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李健同志在中南大学首届党代会上的报告

来源:党办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27日 作者:--

继往开来 乘势而上

为把我校建设成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中南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 健

(2005年5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中南大学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本次大会是中南大学组建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也是在我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提出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动员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继往开来,乘势而上,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和主要经验

2000年4月,在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经教育部批准,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中南大学。五年来,在中组部、教育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与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综合实力大幅度上升,初步实现了从教学科研型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开始进入当今中国高校的第一方阵。

(一)学科建设成绩喜人

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构筑了由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组成的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国家重点学科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17个,居全国高校第14位。有16个一级学科入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前10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由5个增加到16个,居全国高校第13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8个增加到18个,居全国高校第9位。成立和发展了研究生院。博士点增加到128个,硕士点增加到207个,本科专业增加到75个。

巩固和发展了我校在有色金属、医学、土木与铁道交通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初步建立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有色金属资源与材料学科体系和基因—细胞—组织生命科学创新体系。在材料学、遗传学、粉末冶金、矿物加工、地矿工程等领域形成强势学科群,土木、铁道交通、机电、管理等优势学科在国内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并校优势,促进多学科交叉,孕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水平有较大提高,文科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

(二)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办学规模上了一个大台阶。到去年年底,我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7002人,其中本科生32630人,比并校前增加约7000人;研究生10455人,比并校前增加约8000人;留学生、高职生、成人脱产班学生3917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达到1∶3.12。

教学水平稳中有升。2000年以来,有2人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居全国高校第8位;10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居全国高校第7位;6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居全国高校第14位;12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被教育部专家组评估为优秀,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顺利通过中期检查,新增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为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7所高校之一。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五年来,共为国家输送本科生27546人,研究生4785人,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先后有97个团队588人次在省部级以上大学生科技、文化、体育竞赛活动中获奖。其中,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连续两届获得金奖,并获“挑战杯”竞赛团体优胜杯。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我校进入国家强军计划,成为第一所为军队培养指挥与技术合一现役军官研究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受到广州军区的好评。网络教育发展迅速。成人教育、高职教育水平有新的提高。

(三)科学研究成效显著

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奖项目数连续五年居全国高校前10位。 2004年获国家科技奖8项,居全国高校第1位。其中,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我国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共有6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居全国高校第3位。科技经费连续五年保持每年递增1亿元,2004年已突破6亿元。军工科技多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军工项目立项经费连续多年居非军口高校之首。基础研究得到加强,973计划首席项目增加到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在全国高校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24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14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五年来增加4倍。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继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后,又获准成立人类胚胎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均被评为优秀。首次获得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立项。新增省部级研究与发展基地11个。有2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落户我校,总投资3.3亿元。结合大学科技园建设,创办学科性公司55个,年产值突破10亿元。

(四)社会服务日益扩大

五年来,学校先后与国内10多个城市、2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被企业采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选矿脱硅—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大大提高了铝土矿资源的利用率,使我国铝土矿资源的保证年限从10年左右提高到40年。“列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及外形、结构设计方法”,为改善列车气动性能提供了依据,使空气阻力减少50%,为我国列车大规模提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的有关成果,被国家写入中小企业促进法。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荣获《当代》文学奖。

医疗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在卫生部和湖南省的支持下,被誉为“南湘雅”的三所附属医院迈上新台阶。2004年,医疗保险定点单位超过800家,年门诊量24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8.6万人次,年手术8万台次,年业务收入20.5亿元。医疗质量稳步提高,社会综合满意率达98%。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三所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别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五)管理改革稳步推进

并校伊始,通过实施“五个统一”:统一发展规划、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人事分配制度、统一财务制度、统一资产采购和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融合与发展。2002年完成了第一轮机构编制改革和二级学院调整。初步形成了适应学校发展的人事分配制度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工作业绩为主导、以竞争激励为主线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以岗位津贴为主的分配制度。通过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和考核、办学水平评估、经费总额动态包干、教授委员会等制度,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通过超常规引进和实施博士化工程,高层次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我校现有两院院士1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42人。有博士生导师483人、教授1108人、副教授2314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在学历结构上,专任教师的博士比达到22.1%,研究生比达到66.4%;临床教师博士比达到16.4%,研究生比达到46.6%;目前还有836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缘结构也有所改善,专任教师中具有校外学历的比例提高到50.4%,有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达1600多人。

(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目前,学校国有固定资产总值已达19亿多元(不含三所附属医院),比2000年增加116%。学校事业总收入从并校时的6.5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23亿元,增加56%。在职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年平均收入比并校前增加50%以上。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学校投资改造教学、科研及学生宿舍用房16万多平方米,新建和改建道路16万多平方米,增加绿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48%,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后勤集团利用社会资金新建学生公寓、食堂12万平方米,全校63栋学生公寓、22栋教学楼和办公楼均实行了规范的物业管理,并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8个食堂被评为湖南省高等学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基本建设取得重要成绩。新建教学、科研用房11万多平方米,教学中心大楼获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多功能科教大楼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完成新校区2094亩建设用地的征地与规划并开始拆迁安置工作。校办产业生产经营总体态势良好,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七)对外合作交流活跃

五年来,我校先后与境外1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接待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各类学者及驻华使节等3000多人次,共招收外国留学生382人、港澳台学生426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学术活动在我校举行,其中包括发育与疾病的分子基础国际研讨会由我校主办,全球锌业产、学、研、商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率团访问我校,科技部批准中俄新材料工程技术产业化中心落户我校等。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9次。聘请的外国专家两次获得国家友谊奖。累计争取到境外资助经费680多万美元。

(八)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

学校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创建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中南大学紧密结合起来,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为学校的迅速崛起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的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立二级党组织43个,党员人数从8950人增加到13927人。截止2004年底,大学生党员占大学生总数的10.45%,研究生党员占研究生总数的37.2%。共培训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34000多人次。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走上中层领导岗位。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和实施党支部建设“54321凝聚工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入,有8个先进党支部、1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1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湖南省委和省高校工委的表彰。

党风廉政建设成绩显著。确立了“以责任制为龙头,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积极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总体思路。大力开展廉政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普遍增强。严肃党的纪律,共查处了9起违纪违法案件,对9名党员干部作出了处理。通过采取规范管理、集中采购等多种措施,行风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积极推进“阳光招生”、“阳光收费”,受到监察部、教育部等七部委的充分肯定。学校纪委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学校财务顺利通过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并获较高评价。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顺利通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湖南省文明高校的复查。校党委先后作出向金展鹏院士、赵长平同学和黄伯云同志及其创新团队学习的决定,在鼓励先进、弘扬正气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宣传工作不断加强。五年来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刊(播)发稿件5000余篇,“迅速崛起的中南大学”主题宣传活动对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信息工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名第一。稳定与安全工作取得重要成绩。

包括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中宣部、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和推广了我校的做法。进一步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了贫困生资助体系。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建立了一大批校内外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进一步加强了统战、工会和离退休工作。建立了定期向党外人士通报学校工作情况制度,积极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坚持民主办学,校长每年向教代会报告工作,校级领导每年向职工代表述职。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重视离退休工作,努力创造条件使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为和安度晚年,充分发挥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全员育人中的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我们在过去五年中所取得的上述成绩,主要归功于中组部、教育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归功于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归功于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的不懈进取,归功于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校友的热情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中南大学委员会向全校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向历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中南大学的领导、同志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有诸多经验与体会,其中最重要的是:

1、必须抢抓历史机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中南大学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敢于并善于抢抓一切发展机遇,敢为人先,追求卓越。2000年以来,我们先后抓住了三个大的发展机遇,第一个机遇是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我们通过并校扩招,实现了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第二个机遇是国家“985工程”,继“211工程”之后,我们又成功进入“985工程”,争取到国家较大的财政支持。第三个机遇是成为中管高校,升格为副部级,进入全国高校的第一方阵。

2、必须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融合。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没有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中南工业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中南大学就没有今天的地位。我校的实践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是英明正确的。学校合并后,我们以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管理社会化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融合,中南大学迅速崛起,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20位,成功地实现了1+1+1>3的聚合效应,被教育部领导誉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

3、必须坚持科技强校战略,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没有科研,也没有中南大学今天的地位。科研是中南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比较优势,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科研,并通过科研凝聚队伍,培养人才,提高学校整体实力。我们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行课题负责制;较早提出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理念;最先提出“两个70%”的政策,创办学科性公司。这些观念和政策的创新,极大地解放了学校的科技生产力,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

4、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首先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南大学自组建以来,始终注意把党的建设与创建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党委统揽全局的核心作用,又使行政领导能够充分行使权力,为中南大学的迅速崛起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与主要任务

本世纪头20年,对中南大学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被摆到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二是国家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为地处湖南的我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三是通过五年的努力,我校的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心思上,人心思进,在中南大学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学校未来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不少艰难险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首先,国家对重点高校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校肩负的责任将越来越重大。其次,我校在国内第一方阵的大学中尚处于中间位置,与国际知名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你追我赶,形势逼人。从总体上来看,我们仍处在爬坡阶段,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前进一步非常不容易,往后退的危险却时刻存在。第三,我校原来底子就比较薄,又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在投入方面的差距有可能越拉越大。第四,我们自身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校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需要;机关管理干部人数偏多,办事效率不高;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短缺,教师总量不足;教学资源紧张,个别专业教学质量滑坡;部分二级学院的设置不尽合理,发展不平衡;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与加强。

中南大学现已进入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新时期。学校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人才强校和科技强校战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创新型大学是研究型大学的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大学是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延伸和必然选择。我们要把创新作为中南大学的灵魂和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把以创新促发展作为未来的战略取向,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更加突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的建设,突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社会服务上,更加重视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文化氛围上,更加倡导学术民主、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学校管理上,更加注重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创新型大学,首先观念要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只有这样,中南大学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持续发展。

为加快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我校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国家重点学科增加到20个左右;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到20个左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加到20个左右。部分学科达到国际一流和国内一流水平。在巩固工科、医科优势和进一步加强理科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固厣目疲迪治目谱ㄒ倒抑氐阊Э坪鸵患堆Э撇┦康愕耐黄啤?br>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增加到6个左右;年度科技经费突破10亿元;国防军工立项和经费继续保持非军口高校第1位;国家科技奖获奖数量继续居全国高校前列;发明专利和SCI论文进入全国高校前15位;学科性公司的产值达到30亿元左右。

新增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拔尖人才50人左右;引进和在职培养博士800—1000人,专任教师的博士比达到50%以上。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上升到1∶2;本科生稳定在36000人以内,研究生增加到18000人以上。

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建成“数字中南”;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教职工的收入明显增加;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充分体现;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明显加强;创建全国安全文明校园。

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8项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重点抓好高水平师资队伍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创新型大学,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关键。在继续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学校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加大对本校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是正式启动“521人才工程”。实施“升华学术大师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聚集一支50人左右的杰出学科学术带头人队伍;实施“升华学者计划”,汇聚一支200人左右的中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队伍;实施“升华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1000名左右在科研学术上崭露头角并具备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跟踪培养。二是继续推进博士化工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40岁以下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考察、使用和培养,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启用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想干事、能干事、并且能够干成事的干部。在其位必须谋其政,对于那些不敢抓、不敢管、不敢负责任的干部,不能委以重任。积极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和妇女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为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跑道”。努力营造这样一种环境,使中南大学的每一位同志都有获得发展的机会,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都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二)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

加快建立与创新型大学相适应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以岗位津贴为主的薪酬分配制度。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和中层干部竞聘。通过科学设岗、公平竞争、管理岗位与服务岗位分列、末位淘汰等措施,着力解决校机关精官简政的问题。试行“带头人+学术梯队”的创新团队组织形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教学科研单位进行岗位年薪制试点。

二级学院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就没有活力。要加快管理重心下移的步伐,进一步明确二级学院的责权利,把能够下放的权力都放下去,使二级学院在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管理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院教授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制度,切实加强二级学院的领导班子建设。机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为二级学院服务的工作。

完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校、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医学学科建设,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加大医科与工科、文科的交叉融合力度,催生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重视附属医院的建设,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新的名医。

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后勤服务和保障体系,严格后勤服务质量标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逐步实行学校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积极稳妥地推进传统校办企业的更新、改造和资产重组,组建校办产业经营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好学校在企业中的国有经营性资产。

(三)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国内一流的大学科群

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实施十五“211工程”和“985工程”为契机,通过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共同发展,提高学科的原创性能力和在关键领域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在我校有比较优势的有色金属、医学、土木与铁道交通等领域构建国内一流的大学科群。积极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好学科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巩固和发展现有优势学科群的同时,争取形成新的学科群。

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注意其它学科特别是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协调发展,依托我校工科、医科的优势发展特色文科。加大工科、医科与理科、人文社会学科融合的力度,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进一步健全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制,加强中期评估。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的“绿色通道”,建立“学科特区”。加强二级学院的学科建设,引入竞争,激发活力,提高学科建设效果。

(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坚持学校工作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把工作重心从扩大规模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逐步建立与创新型大学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在继续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

加强本科教学。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在教育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全面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确保评估达到优秀。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动研究性、探索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扩大校外实习基地。加大教学投入,每年从学校学费收入中拿出30%用于教学。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鼓励和推动名师上讲台。进一步抓好网络教育和成人教育。

牢固确立研究生教育在创新型大学中的重要地位。办好研究生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导师负责制,积极推进团队式指导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多学科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提倡研究生与导师共同成为科研创新主体,建立中南大学研究生创新中心。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拓展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途径,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精英人才。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

(五)实施科技强校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

坚持科技强校战略不动摇。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通过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建立中南大学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南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等四大研究基地。

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实施“985工程”,建立有色金属、医学和先进制造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并力争有色金属创新平台成为国家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争取承担更多的国家项目。进一步强化我校在科技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做好三个服务:服务行业,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做贡献;服务地方,积极参与中部崛起战略和科教兴湘行动;服务国防,把军工科技和生产进一步做大做强。

继续推进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继续实行“两个70%”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并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进一步办好学科性公司。建立中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界的转移。

创新科技管理模式。建立既有利于发挥高校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的优势,又有利于科技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快学校的发展。推动与境外高水平大学的强强合作,建立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开展联合培养学生、联合科研等活动。继续吸引杰出留学人才,积极派遣优秀教师及科技人员到国外留学,进一步提高我校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双边或多边学术交流,扩大留学生规模,进一步增强我校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成立中南大学科教兴湘领导小组,制定中南大学科教兴湘行动计划,努力为湖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进一步扩大与企业、科研机构及兄弟院校的合作,扩大与中心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

(七)完成新校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经过多方努力,国务院已正式批准我校征地2000余亩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建设是一场硬仗,最大的难题是融资和拆迁。学校现已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在拆迁工作到位后,将分期启动建设体育运动中心、教学楼、图书馆、学院楼、科研楼及各种配套设施。预计新校区建成以后,将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万名学生入住,届时我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将大大改善。在加快新校区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老校区的规划和建设。

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南”。对现有校园网进行升级改造,建成校园卡系统。积极发展网络教学,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建设步伐。建立学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切实解决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在积极争取国家与地方财政支持的同时,努力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多聚财、理好财,力争使学校的年总收入在2010年达到15亿元。建立与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总量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善在职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待遇。继续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的作用,规范财务行为,理顺校内各种经济关系。

(八)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中南”

我们要按照《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增强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管理,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切实抓好校园的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深入开展同各种敌对势力及“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学成致用、天道酬勤等优秀文化,强化“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逐步形成有中南大学特色的文化精神。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大学提供坚强保证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大学,关键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是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用其指导我们的行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指路明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校、二级单位两级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党校、团校、马列学习小组等思想建设阵地的作用,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加快中南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着眼于先进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思考,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教育方针上来,凝聚到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上来。

(二)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校党委的自身建设。校党委成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以宽广的眼光观察分析学校面临的形势,不断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学校的能力;必须深刻把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各种矛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治校和依法办学的能力。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想大事、议大事、干大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加快发展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努力把党委班子建设成学校坚强的领导核心。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委要选好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活动,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积极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的队伍。继续实施党支部建设“54321凝聚工程”,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共同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今年下半年我校将组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素质。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与知识分子的密切联系,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大学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兴调查研究和求真务实之风,常戒骄躁之心,常怀忧患意识。要坚持校务公开,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做好工会、共青团和离退休工作。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提供政治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不断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依法依规治教的规范管理机制,完善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强化惩处和责任追究机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严格遵守中纪委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教育部党组提出的“六不准”,并切实抓好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对于顶风违纪者,必须严肃处理。

(四)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当看到,在少数大学生中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个别教师没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种情况亟待改进。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最近专门召开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学校工作,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一方面,要使全体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听党的话跟党走;另一方面,要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早日成为党的一员。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要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队伍建设,增加投入。要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导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按照有关规定配足专职辅导员,鼓励专任教师兼职从事学生工作,继续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在保持原投入的基础上,每年从学费收入中再拿出1%用于学生德育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确保学费收入的10%用于贫困生,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各位代表、同志们:未来五年是把中南大学建设成创新型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奋发有为,只争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乘势而上,不断创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谱写中南大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