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张尧学校长谈“读书与如何读书”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8日 作者:——

编者按:所谓“青春作伴好读书”,大学生正处于读书的好时光,学会怎样读书将会终身受益。4月12日,张尧学校长走入升华读书社,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与青年学子交流读书之乐,告诉同学们如何透过纸背学会追寻历史的真实,并勉励同学们多读书,在读书中,明目启智,获得智慧。本网将张尧学校长在读书社上的谈话整理刊发,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子,从中获得启迪,树读书之志,明读书之道,感受读书的乐趣。

读书与如何读书

校长 张尧学

(2012年4月12日)

读书,就是作为一个读者,你怎么去看书中的描述和它中间的一些故事的问题。有人说,生活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物质的生活,第二是精神的生活,第三是灵魂的生活。这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是不需要读书的。挣点钱,出去买点米、种点菜,就可以过日子了,这就叫柴米夫妻。在这个时候,你的生活欲求是很低的,有点吃的,就不吵架打架了。但从第二个层次开始,就是精神的生活,就要读书。一读书,人的脑子就变复杂了,对书中所讲的内容的理解就不一样,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是这样,他认为是那样,思想就开始碰撞。即使是同一句话,因为人的自然语言有很多模糊性在里面,而且每个人的解释不一样,问题就多样化了。它不像计算机的语言,计算机的语言执行是一条一条的。即便是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读同一本书,理解也可能不一样。所以一些书要反复读,要从不同的角度读,就是这个道理。

一、读书的三个层次

读书,有人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用诗词来说,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种自我,自我进去看书,不去管别人的事情,这个时候仅局限于你去认真地读书、体会里面的故事。

再读一段,你就进入下一个层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要有在田间小路散步的一种感觉,就是不要把它太当真,全当是历史的美好神话,或者是不当真但又能得到的一些东西。这个层次就和第一个层次不一样了,在第一种层次中,你可能很把蓑笠翁的故事当那么一回事,到第二种层次,你可能就不当那么一回事了。

再往后,第三个层次,你就要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书当作你使用的工具。大家可能都听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课,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什么是辨证唯物主义?我读书的时候始终没有搞明白,经过很多年后,我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什么?所谓唯物主义就是物质是第一型、精神是第二型,精神我们知道是可以转变的。那么历史的唯物主义是什么呢?历史的唯物主义就是你看问题,要从过去的经验上去看,就是要把你所能想到的所有事情、相关的,你都可以想想怎么样。比如你找对象,是自由恋爱的好,还是你爸妈给你介绍的好。你再看看以前介绍的对象怎么样,如果介绍了十个,九个都比较好。那我认为还是介绍的好一点。如果说,自己找对象,原来找的十个,九个都比较好,还是自己找比较好。那么辩证唯物主义是什么呢?辩证唯物主义,就是你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比如还是说你找对象,你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你认为你找的那孩子就好得不得了。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你站在你爸爸妈妈的角度,就出现了两个家庭的问题,涉及你以后生活的精神层次和灵魂层次的生活问题。这时候,你的看法就变了。因为你现在只想到两个人的感情,你没有想到你们是不是有吃的,是不是有穿的等等。所以说,你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然后你又能想想过去的经验是怎么回事,你就长大了,你看问题就比较全面了。我们的学生,因为没有多少的阅历,没有多少经验,社会经验几乎为零,是一张白纸,所以还谈不上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你们可以去看别人的经验,那就需要去看书。而且,光看一本书还不行,你需要看很多书,或者从不同角度去看书。 刚才讲的语言的辨析,就是历史的一种写法。

二、历史的几个写法

历史为什么会“说谎”?这牵涉到很多因素。单纯从语言的角度来探究,就要从历史的显象说到历史的话语权问题——历史书由谁来写,以及怎么写的问题。在我看来,历史有几个写法:一个是写历史的这个人他本身不想把这个历史写真实,一些御用的作家就是如此。比如说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巨流河》,这本书非常有名。它的作者是八十多岁的台湾大学的教授齐邦媛,至今还在台湾。她爸爸是张学良的高级参谋,参与了整个九一八事变以及兵谏张作霖事件。齐邦媛是个大家闺秀,一九四七年武汉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她从她家乡的一条叫巨流河的小河开始写东北,写到她2010年80多岁。这就是一部中国的或者说从她的角度看待中国的现代史。那么从她的角度看和从我们所学的历史的角度看,很多就是不一样。一方面是写历史的人可能为了某种需要,他把许多真实的东西没写进去。还有一种就是写历史的人他所属的位置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没写进去。比如说我和你已经有交往,但是你的故事我不知道,我的故事你也不知道。你只能是根据你知道的东西来写。包括司马迁写《史记》,历史上那些发生过的事情,他也是不知道的,只能依靠当时的信息传递和他所了解的情况去写这个历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迁所了解的历史也不一定是对的。因为他也并没有从其它的角度或者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掌握和处理那些信息。即使处理了,也是从他的态度、世界观出发来处理的。

三、学会追寻历史的真实

实际上,每一个作家都有他的世界观。所以作为一个读者,你需要去读懂书后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在里面你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江湖的语言、江湖的规则大于政府的规则、大于法律。你看,生辰纲是地方官员供给朝廷的礼品,但是七个好汉把它抢走了。当时政府也知道这件事,也知道是哪几个人干的,要把这几个人抓起来,但是最后没抓着。为什么呢?因为宋江。宋江当时是县政府的官员,县政府的官员知道国家机密。宋江把消息透漏出来,通知那几个好汉赶紧撤离。包括林冲、卢俊义等人也是如此。这就反映了江湖义气和政府法律的矛盾。你可以不管那些历史是不是真实的,但是《水浒传》中从始至终贯穿了这个主线,这是我们在读书时要发现的。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所处的朝代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程度,人们呼唤江湖义气、反对政府的法律,希望用充满江湖义气的“黑道”来代替“白道”。通过看《水浒传》的几个故事去追求真实,这是读书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这本书后面作者想写的是什么?它反映的是什么?这才是读书有意思的地方。

我还想向大家推荐一部书《德川家康》,十三本,一千多万字,我已经看了五遍了。我觉得这部书非常好,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日本的民族、文化、民族特征以及现在的日本为什么会是这样。你可以拿它和《三国演义》作比较,因为每一本名著都是一个民族的特点的具体反映。《三国演义》第五回“温酒斩华雄”,写关云长出场,整个文字不到200字,但是气势出来了。它写到,当时十八路诸侯在汜水关前被董卓的大将华雄打得束手无策,几个大将都被华雄打败,无人敢应战。其时还只是马弓手的关羽自告奋勇:“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曹操力排众议,坚持让关羽出战,并教人“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以壮行色。于是,关羽停盏施神勇,温酒斩华雄,立下了“威镇乾坤第一功”。这里面说明了什么?个人英雄主义。整个《三国演义》讲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诸葛亮、周瑜、曹操、关云长、张飞全是个人英雄主义。它缺少一种国家的大义、民族的大义,缺少一种为人民而奋斗的责任感,它讲忠诚、讲智谋、讲个人能力。书中打仗的宏大的场面基本上都是靠一两个将军搞定的,和多少万大军没多少关系。但是《德川家康》不一样,它讲的是忍耐、忠诚、和平。这本书讲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结者和盛世开创者曲折传奇的一生,讲述了德川家族在战争与权谋的斗争中如何忍耐、奋斗,最后脱颖而出,开启太平盛世。德川家的忍耐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日本民族精神的一种,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则代表了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可以说,忍耐与好战是日本民族的两种精神。在日本强大的时候,好战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在遇到困难,快要灭亡的时候,忍耐的一面就出来了。所以去读这书后面的历史故事,不要只局限于某种真与假。那么,你会发现读书是很有意思的。

我再向大家推荐几本书,唐浩明写的《张之洞》、《曾国藩》、《杨度》。我最近读了《张之洞》,才知道八国联军烧掉圆明园当然不对,但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也不是我们看到的历史教科书所描述的那样,当然这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当时,日本是明治维新,我们也有百日维新,杀掉了谭嗣同、杨锐等戊戌六君子。为什么要杀掉他们?当时有人说是袁世凯叛变,现在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认为袁世凯没有叛变。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是导致八国联军进军北京的重要因素。因为甲午战争爆发过了,这么多年外国军队都在打中国,没有说要把北京灭掉,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灭掉?为什么会有义和团呢?洋人的传教在哪个地方多呢?为什么仅在北京发生了这种现象呢?北京市洋人居住最多。同时也是慈禧太后要废掉光绪皇帝,她征求了几个人的意见,其中一个就是张之洞,还有一个是李鸿章。张之洞、李鸿章就建议她征求一下各个国家大使馆的意见。各大使馆都表示,只知道光绪,不知道别人。因为光绪是推进变革的,洋人是支持变革的,所以洋人是支持光绪的。那个时候洋人并没有干涉中国内政,只是他们不承认新皇帝。所以,慈禧太后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强行把光绪杀掉。因为她害怕洋人再次攻打,但是她立了个大阿哥作为太子,并举办仪式,希望外国的使者来参加这个仪式,但是没有一个外国使者来参加,都拒绝了慈禧的邀请,所以慈禧非常生气。慈禧也是改革派,吃西餐、用抽水马桶都是从慈禧开始的,她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守旧,她还是比较开放的。但是洋人不再支持她。所以她很生气,想想一个办法教训洋人一下。这个时候,恰巧在山东、天津等地出现了义和团,山东的起义被袁世凯镇压了,而天津的义和团则被慈禧借用去教训洋人。慈禧接见了义和团,还授了牌,慈禧身边的宫女、太监也加入了义和团。北京城里的老百姓一时以加入义和团为荣。所以,当时义和团最强的势力就在北京.然后,他们开始攻打大使馆。慈禧向八国下了战书,调动十万人围攻大使馆。但是清政府军队打了一个月,一个大使馆也没攻打下来。后来,八国联军仅用在中国境内的三万军队就把慈禧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战争,清政府赔了四亿三千万两白银,外加三千万。这笔钱,只有美国没要,就是用庚子赔款资助建起了清华大学,赔款的利息则给了台湾的清华大学。八国的态度是:我们并不是要你们下台,只是不让你们打我们的大使馆。但是,在列强的烧杀抢掠中,中国的文化被破坏了。

所以,我觉得,这些历史透露出来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读书也是一个不断辨认的过程。历史是辩证的,读史的过程也应该是辩证的。因此,读书,是一个因人而异,个人去理解的过程。

四、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的看法

在读书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同样的人物,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结局——一个故事的流传衍变反映和折射出大众对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的趋从。这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可以找到各种相似与偶合,就如去年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后,民众对“专家”、媒体的盲从。于是,不少人开始质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的正确性。从我的观点来说,笼统地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句话就是对的。我们讲这句话,用的最多的是在破某个案子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的意思就是,对于与这件案子有关的群众,比如说他们看见了可疑的人,或者可疑的行迹等。从福尔摩斯,到我们中国现在最出名的余天华,他们破案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走访群众,寻找证据链。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眼睛就是雪亮的。但是假如这个案子发生在长沙,你却去天津调查,这样的情况下,这个眼睛肯定是瞎的。

从信息传导的角度讲,群众是接受体,你说他是雪亮的,肯定就是不对的。但是如果你把掌握这个知识的人,也称作群众,那么这句话就是对的,因为他知道这个知识。比如你讲到的碘盐的问题,如果他知道这个知识,并且告知这个碘盐不要买,那么他的眼睛就是雪亮的了。如果他不知道,他买了,那么他的眼睛就不是雪亮的。所以关键还是看怎么定义“群众”。

当然我认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主题是非常好的,可以提高大家的分析能力。那么,要怎么让你的眼睛变得雪亮呢?我觉得,你要多读书,多长知识。读书,既可以让你的眼睛变得明亮,而且会给你智慧。读书会提倡大家多读书,提高大家的能力,非常好。

五、社会为什么需要知识分子

整个社会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所谓的精英,一类就是草根。毛主席的伟大在于在精英和草根之间搭了一座桥。草根接受他,他代表了草根的利益,同时他本人又是精英。社会知识的传播是依靠精英,但是造就文化的是草根。他们创造了文化,但是他们不能传承文化。就是人民创造历史和英雄创造历史的问题。一本书,让千万人读,影响着千万人,但是这本书的内容,肯定是作者的观点。农民不能写,所以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知识分子。你讲的这些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事,是因为,写书的这个人,他受了很大的苦难,所以他写出了社会的黑暗。但是农民或者工人是不是这个感受?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写,所以也就没有办法传承。为什么我们会读到很多《半夜鸡叫》这种书,就是毛主席为不会写字的农民和工人,提供了一个写的机会,并且要求精英们去写,所以就有一大批这样的作品出现。但是只要社会一有大的变化,这些东西就退出去了。因为它永远是与精英相对抗的,精英不喜欢这些。总的来说,社会总是分为草根和精英,草根是辛苦的,文化是靠精英传承的。为什么要大学,大学为什么要有大学精神?大学就应该保持一种良知、保持正义、保持文明的传承。不能因为某种权利,或者某种力量,使得你的正义和良知的传承发生改变。如果公平、正义、良知得不到传承,人类离灭亡就不远了。

六、物质和精神

佛教中有一句话: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教中,它是诸山之王,就是大千世界。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是极微小的东西。就是在这么小的一个东西里面,可以藏着这样一座大山。须弥大山也等同于芥子。

对于大家困惑的文学作品中礼教与人性的冲突、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等等问题,我觉得,所有的如道德、三纲五常、人性,并不是矛盾的,就如须弥和芥子一样。在大跃进或者三年自然灾害的时代,可能饿死了很多人,或者不能温饱,这是一个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但是放到“须弥”山中,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中华民族在近代的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怎样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满足物质生活的一种努力。只不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不同的途径,怎样走会好一点?

人是一种自私的动物,你要成为圣人,是要经过很长时间学习的。孔子和孟子都讲过,要成为圣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但是很多人是不学习的,所以就得有一个约束。在用什么样的办法约束的过程中,可能又会发生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现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却依然出现诸如工资、买房等很多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感觉自己比文化大革命时幸福多少。我的意思是,我那个时候并没有很多钱,也就是刚好吃饱肚子,但是我渴了就可以捧着沟里的水喝,出门可以打着赤脚,可以踩着很舒服的泥路,吃着自己从地里采的新鲜蔬菜,每天都在干活,但是也活得比较舒服;唯一不足的就是很辛苦,想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也就是基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就会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

现在,精神生活多了,物质生活够了。但是我们反问一句,这样就好吗?就像大家说的要解决人的温饱问题,但是温饱问题不是人性问题,是人性问题的一个部分,不是全部。我在想,当环境受到破坏,正如最近的一个报道,我们国家的稀土,每年获得的利润远远不及我们再去治理它所付出的多。我们现在破坏的环境也一样。正如我的家乡,如果要恢复到当年,比如我上大学之前的环境,恐怕再花五十年都不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底是人类的进步还是倒退?这个问题在你们这个年纪可能不会去质疑。在人类社会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我们生活得很稳定,但是革命之后,宗教、战争、环境、疾病等等很多的社会问题都出现了。我们人的寿命平均值的确是提高了,但是我们缩减的是我们子孙后代的寿命。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一代人在拼命消耗资源的时候,很多年后的后代一定是没有资源的。人类一面造福子孙的同时,另一面又在毁灭自己的子孙。但是现在又不得不做,因为诸如美国等国家,他们很强大,如果我们不做,它们就把资源抢走了,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

人要首先解决人性的基本需求。但是解决了基本需求,还有更大的问题:人类贪婪的本性是否该用寿命去解决?这个问题自从有人类以来,都在试图解决,包括孔子、孟子。在中国有两个思想活跃的时期,战国时期和民国时期,因为那时候人们没有吃的喝的,就开始思考。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不思考了。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依靠在今后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去琢磨、去回答,是回答不了的。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