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医疗】湘雅二医院“护心”团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3日 作者:龙静芬 张伟志 刘继佳

近日,12岁的欣欣(化名)在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成功接受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并痊愈出院。这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湘雅二医院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到胸骨下段小切口、腋下超小切口、食道超声引导下封堵术、胸腔镜下手术,心血管外科医疗团队对手术方式、手术入路的不断改良,将与手术相关的创伤最小化,从而最大程度实现快速康复,为先心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微创治疗。

从患者角度解决问题,施行个体化治疗

欣欣来自湖南衡阳,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宜尽早进行手术矫治。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欣欣父母却陷入了两难境地。

因欣欣房间隔缺损达21毫米,同时缺损边缘不够,无法进行微创封堵手术。但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巨大,需要劈开胸骨,严重破坏胸廓完整性,尤其术后还将在胸前留下伴随一生的长达十多厘米的疤痕,这对于欣欣及家人都是难以接受的。

在详细了解欣欣的情况并全面评估后,心血管外科赵天力教授、张伟志副教授团队与欣欣及家人充分沟通,决定为欣欣施行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无需劈开胸骨,不损伤胸部肌肉,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且隐蔽、对患者心理影响小等优势。尤其对儿童或年轻女性患者来说,胸腔镜手术尽可能减少了对胸部解剖结构的破坏,降低了对术后乳腺发育的影响,避免了术后疤痕带来的困扰,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患者远期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手术团队克服儿童胸腔体积小、操作空间小、操作难度大等困难,顺利为欣欣完成了手术。术后心脏超声评估手术效果满意,欣欣当天即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4天即顺利出院。

建设微创治疗体系,破解行业世界难题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根据不完全性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5000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简单先心病约占70%。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传统开胸直视手术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切口疤痕明显和继发胸廓畸形等缺点,长期影响患儿身心健康。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心脏外科。传统的微创手术只有在放射线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手术,但此类术式存在放射线辐射、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损害等医源性损伤,且需要昂贵的影像学设备,推广应用困难,也不适用于低龄、低体重患者。面对这些问题,国际上多年来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攻关,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的专家团队构建了层次化、全覆盖的个体化微创治疗技术体系,为微创心脏外科技术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0年前后,为了解决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创伤大、辐射和造影剂等医源性损伤问题,以赵天力教授为首的心血管外科先心病微创治疗项目组和其他中国学者一道创立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这是心胸外科领域少有的中国原创外科技术。相比于传统介入封堵术,该技术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年龄和体重的限制,不依赖X线和造影剂的显像和定位,因此规避了放射性辐射和造影剂损伤。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窦瘤破裂、左心室憩室等先心病的治疗。同时,先心病封堵器的研制也经历了从不可降解、部分可降解到完全可降解的探索过程,带给患者长期健康获益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2014年起,为了进一步减小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过程中的医源性损伤,项目组又在经胸微创封堵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不懈探索,建立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治疗的新方法。不开刀、无辐射、不用造影剂,从早期应用于育龄女性、造影剂过敏者等特殊患者,发展到广泛应用于普通患者,且逐步替代经胸封堵治疗,实现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迭代发展。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项目组发现一部分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患者需要面对再次手术的风险,于是开创性地利用患者第一次手术后心包广泛粘连这一特点,通过经胸壁穿刺路径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术后只需要穿刺点压迫止血即可,既充分发挥了“不开刀、无辐射、不用造影剂”的优势,又避免了远程导管操作的困难,同时避免了再次开胸手术的挑战和风险,真正实现了医患“共赢”。

对于经过临床评估不适合进行封堵手术,而家属和患者对微创与美观有需求的先心病患者,尤其是体重不超过30kg的“小”儿童,项目组成功开展右侧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并建立和优化了技术规范。与同类技术相比,右侧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是目前创伤最小且最为美观的直视修补技术,不仅可以保持胸廓的稳定性,还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对于体重超过30kg的“大”儿童或者成人,如果患有简单先心病且不适合封堵手术,由于胸廓较宽,胸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则是最佳选择。这两种微创修补手术,共同的优点是手术切口小且隐蔽,美学效果好,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高,均深受患者和家属欢迎,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

从“跟跑”到“领跑”,助力国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在先心病微创治疗领域深耕十余年,心血管外科通过充分的实践探索和临床研究,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先心病微创治疗体系。欣欣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经皮穿刺封堵技术治疗常规患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治疗低龄患者、经胸壁穿刺封堵技术治疗特殊患者、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不宜封堵患者的完整化、层次化、个体化的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体系闭环的完成,真正做到对简单先心病全年龄段的微创手术全覆盖。

十余年间,项目组共计完成各种先心病微创手术5000多例,成功率超过99%。项目组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包括Annals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Eur J Cardiothorac Surg和EuroIntervention等权威SCI期刊收录30余篇;参与多部指南共识的制定;参编著作3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厅级课题11项,获授权专利8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二等奖3项。

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计划,该项技术被推广到德国、巴西、俄罗斯和保加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近年来难得的由中国学者引领的学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技术的推广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真正用“中国智造”服务“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近日被人民网列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不断提升的标志性技术。

项目组还获得了两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支持,成立了国际上第一家“胸心外科微创介入培训中心”,吸引了全国28个省市100多家医院的同行前来交流学习,并受邀到50多家医院进行手术演示和教学,帮助各医院建立该技术体系,惠及患者超过20000名。项目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要求,重点解决了技术的稳定性、标准化和适应症等关键问题,使得这些技术能真正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和运用,用实际行动助力国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方针政策,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一审:张旭彤 二审:王轩 三审:李殷)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