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夜猫子”流行校园 学校倡导早熄灯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 作者:王丽丽 张珊宁

“我们寝室有人经常半夜一两点才睡,笑声、打电话声、来回走动的声音严重影响了我休息……”,大三的小陈已经连续几天没睡个好觉了,经常带着黑眼圈,上课昏昏沉沉。很多同学都有和小陈类似的烦恼,熬夜似乎在高校校园里越来越流行。据一项调查显示,86.2%的受访学生称,每晚在12点之后睡觉;42%的学生表示,熬夜是出于习惯,即使没有事也不会早睡。

过半数学生熬夜“不务正业”

从高三紧张的节奏步入大学生活,远离家长的监督与条条框框,不少同学并不能很好地规范自己的生活。晚上熬到三四点甚至通宵达旦,早晨和上午经常在睡梦中度过,作息的紊乱也导致饮食、活动规律的紊乱。原本应当朝气蓬勃的年龄,却经常面无血色,情绪急躁,甚至第二天的课都不上。

“夜猫子”们究竟在做些什么呢?调查显示,学校熬夜的学生中过半数“不务正业”,61.6%的人刷微博、聊天、播放视频、游戏娱乐,只有38.4%的人在学习备考、忙社团工作、做项目。

打游戏敲击键盘的声音、聊天QQ闪动的声音、播放背景音乐的声音,信息院大二学生小王表示,他们寝室熬夜是常有的事儿,大家都没有戴耳机的习惯,也因声音太大,多次遭到临近寝室敲门提醒。

与男生寝室比较而言,女生寝室的“夜猫子”则相对收敛,看电影电视连续剧成为熬夜的主要内容。大二学生黄丽茹就坦言自己寝室晚上最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几个人背对背各自看电影,由于一部电影时长在两个小时左右,所以不知不觉就熬夜了。

“白天总是心散,即使打开了w ord文档想写功课,还是会分心刷微博聊Q Q,到夜深人静了才能集中精神干正经事”,女生小冯坦承,久而久之,熬夜成为了习惯。她认为,这也是拖延症的一种表现。

熬夜害人害己 “被熬夜”受害者抱怨多

熬夜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另一种则是受到室友的影响,被迫晚睡,即“被熬夜”。调查数据显示,近80%的学生曾多次通宵过,89.52%的学生有过“被熬夜”经历。

熬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人睡眠、精神不足,影响第二天的上课质量,带来很多恶性后果。“前一天的疲劳没有利用晚休时间消除,再加上一晚上的劳累,第二天上课怎么会有精神,能听进去讲课才是怪事呢。”交通院的贾同学深有感触。

声音过大、开灯加班,“夜猫子”晚上出动让同寝室的“乖孩子”有苦说不出。大一新生吴梁就是受害者之一,她经常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去上课,整个上午都无精打采的,有时还会在课上睡着。小吴抱怨说,寝室几个女生每晚都喜欢“煲电话粥”,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自己睡着了还会被吵醒,经常醒了后就彻夜无眠了。她自己为此很犯愁,但是又不好意思总提醒室友,怕影响感情,造成寝室关系紧张。

在中南家园等贴吧论坛里,“怎么对付‘夜猫子’”经常成为讨论话题。大三的小慧可算是对付“夜猫子”的老手了,谈起对付“夜猫子”,就不得不提她那套装备:帘子、耳塞、眼罩。小慧说自己平时睡眠质量不太好,有灯光或者杂音就没办法睡觉,即使睡着了也总是容易被吵醒,可是寝室总有人晚上熬夜动静太大,这套装备她已经用了一年多了。小慧也坦言,这么做虽然可以减少干扰,可是隔着的帘子也让她与寝室好友的交流减少了。

拒绝熬夜 学校倡导早睡早起

虽然例如“准备考试”“处理社团事务”等貌似“正派”的熬夜理由有很多,但大学生熬夜是不能避免的吗?其实,除非临时出现紧急而艰巨的任务,否则但凡经过有效规划、高效率的投入,大部分事情都是我们在白天或空余时间可以完成的。

很多同学熬夜已经成为了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多是因为缺乏健康生活的信念与坚持。科学证明,人进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时间是晚11:30左右,而从浅度睡眠进入到深度睡眠一般还需要半个小时,也就是说晚上11点上床睡觉是最益于身心健康的。

为此,学校发出提倡,希望同学们在晚上11:00——11:30自主自觉熄灯睡觉,但是不会采取统一的强制措施。学工委汪平老师认为,健康的身心,来源于长期坚持的科学生活习惯,早熄灯不仅不妨碍,相反还有助于学生的自由。

很多学院、学生积极响应号召,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素质需要从点滴做起。土木工程学院大二的小洪说,自己以前经常熬夜,晚上没事儿也习惯晚睡,身体状况也变差了,小病不断。她很支持早熄灯,觉得这样可以约束自己。

熬夜的危害同学们大都了解,大学生猝死事件频发也在警示我们,然而要做到管控自身却为何如此艰难?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我管控能力和合理规划自身生活的能力,珍惜目前享有的资源和年轻的身心。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