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桂卫华:科研创新、教书育人永不停歇

来源:人民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0日 作者:林洛頫

人民网长沙9月9日电 (记者 林洛頫) “我这一辈子只做两件事,一件是科研,一件是育人。”在中南大学新学期新生见面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与新生进行交流,看似简单的话语让不少学生心生敬佩。

69岁的桂卫华从教38年,忙碌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他怀着民族振兴的决心、科研报国的初心、中华崛起的使命,奋战在科研创新、教学育人的一线,用自身科技力量来提升有色冶金自动化技术水平,成为真正的“国家担当”。

死磕到底的科研精神

初次见到桂卫华教授,他刚从医院请假来学校参加新生见面会,手上还绑着医院的手环,清瘦的身体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30多年里他率领团队,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为科研创新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高炉炼铁是钢铁流程的关键工序,在钢铁制造过程中能耗最大、排放最多、生产成本最高。如何在这高能耗、高排放、高成本的庞然大物中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是桂卫华及其团队近年来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得知道高炉运行时的各种参数。但如何监测这每天都在运行着的大型高炉?“先搞清楚它的内部运行情况。”桂卫华对团队成员说,并设想着为高炉做一个“内窥镜”,对大型高炉关键参数进行高效、实时、可靠的监测。

桂卫华的博士研究生陈致蓬说,高炉空间密闭,炉顶温度在200℃以上,特制的内窥镜即使不被熔化,那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铁矿石也会把它砸得体无完肤,那漫天弥漫的粉尘更会让它“两眼一抹黑”。

10多年前“美钢联”斥资3000万美元做过类似的研发以失败告终;但桂卫华骨子里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打算“死磕”到底。他和团队通过分析高炉炉顶粉尘分布机理,建立炉顶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模型,借助数值仿真技术终于寻找到一方“宝地”——在高炉炉壁上确实存在低粉尘区域,这便是近距离取像设备的最佳安装区。

按照桂卫华团队的设想,他们将利用合作企业柳钢的高炉检修期——这个时间只有短短的20多个小时,在高炉上开个口子,将他们研制的“内窥镜”放进千辛万苦找到的那块“宝地”,此后高炉正常运行,“内窥镜”监测各项参数,并传送回计算机。

高炉上开口子?高炉内满是一氧化碳,如果一不小心气体泄漏,中毒者20秒内昏迷,90秒可致终身瘫痪。若气体大面积泄漏,整个柳州不保。桂卫华对团队成员千叮咛万嘱咐,并与柳钢20多个部门的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多次研讨论证,讲意义、陈利害,并拍胸脯下保证,最终在2014年成功装入“平行低光损背光高温工业内窥镜”,由此获得较为清晰的高炉料面形状,大型高炉炼铁过程运行信息的高性能监测成为了现实。

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以德为先,立德树人”,这是桂卫华的育人宝典。他最想教给学生的不是哪一项具体的技能,而是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他招学生最看重的是人品。”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王一军说,桂卫华对学生“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技术。学校发展学生党员,有的导师签个字就了事,他非得自己找学生谈话,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入党的初心。

采访中,桂卫华多次提到:“人要有信仰,我就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我是1973年6月28日入党的。”他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把入党誓词牢牢刻在了自己心中,并时刻已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2003年,在重庆参观渣滓洞后桂卫华内心很受震撼,回来后主动要求给学生上党课,讲忠诚,讲历史,讲烈士们钢铁般的信念。2015年从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归来,他再次主动给学院师生上党课。看着讲台上情绪激动、神采飞扬的老人,学生们哪里知道,那时桂卫华身体状况其实很不好,但他仍坚持与师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桂卫华认为,如果说自己也算有所成就的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信仰、有追求,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日常的科研实验中桂卫华不仅仅是说,更多的是做,用实际行动写就“最好的教科书”。

上世纪90年代初,桂卫华带着学生在洛阳铜加工厂实习,承接“750mm冷轧机控制系统引进消化”的项目;为成功复现一套完全引进的系统,桂卫华数百次到工厂现场测绘电路,经常长时间近距离盯着电路板研究,依靠执着的精神硬是全盘消化有100多块电路板、近万个零件的复杂控制系统,为企业节省大量外汇。

桂卫华笑着告诉记者:“我想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前身体条件好,大多是和学生一起干,经常是把实验室当家,现在更多的是给他们出主意,带着他们一起去思考。”

温暖传承的育人精神

“老老实实为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桂卫华恪守的人生信条。有着“空中飞人”称号的桂卫华,一年时间里大概有200天在出差或是在去出差的路上,但每次一回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开项目研讨会,或是立马赶到实验室,挨个找到学生,询问近期科研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放手去做。

无论有多忙,桂卫华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有问必答,把学生的事放在第一位。“桂老师在学术上的敏锐度和洞察力,一般人难以企及。他的真知灼见都能直击痛点,让人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在读博士研究生杨超说起桂卫华传授感慨不已。

“我这一辈子在桂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王雅琳是桂卫华早年的弟子。她当学生时被派往北京出差,桂卫华不放心一个女孩子单独出差,特意叮嘱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一位处长到北京西客站接人;事后那位处长打趣地说:“做桂老师的学生很幸福呀!老师他自己来我都没接过。”

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谢永芳是桂卫华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因出身贫寒之家,加上兄弟姐妹众多,谢永芳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只身南下广州工作。桂卫华知道他是做学术研究的“好苗子”,就这么放弃学术生涯实在可惜,遂鼓励他继续读博深造。

考上博士研究生以后,桂卫华从工资里“挤”出两万元,用于谢永芳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还用科研津贴资助他直到博士研究生毕业。“桂老师那时经济并不宽裕,但毫不犹豫地帮我渡过难关,更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谢永芳至今感念这份温暖。

在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团队成员中,很多人都是先成为桂卫华的学生,再留在学校,成为桂卫华的同事。他们都是被桂卫华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被他这份朴素的爱所感动,很自然地凝聚在了一起。

“厚德博学,勤勉敬业;求实创新,研以致用”,这是桂卫华教书育人的16字方针。他的理解是科学研究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博览群书,厚积薄发,踏实做事;从科学规律出发,大胆提出设想,小心求证、反复论证,实现从0到1,再从1到N的突破,让更多的人享受科学研究带来的“福利”。

为国担当的强烈责任

“为祖国担当,必须靠每个人做好每一件事,做好自己的事,汇聚起来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50后“理工男”桂卫华酷爱读书,说出来的话和哲学家一样,有思考、有哲理,让学生敬佩。

进入中南大学当老师的日子里,他不断的研究、学习。1986年桂卫华载着责任,以优异成绩通过出国考试,前往德国杜伊斯堡大学进修。身处异国他乡,“祖国”这两个字的分量变得更加具体可感,他愈加体会到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的紧密联系。

80年代德国作为欧美发达国家,自动化水平比我们高出一大截,一辆辆小汽车早已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在德国的两年里,桂卫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自动控制方面的专业理论,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资料,这给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1988年,桂卫华回国一头扎进自动控制的科学研究领域。这一干就是31年。他从大家眼中的“小桂”变成“老桂”,但没有改变的是他直面国家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责任与担当,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将中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

株洲冶炼集团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但每年生产所用电费超过1亿元。桂卫华和他的团队用12年时间,研制出分时供电的调度技术,及与其配套的电解沉积过程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及酸锌浓度的智能控制技术等,企业电能损耗一年减少3000万kWh,吨锌电耗下降174kWh,经济效益每年达7642万元。

在我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铜冶炼企业——江西铜业集团,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桂卫华,和他的团队成员攻坚克难,研发的铜冶炼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提高冰铜品位,降低重油消耗,还使我国闪速炉单台产能跃居世界第一,企业一年回收铜500多吨,经济效益达5039万元。

这些年来,在国家节能降耗减排重大战略需求的引领下,桂卫华率领他的团队跑遍全国大小有色冶金企业,对中国有色冶金企业生产一线整体自动化装置情况了如指掌。他们为有色金属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自动化技术的提升和自主创新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眼下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这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报国的重要性,同时需要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上取得突破,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桂卫华的讲话铿锵有力。

来源链接:http://hn.people.com.cn/n2/2019/0909/c337651-33338240-2.html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