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共产党人】赵靖平:开拓进取 勤奋不懈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1日 作者:建军

【个人简介】赵靖平,男,医学博士,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精神医学系副主任、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南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亚洲神经精神药理学院执委会委员(AsCINP)、国际双相障碍学会执委会委员(ISBD)、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学会会员(IRSS),《国际精神病学杂志》主编,《中华精神科杂志》副主编和10余家专业杂志的编委。

赵教授于2006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时,实现了我省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专科分会全国主任委员零的突破;在2009年他正式就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作为湖南省第一位中华医学会临床专科分会的现任“当家人”,作者一直想采访他,但因怕耽误他的宝贵时间,一直没有如愿。近来得知赵教授又获得了一项国家重大课题资助,正在着手搭建高水平精神医学研究平台,省内几家知名的平面媒体做了多方面报道,我也就“择日不如撞日”地鼓起了勇气约其一叙,居然如愿以偿,幸甚!

赵靖平教授于1978年考入湖南医学院(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1983年本科毕业后,不满足于现状,他决定继续深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湖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沈其杰教授学习精神医学。不巧的是,入学后不久,沈教授便到深圳工作。赵靖平一边接受老师的“遥控”指导,一边在另一位老师郑延平医师的指导下,阅读、翻译国外文献。这段经历让他对国外精神医学的进展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打下了深厚的英语功底,并极大地提高了其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在当时国内缺乏精神疾病临床评估工具的情况下,他协同郑延平医师等同事,开始翻译、修订一些国外的精神科临床量表,使之成为精神科研究与临床工作的标准化评估工具,这便是赵教授最初的科研工作。与此同时,赵教授还发现国外精神药物的发展很快,而国内仅有几种精神药物。虽然国内一些药厂此际也开始仿制国外的药物,但是如何对这些药物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国内开展研究不多,也没有现成的资料参考。赵教授与老一辈精神药理学家陈远光教授一起,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开展精神病药物临床试验和药物作用机理、代谢研究。有一次临近春节,赵教授接到一项新药试验任务,这种药物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疗效比较好,而不良反应少,但迟迟没能引进国内。为了尽快完成这项试验工作,使患者能够尽早使用上该药。赵教授放弃与家人春节团聚机会,组织并带领同几位同事吃住在实验室,完成了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工作,撰写了总结报告,以出色的成绩促使该药获得了国家批准而上市,从而早日为国内广大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结果,赵教授不负众望,为新型精神药物的引进、临床试验和应用推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因为如此,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精神药理学研究室被卫生部批准为第一批精神神经药物临床药理基地。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尽管这样的成就让赵靖平教授在当时的国内精神病学界一举头角峥嵘,但他依然“处变不惊”,目光深远,深知要想取得国际上认可的成果,必须要走出去!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赵教授赴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进修精神药理学和神经生化学。在一年半时间里,赵教授从未想过要去游览美国的名胜古迹,却经常加班加点泡在实验室里,他深知“出来一趟不容易,要尽快掌握先进的试验方法!”1994年,赵教授回国,担任了实验精神病学研究室主任,为了尽快地缩小国内实验精神医学与国外的差距,他着手改造精神药理实验室,申请购置了新的试验仪器,在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金的资助下,开始进行精神疾病的遗传及精神药物药理学研究,探讨精神疾病的生物学病因及个体化治疗。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工作,赵教授收获了多项科研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这也奠定了他作为国内著名临床精神药理学家的地位。正如一位来湘雅二医院进行视察的国家药监局专家组组长所言:“多年前,在我还没有开始学习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时,我就知道了赵靖平的名字”。不仅如此,他的研究还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尊重,获得美国加利福里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任,担任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生Doris Chang的中方导师。

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再之后的长达30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赵教授形成了敏锐的学术眼光,创新的科研思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防治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连续获多项国家、国际合作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其中高影响因子(IF>7)论文近10篇。论文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发表以来被SCI论文引用数百次。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方面提出了多个重要的创新性观点;建立了适宜于中国精神分裂症的综合康复治疗技术,提高了我国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水平。赵教授在坚持固有的研究方向的同时,不断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热点。从他近年的研究实例可略窥一斑。近20年来,抗精神病药所致不良反应问题一直是世界医学领域一个关注热点,抗精神病药物虽然可以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行为障碍,但是多数药物会引起许多代谢的不良反应,如体重增加、高血脂、高血糖等,诱发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科学家努力探索,却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面对上述情况,赵靖平教授带领吴仁容博士等一批中青年学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密切跟踪了解国外发展动态,受糖尿病与肥胖治疗的启发,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活方式干预与二甲双胍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的设想。从2004年开始,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生活方式干预与二甲双胍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的随机对照研究”。并于2008年1月在世界最顶级医学杂志之一《美国医学杂志(JAMA)》发表这一成果,由于该成果为精神疾病患者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立刻在国际医学领域引起强烈反响。路透社、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福布斯杂志、华盛顿邮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70多家世界著名媒体纷纷进行了重点报道。国内外同行也纷纷致电赵靖平教授,向他表示祝贺。这一成果很快被美国《内科学年鉴2008年版》收录,美国医学会也将其选为继续医学教育教材。同年,该论文还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成为当年精神医学界唯一入选的医学论文。此外,他瞄准国际前沿,与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密切合作,对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研究也开始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受到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的高度重视,有望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近2年来,则在卫生行业重大专项基金资助下(研究经费高达2724万元),开始了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与干预技术研究。

作为一名硕果累累的精神病学家和科学家,赵教授非常重视高素质人材的培养和扶持。为了培育科研队伍,赵教授在研究生培养上十分用心。无论事务多么繁忙,他总是坚持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研究进展,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他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和独立研究能力,为研究生制订大的方向,鼓励他们通过复习文献自己提出研究方案。这样的指导模式既给了学生们充分的创新空间,也确保了课题研究尽量少走弯路。他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对于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总是慷慨解囊,帮助解决学费。他培养了硕、博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后1名。所培养的学生中部分已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其中有6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人获中南大学“猎鹰计划”,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人获湖南省优秀博士生论文,2人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获中华精神科杂志优秀论文奖(2项一等奖)。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创造各种机会,让科室其他年轻教授进修学习、出国交流,或推荐他们成为国际、国内相关学会的会员。

在谈及自己30年来的科学研究时,赵教授如是说:自己首先是一名医生,一名精神科医生,自己的一切研究以及研究的动力都基于做一个好医生乃至医学家这一崇高的定位。纵观其研究脉络,的确如此;他将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是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矢志不渝、开拓进取,勤奋不懈,而又相得益彰。他德技双馨,爱岗敬业,默默地坚守着医生这一神圣的岗位。赵教授的门诊是周一和周二的上午,多年来一直未变。当上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专科分会主委后,他更忙了。但不管多忙,周一的早上,他总是会准时坐在诊室,为此他不得不推掉很多会议;即使在外面忙碌,哪怕再晚,他也要在上班前赶回医院。许多人劝他:找人代班或将门诊时间换到周三、周四这样的“黄金”时间,但他总是说:“病人都知道我的门诊时间,换了对他们不方便;而且周一周二病人最多,这样能够多看病人”。许多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门诊常常暴满,但是病人再多、再累,他都认真诊治每一位患者,为此而牺牲下班休息和吃饭的时间也是家常便饭。不仅如此,对于患者的来信,他都会亲自回复,实在没有时间,他也会列好提纲,交由临床经验相对丰富的研究生完成,并根据患者的特点,附上一些实用的心理康复资料;近来,他更是几次将自己主编的《精神分裂症心理社会康复手册》无偿送给患者。的确,“赵老师看门诊,自始自终都一丝不苟、态度是那么得和霭可亲,病人离去时也要把医嘱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谆谆叮嘱一番而不仅仅是一写了事”,一位新入学的、经常跟赵教授看门诊的研究生这样说;无独有偶,数年前攻读研究生而如今已经是主治医师的一位医生则说:“……赵教授那时作为病房主任,查看新病人从来都是细致耐心,遇到病人不说话或不合作,也从不轻言放弃,就算受到病人的侵犯时也是如此……他经常说精神病人比较特殊,要尽可能早地给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尽可能早地用药系统治疗,尽可能早地让病人早日出院……他的语言、语调和语速等方面好像有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似乎连开始有抵触的病人都最终愿意敞开心扉。”

对于所取得的成就和赞誉,赵靖平教授保持了谦虚和谨慎,他说自己在做好医生的同时,做了一些医学研究工作。谈及近期的发展目标,他目光炯炯地说:“一是在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与干预技术研究上有所突破;二是推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实现新研究方向的开拓;三是建成高水平的精神医学转化型研究平台,将新的、规范的诊疗技术尽快应用于临床并推广开来,服务于社会大众。”

这就是赵靖平教授,一个成就斐然而仍然不断开拓进取、勤奋不懈的医学家!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