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邂逅 “花瑶”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4日 作者:刘原君 彭妍茹

湖南溆浦与隆回两县交界之地,海拔约1300米的雪峰山巍然伫立,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居住着一个古老部族— —花瑶。11月18日,一场“神峰雪韵 · 大美花瑶”乡庐文化遗产邀请展在新校区D座乡庐工作坊拉开了帷幕。“雪峰丽景”摄影展,“花瑶印记”摄影、实物及民俗体验展两大活动将这个富于神秘感的民族带到了我们身边。

现场:跃跃欲试

走进摄影展长廊,似乎进入了云雾朦胧、如诗如幻的仙境。寂静无言的山谷,白雪茫茫的峰顶……古老的大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质朴的人民。在这条蜿蜒的长廊里,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中南大学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将征集到的摄影作品通过图片展的形式一一罗列,雪峰美景、花瑶习俗、花瑶技艺等,逐个向前来参观的同学展示着这个神秘大山里的民族。

制药1702班的王瑞佳在一幅图片之前久久凝望,慕名前来参观摄影展的她被这幅摄影作品深深地吸引住了:三位村民扛着三把舂,卖力的敲打着石臼里的糍粑,身后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把打好的糍粑送入口中,旁边的木屋上依稀升腾出袅袅炊烟。这幅图将王瑞佳带入了花瑶人民的传统生活,“这幅作品让我很受触动,我从他们的笑容中看得出那份远离城市喧嚣的淡然质朴。”

如果说雪峰摄影展带给同学们的是非凡的视觉享受,那么花瑶展则带大家进一步走近民俗的魅力。在长廊尽头,花瑶挑花非遗传承人步要妹正带着同学们体验花瑶文化。大家围坐在绣娘旁,认真聆听绣娘们讲解挑花的基本功。数纱、走线,这些对于绣娘们来说轻而易举的步骤,对同学们来说却不是件简单的事。随后的现场体验更是让同学们直呼困难,有的进行到一半就难以继续,真正完工的只是少数。这其中,一名女生的作品令步要妹印象深刻:她在中间绣了一个田字,又在周围挑了四个卍字,还在边缘续上了纱线,说是要拿回去继续加工,做出个手机包来。“虽然是在绣娘的帮助之下完成的作品,但是她一看就是之前有练过,手很巧。”步要妹不无称赞。

花瑶人民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技艺与传统习俗,当天,乡庐成员们也好好地体验了一把当地独特的婚俗。

花瑶山歌作为婚俗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这个展示环节中,美丽而又热情的花瑶姑娘邀请乡庐文化传播工作室的成员一同进行歌曲对唱,“身为乡庐成员的我可不能落后于人啊!” 来自机械1711班的梁宇潇自告奋勇一展歌喉。“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铿锵有力的歌声征服了在场的观众和众多花瑶族姑娘,大家决定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让他做一次花瑶“新郎”。只见两位花瑶姑娘突然把他按在长凳上,其他花瑶姑娘则排起队来,毫不客气地在他大腿上“落座”。“我可没经历过这种阵势。”梁宇潇苦笑道。大家轮流坐完后,又来了两位姑娘抓住他的脚,四人一同将他甩了起来,引得现场观众欢呼不断。“我感觉自己就像个秋千,荡来荡去,找不到地面。”

背后:追根溯源

“看到这个房子了吗?这就是当年抗日名将王耀武的指挥中心。”摄影师谌晓荣指着其中一幅摄影作品介绍道。

(图中舞台后的白色楼房为指挥中心)

这幅作品取景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的阳雀坡古村落。1945年,抗日战争雪峰山战役爆发,抗日名将王耀武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并在地形隐蔽的阳雀坡设下指挥中心。王耀武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雪峰山会战,结束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攻势,保住了大西南。作为抗日最后一站的指挥中心,阳雀坡古村落已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抗日名村。现如今,战火远去,这里的人们迎来了安宁闲适的生活。谌晓荣到达取景地的那天,正值腊八节,他有幸体验了一次阳雀坡传统腊八活动。“村前有个小广场,村民还有各地游客都赶来过腊八,可热闹了!”谌晓荣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在村里的不同地方上演,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打糍粑、拍豆腐、蒸米糕、木偶戏、婚庆、缫丝纺线……一个个场景被记录下来。夜幕降临,处处张灯结彩,广场上迎来舞龙的队伍。“别看这个龙比我们平时看到的要小很多,这可是由蚕丝做成的,工艺精巧,现在也是非遗技艺呢!”

如果说摄影作品通过图片记录花瑶文化,那么挑花则是通过古老的民族技艺记录着花瑶文化的历史变革。挑花,一种传统刺绣工艺,通常在棉布或麻布的经纬线上用彩色的线挑出多很小的十字,构成各种图案。花瑶族从古至今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雪峰山上,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他们用手中的纱线编织图案、记录生活、表达情感。花瑶挑花是花瑶女孩们必备的技能,祖先规定花瑶女子必须为儿媳准备6套新娘挑花裙,正因如此,女孩们在八九岁时便要开始学习挑花基本功,挑花,逐渐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用构图,不用模具,花瑶姑娘们仅凭对美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表达,用简单的纱线便构筑出丰富而纯粹的挑花世界。

今年5月,步要妹曾受邀去武汉与其他民族的挑花传承者交流学习。各族挑花固然有其特色,但无论是花瑶挑花精确到仅使用2根纱线来完成作品的高密度高标准,还是花瑶所特有的“对称结构”,都是其他类型的挑花不可比拟的。而那次纺织交流会之所以让步要妹深受震动,不仅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家乡这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因为感受到了花瑶挑花亟待弘扬的迫切需要。“我看到别的民族的挑花作品都能很好地体现自己民族的文化,而我们花瑶族因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只有我们自己了解每一幅挑花的内涵,要不断地向人解释才能明白。”说到民族文化的发扬,步要妹语气里仍带着一丝沮丧。

希冀:薪火相传

“原来湖南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么丰富多彩!”谈到本次活动的收获,文新院1803班的唐雅淇感叹道。在摄影展和实物展上,她近距离接受、感受到了花瑶族淳朴的人民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作为乡庐工作坊成员的她,也更坚定了为保护传统文化尽一份力的决心,“看到这么多淳朴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手工作品,我才真正开始明白保护和传承花瑶文化的重要性。”

同样,这次邀请展也是步要妹和其他花瑶姑娘传播花瑶文化的途径之一,她们希望尽可能多地走进高校校园,通过自己微弱的力量引起更多年轻一代对花瑶的关注,让更多年轻人体验到花瑶文化。活动的主办方中南大学村落文化中心也希望借助这次活动传扬花瑶文化,倡导更多年轻一代保护民俗、继承传统,关注乡村文化。

“快看这里,她们衣服上的图案好漂亮!”来自护理1813班的两位女生指着一幅图片惊叹道,为了让班里同学近距离的感受非遗文化,团支书罗伟特地利用团日活动的机会带大家参观这次展览,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摄影展上的图片,眼神里满是对这个神秘民族的好奇……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