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书本上的教授,生活中的老师

来源:药学院1001班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作者:孙萌

流光匆匆,转眼间我与中南大学的缘分已是两年有余。在这两年里,人事、物事都变得再不似原来的样子。从南校搬至湘雅,从大一走过大二走进大三,少了一分稚嫩,多了一分成熟,这原是生命中极难舍弃的历程。在这样永生难忘的日子里,我遇到了一个个曾经以为只会出现在书本上的教授,却没想原来能在现实世界里成为他们的学生。

没有一段日子不经历就会让人铭记,没有一个人不相见就会熟悉。每每各类教科书发下来,最爱做的就是去寻找编者里有没有中南大学的印迹,看到有来自中南的必定会极高兴,仿佛那是与我熟悉的人受了某种荣耀一般我也能得着点喜悦的分享。虽然那些名字在我的生命中也往往只停留在薄薄的纸张里,但这份共享着同一个学校天空的欢乐,依然能让我感到由衷的幸运。

还记得第一个名字走进我真实世界的人就是罗学港老师。每一个没上过解剖课的人对于解剖总会有种莫名的情绪,神秘、惊奇,也许还会有点小媳妇等待揭开面纱时的激动又害怕。于我而言,像以往一样,解剖书一发下来,我就立即去搜寻中南大学的名字。“咦,罗学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内心里便对这个名字生出一分由衷的敬意。真正见到这个由纸片上的符号代表着的活生生的人,也是一番醒悟,“啊,原来罗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第一次的解剖课就是罗老师给我们上的,上课铃响,一个身穿白大褂,略略有点瘦的老师就那样直直的站在了讲台前。那堂课说的什么内容我现在已记得不是很清楚,只是偶尔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也会不自觉的笑。得知那个穿白大褂正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居然就是我们书的编写者,传说中的罗学港教授,就这样如普通老师一样的打开多媒体,拿着粉笔板书,正在给我们上课,那样的心情,是激动是不敢相信是喜悦是言语组织不了的心情。我想,也许我会忘掉那个从书本上得知的罗学港教授,但我会永远记得那个穿白大褂的罗老师,他理应是这样真真实实存在于学生中的老师。

我曾觉得,这辈子能见到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是很幸运的,更不想能有这份幸运能成为他们的学生。对于他们,我是仰望的,也许这样的仰望会让人很自卑很渺小,但是即是如此,我仍觉得如果没有对高处的希冀,又怎会有会当临绝顶的机会呢?后来,越来越多书本上白底黑字勾勒出的名字一跃成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动态。教生理的罗自强老师,教波谱分析的周应军老师,这些老师都是我们教科书里编者一栏的教授,这些老师同样也是日日与我们一起严肃认真的上课又亲切为我们排解迷惘的老师。教授?老师?我想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才是最真实存在的吧。

听到改革这个词,是在听到张尧学接任校长之后。因为我在中国高校心理在线编辑组任职,对于校园的新闻动态关注得比较多。张校长对于改革所倾注的努力付出的心血即从一篇篇发言中也能窥见一二。改革的方面有很多,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那句“让教授去上课,让年轻老师去搞科研”。我想,我是满怀着希冀来支持这样的改革的。我希望在我这样有些迷惘有些不知所措的年纪里那些也曾经历过并找到真正自我的老师能指引我;我渴望听到老师们说起以往时会说我x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是怎样子的;我希望那些我在书本上看到的陌生的名字一个一个变成生活里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作为一个学生,这是我简单的愿望。

岁月辗转,大一的稚嫩,大二的不理性现在都已是尘归尘土归土不属于当前的我。往后的日子里,我又会经历哪些名字我又会遇到哪些老师?这是一个未知。同样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去探索去寻求新发展的路径,这也是一个未知。我能预见的是,总会有那么一天,那些传说中的很厉害的人物会走向我们走进我们,没有陌生感,没有距离感,向我们讲述他们走过的路,指引我们正在行进的路。会有这么一天的,我深信不疑。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