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女硕士与她的“生命种子”

——中南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刘子建造血干细胞捐献记

来源:电视台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4日 作者:李松

离2010年元旦只有两天,刘子建镇定地走进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的采髓间。

按计划,这时候她该忙着置办嫁妆,布置新房,婚纱照已拍好,婚期定在2010年元月22日,未婚夫单位举办的集体婚礼。

然而,只能耽搁了。

今天,这位娟秀文静的建筑学女硕士,25岁的准新娘,要在这里完成一次神圣的生命赠与,用她体内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挽救重庆一位12岁白血病男孩。

刘子建还不适应成为焦点人物,面对镜头显然十分羞涩。

注射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刘子建忍着全身骨子里渗出的酸痛,细心的给那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男孩写下了深深的祝福:“亲爱的小弟弟:姐姐希望通过这一次捐献,能够帮助你摆脱病痛的折磨,你的未来还很长远,祝你早日康复,幸福平安。子建姐姐。2009年12月30日于捐献前。”

采髓间里很静,只有分离机在低鸣。刘子建两支胳膊都插上了针管,右臂出,左臂进。透明的管内,殷红的鲜血在汨汨奔流。刘子建有点困,强撑着,她在等未婚夫。未婚夫陈嘉因堵车,还在路上。

一切都缘于六年前那次不经意间的善举。

2003年12月25日,18岁的刘子建正就读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刚刚入了党,子建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为自己庆贺一下。正巧,校园里开来一辆义务献血车,子建想也没想,就跳了上去,加入了中华骨髓库110万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行列。

六年间,刘子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又跨专业考取了本校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石磊教授。研究生读了两年,未婚夫陈嘉——刘子建本科时的班辅导员助理,2004年从中南大学毕业,供职中铁四院,于是子建来到武汉,一边实习,一边准备论文答辩,顺便寻求就业单位。六年前的那次献血,子建早已淡忘了。

2009年10月的一天,湖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几经周折,找到了刘子建,告之:她与重庆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合。工作人员唐宝琴一直负责与子建联系:“六年前献血后,子建的联系方式变了,但她同时留下了山东泰安家中的联系电话,我们通过她母亲才找到子建。说到捐赠,她当时就表示同意。”

“几十万分之一?这么巧?买彩票怎没这运气!”接到子建的电话,陈嘉正在福建莆田的高速公路上,当时他差点没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半天缓过神来,他在电话里叮嘱子建:“第一,你自己要想清楚;第二,别急,咱再了解了解情况;第三,一定要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人们以前常说的骨髓移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已不再从供者骨上凿孔,直接提取,而是注射集落刺激因子(俗称动员剂),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再通过血细胞分离而获取。提取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受者血液中繁殖、分化、产生造血功能;其余部分回输供者。

在目前,这几乎是治愈白血病的唯一希望!

刘子建一家人在犹豫着。说是外周血采集比骨髓提取痛苦相对轻些,对供者很安全,也没后遗症,可谁说得准呢?任何后果,供者都是要用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去承担的。双方父母不无担心:“有偿无偿咱没想过,关键是子建还这么年轻,虽说研究生即将毕业,而工作尚无着落,婚期也临近,万一有个好歹……”;陈嘉腼腆地笑着:“我今年28岁,子建25岁,我们正准备封山育林,搞希望工程呢。”这种顾虑,这种担忧,无可指责,而那边,却是一条渴望救助的垂危生命。中华骨髓库在等待,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在等待,患者一家人更是在苦苦的等待。

“捐了吧。毕竟是救人性命。”刘子建轻轻一句话,算是拍了板。“一想到人家是一条生命,我怎么忍心说不。”这位泰山脚下出生,喝过湘江水的姑娘,既有着山东女性的柔肠,又有着湖湘女儿的品性。

陈嘉依了她,父母也不再吭声,刚出院的母亲,千里迢迢从泰安赶到武汉,照顾女儿。刘子建提出唯一要求:自己正在实习和求职,希望在武汉捐献。湖南、湖北两地红十字会沟通后,决定刘子建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进行,时间定在12月30日。

通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低分辨配型和高分辨配型方面,供者和受者的10个基因点位有6个相合即算配型成功。10月26日,刘子建的5ml血液样本经高分辨检验,10个基因点位与受者完全相合。工作人员连呼难得,刘子建淡淡一笑:这大概是缘分吧。

11月30日,刘子建接受健康体检,结果完全符合捐献条件。12月6日,刘子建抽空参加了湖北公务员考试,报考单位是武汉地震局,结果尚在等待。“没办法,工作太难找,其实我最想当一名老师,教建筑学。”

历时3小时40分,刘子建的5700多毫升鲜血经过细胞分离,又回输体内,163毫升“生命种子”采集完成,它将在数小时内飞越山山水水,给患者的重生送去希望之光。刘子建欣慰的笑了,依然笑得那样质朴、纯净而真诚。

刘子建和她捐献的“生命种子”。

在这前后,湖南、湖北两省红十字会的负责人赶来了;中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土建学院的领导赶来了;导师赶来了;未婚夫单位的同事们赶来了;武汉的媒体也闻讯赶来了;负责接收造、护送血干细胞的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医生更是早早赶来守候着……

中南大学建筑学08级研究生张莹带来一张精心制作的祝福卡,上面写着导师、师兄以及所有学弟学妹的心声:根植于平凡却塑造了伟大,你用鲜血浇灌了一个陌生人的生命之花,你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寒冬感受到阳光的柔软和芬芳……

张莹感由心发:“其实每个人离英雄只有一步之遥。”刘子建笑着纠正她:“我不是英雄,也不想当英雄,我只是做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

说罢,这位中国第14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自己下床、更衣、与大家道别,在母亲和未婚夫的陪护下,平静地走出医院。

在江城大街的人流中,这女孩看上去的确挺普通。

补记:捐献之后,刘子建的生活一切如常。她依旧每天素面朝天地奔波于武汉的街头,实习、准备研究生答辩、四处求职……

唯一的变化是她悄悄更换了自己的QQ心情:“我的任务完成了,小弟弟,加油哦!”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