为学术带头人,少许停顿将阻碍整个系室的前进。就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肖教授不知疲倦,以苦为乐。谈到家庭,肖教授说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愧疚,由于他和爱人的工作都很繁忙,对于父母、孩子他们能尽到的责任太少,照顾很是不够,可是自己的确分身乏术,不知这是不是应了那句古话:忠孝难能两全。

病理生理学系有着良好的教学传统,肖教授对前辈的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的优良风范如数家珍:年愈六旬的潘教授一次上课时不小心摔了一跤,随后却仍坚持在讲台上讲课,但课下到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股骨骨折!原来潘老师是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坚持讲了一节课,却丝毫不让学生察觉;罗教授不幸罹患鼻咽癌,接受放疗后唾液腺被严重损伤,无法正常分泌唾液。常人在台上讲完一节课尚且口干舌燥,可是敬业的罗老师坚持喝一口水讲一句话,从来没有落过一堂课!“当年,前辈们在十分困难的创业时期,甚至“文革”中的混乱时期也从未失去过信念和理想,一直坚持着教学科研工作,我跟他们比起来确实有着很大差距。”肖教授如是说,“我只是千万个教师中的一员,在人才培养中所作的只是接力赛中的一棒,希望能尽我所能跑好自己这一棒。”这也成了肖献忠教授人生的座右铭,无数个日夜,他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实现着他的理想——作一名有高尚情操和深厚学术根底的踏踏实实的人民教师。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