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被”讲座,冷落了谁?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6日 作者:李帅 张润

一个大学,要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大学校园里,讲座对于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获取相关专业知识或者课外知识,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直以来,我校及各二级学院都积极举办各类讲座活动,以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不过,作为大学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讲座,如今却在大学生群体中遭遇冷板凳。为什么会这样?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遭遇“被”讲座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学校或者学院组织的各类讲座,有一部分同学对讲座抱有极大的热情,认为讲座是学习知识或者调解学习生活的一扇窗口。如土木天佑1101班的杨凌皓认为“平时生活枯燥,去听讲座能很好地放松和调节”。外语院的王景认为参加讲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是挺喜欢去“蹭”各种讲座。“我去听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后,发觉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遇上不开心的事情,就知道该怎么自我调节。”

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如果不是强制性要求参加,很少会主动参加讲座。如在博士生曹绍红看来,目前自己正忙于实验、写论文,如果周末有时间的话,情愿去南校电影院看电影也不愿意去听讲座。对研究生朱文婷而言,除非是跟专业相关或者讲座题目新鲜有趣,不然自己也不会去听讲座。而一些大一新生表示,自己不去听讲座是因为“不知道有讲座这个东西,之前只听过高考冲刺的报告。”

实际上,在大学期间,很多本科生甚至连研究生都有“被”讲座的经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对讲座是否有兴趣,你都要参加。而“被讲座”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有采取自愿形式,但参加讲座后在签到卡上盖章,到学年末纳入综合测评加分系统的;有要求大家必须参加讲座,并且在会前、会后组织签到,会议室门口有人把守不许中途退场的;甚至还有要求大家不去听讲座则被告知将扣学分的等等。

“被”讲座:师生各有无奈

说起“被”讲座,很多同学表示,心里有种“有苦说不出”的无奈:“有时课业任务都没完成,就被强制拉去听讲座。”而文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告诉记者:“我们院安排的讲座比较多,而且是按照课程的形式进行的,有学分,还要求考勤。我们的平时成绩还占课程总成绩的40%,大家不敢不去。”这样的讲座,也让她颇为苦恼。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讲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的本真,自己“被”讲座纯粹是凑人数。“我们经常被院里的分团委学生会抓去充人数,讲座大部分也很水。”一位大三的女生也愤愤不平地告诉记者。在记者亲身经历的多场讲座中,发现讲台上主讲人滔滔不绝,观众席上的学生在私下却也“忙得不亦乐乎”,有专注于手机的,有手捧着书、头都不抬的,拿着电脑写论文、做PPT。而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大部分同学确实课业繁重,二是大家对讲座不感兴趣,但不得不参加讲座。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讲座本身并不反感,不过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被拉去听讲座,也让他们很为难。他们认为“被讲座”占用时间多,效率低下,并且打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节奏。

“被”讲座显然和大学自由的“气质”不符,不过老师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记者走访了铁道校区,土木院学工办的秦思谋老师告诉记者:“我们之前也做过调查,考虑到同学们的需要,筛选出大家可能感兴趣的讲座,让大家去参加。可能由于我们在讲座这方面宣传得不够,以致学生不了解,就觉得自己‘被’讲座了,心里很不乐意。如果大家能了解到讲座的益处,能做到同学们之间口耳相传,那效果要比老师们自上而下通知好得多。实际上,作为老师,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使学生获益,但我们也并不是强求大家都去听讲座。事实上,如果有十个同学去听,九个同学中途离场,只有一个同学有收获,那我觉得这个讲座也是成功的。”

我们期待的讲座

学校组织众多讲座,却没有受到广大同学们的青睐,反而沦为“被”讲座,让他们颇为苦恼。那么,什么样的讲座才会受同学们欢迎呢?不同年级的同学,有不同的期待。

根据采访调查,本科生方面,大二和大三由于课业比较繁重,除非是讲座契合专业知识,主题特别新颖、有趣或者是主讲人个人极具魅力,一般不愿意参加讲座。而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对讲座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大一学生对讲座的期待,更加注重趣味性。只要有时间,他们对各种类型的讲座都想去尝试,尤其青睐新老生交流会,希望能从学姐学长身上多学些经验,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而大四学生,他们对讲座的期待,则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就业、考研、留学等方面,更加注重实用性。地信院2010级的张博骞就告诉记者,在大四上学期期末,他们的课程不多,自己就到处打听关于就业和保研讲座的信息。“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有相关的讲座,我都跑去听,这是一条获取信息的捷径。”对于研究生、博士生而言,他们对讲座的热情比本科生高,他们认为听讲座可以开拓视野,并主动地从学校网站、QQ群等渠道获取讲座信息。讲座也更偏向于学术报告会,也留心关于出国留学与就业的讲座。2013级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陈永涛介绍自己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喜欢听学长学姐传授大学生活的经验,读研后就喜欢参加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一方面是学校有规定,另一方面是觉得参加这种学术报告,确实对自己有所帮助。

“被”讲座后的心声

大学里,各种讲座包括学术、名人、论坛和文化讲座等层出不穷,学校或者学院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精心邀请学者前来讲授,期待能对学生有所启迪;讲座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开放、自愿的姿态,欢迎学生或者感兴趣的观众前来听讲。但校园内出现这种“被”讲座的现象,不得不引人深思。

采访中,有不少同学建议,今后学校或者学院在举办讲座中,能否在内容方面更加切合学生们的具体需求,比如细分就业、励志、学术或者趣味等方面?在时间安排上,能提前调查学生的课业情况,再安排相应的讲座?组织形式上,也能不能采取自愿的形式,而不是附加各种条件?在讲座的过程中,是否也可以突破以往你讲我听再加一两个提问的局限,采取举办学术沙龙等系列活动的方式,让广大学生都参与其中,把学生们近期学到的知识和社会现象、生活实例相联系,真正做到有所听、有所学?

当然,讲座是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利用好讲座这个平台,除了讲座本身有待改进之外,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提高求知的积极性,走出寝室,告别“宅男宅女”,多参加各种讲座,以提高自我修养;同时,要多些理解,多和讲座举办单位沟通与互动,共同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