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破解心肌缺血损伤“生物钟密码”

来源:健康报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作者:谭婷 刘明辉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阮溦副教授(兼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麻醉系助理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麻醉系Holger Eltzschig教授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Kuang-Lei Tsai助理教授共同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该研究旨在阐明心肌缺血损伤的昼夜节律性机制,首次发现昼夜节律核心转录因子BMAL1与缺氧诱导因子HIF2A在缺血心肌中形成异源二聚体,揭示了生物钟—缺氧信号之间的互相作用机制,明确其为心肌缺血损伤昼夜节律差异的分子基础。该发现为基于生物钟的缺血性心脏病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并可拓展应用于脑卒中、代谢综合征、肿瘤等具有昼夜节律特征的疾病,为时间医学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开辟了新路径。该研究团队通过整合转基因小鼠与人类缺血心肌样本的多组学数据,结合转录因子互相作用分析和基因编辑技术,动态整合昼夜节律信号与缺氧信号,提出依时给药治疗策略。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