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二医教授团队成功完成首例主动脉弓单分支覆膜支架系统人体植入
来源:人民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作者:周阳 李鑫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舒畅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主动脉弓单分支覆膜支架系统人体植入,由此正式启动该器械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医生仅通过大腿根部一个穿刺点,就解决了以往需要多个穿刺点才能处理的复杂难题,为主动脉弓部疾病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患者蔡先生,37岁,因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并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至湘雅二医院急诊,经主动脉CTA检查,被确诊为“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极其凶险的致死性疾病,血管随时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
舒畅教授团队接诊后,发现情况比预想的更为棘手,破口位置紧邻为左臂及部分大脑供血的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这一“刁钻”的位置给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常规腔内修复会封闭重要血管,而传统开胸手术则创伤巨大、风险极高。
面对两难境地,团队决定采用基于舒畅教授在国内首创的支架自显影定位体外开窗技术(SF开窗技术)研发的主动脉弓单分支覆膜支架。该技术仅需通过单侧股动脉一个穿刺点,即可完成主动脉主体支架的释放和弓部分支血管的重建。目前全球其他主流的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技术,则均需经股动脉和上肢动脉两个入路才能完成手术。“单入路”设计不仅可极大地简化流程、缩短手术时间,并可以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随后,舒畅教授团队成员共同为患者实施了这一开创性手术,精准地将该覆膜支架系统输送至病变位置,并利用其预置通路搭建了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生命轨道”。术后造影及CTA显示:主动脉夹层破口被完全封堵,假腔消失,主动脉真腔及左锁骨下动脉血流通畅,完美实现了主动脉弓的解剖重建。
术后,蔡先生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胸背痛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