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一份美好,都值得我们守护”
来源:健康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作者:刘明辉 郭晓薇
带着“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思考,自2006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简称湘雅二医院)一批批援疆专家以矢志不渝的坚守和不遗余力的传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片热土上连续19载携手接力、开拓进取,书写了医疗援疆的精彩答卷。
开拓:从零到一,播种健康希望
“来疆为什么?”湘雅二医院的援疆专家用行动给出答案——为的是一个个“从零到一”的突破。湘雅二医院的援疆专家用精湛的医术播种健康,用前沿的科研播种未来,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充满希望的健康画卷。
2006年9月,湘雅二医院派出耳鼻咽喉科胡鹏副主任医师作为首位援疆专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开启了该院医疗援疆的征程。截至目前,该院援疆工作已历时19年,累计派出21批次共30余名医疗队员,涵盖十余个科室。援疆医疗队队员的足迹遍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吐鲁番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卫生机构。
希望的种子在持续浇灌下生根发芽。2017年10月,由湘雅二医院精神病学科援建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在原心理咨询门诊的基础上成立病房。这离不开向小军、黄春香、欧阳萱、唐慧等多名援疆专家的努力,他们为该科室的建立、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2024年5月,在湘雅二医院肿瘤科王斯斯副主任医师等4位援疆专家的全程指导下,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阿依努尔·阿不拉以第一作者的身份高质量完成了其首篇SCI论文,这是援疆科研帮扶结出的硕果。
2025年9月,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段绍斌、副院长袁运长一行到吐鲁番市人民医院考察慰问,并见证“张海南神经病学科名医工作室”挂牌成立。两院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不断深化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助力吐鲁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坚守:用仁心仁术展现平凡中的不凡
“在疆干什么?”湘雅二医院每一位援疆专家自踏上新疆土地的那一刻起,便深知肩上担负的不仅是医者使命,更是促进边疆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他们以仁心仁术和炽热情怀回应生命的呼唤,在边疆谱写出新时代的赞歌。
在天山南北,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李敏洪主任医师与普外科范丹凤主任医师“夫妻援疆”的故事早已成为一段佳话。2016年12月,两人共同为一名病情复杂的患者实施手术。术后,患者及其家属感激不尽。自此,湘雅二医院“神医侠侣”的美名便深深印在了当地群众的心里。
康复医学科许衡副主任医师曾接诊一名治疗希望渺茫的重度昏迷脑卒中患者。他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经过认真评估,带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和康复计划。经过12个日夜的全力救治,患者终于成功苏醒。许衡表示,患者康复后灿烂的笑容,便是对他工作最好的回报。
正是这样的责任与情感,让专家们的援疆之路越走越坚定。2016年底,李敏洪、范丹凤、许衡3位专家原定3个月的短期医疗援助即将期满,但很多工作正处于关键期。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函给湘雅二医院,希望将3位专家的援疆时间延长至1年。尽管本院医疗任务繁重,且3位专家都是骨干力量,但湘雅二医院还是同意他们延期,继续在当地开展帮扶工作。
这份坚守不仅在岁月中沉淀,也在荣誉中闪光。2015年,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隶属于湘雅二医院)谭立文、王绪轶、谌红献,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授予“第七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并荣获二等功。2020年,医院康复医学科孔瑛主任医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2025年1月,医院神经病学科张洁主任医师被授予“吐鲁番市优秀援疆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传承: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离疆留什么?”留下的是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一张有序的学科发展蓝图、一份永不褪色的湘疆情谊。以智慧授人以渔,以远见擘画未来,以赤诚厚植情谊,以担当促进团结,这是援疆工作最深刻的传承。
胸外科胡文副主任医师肩负推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建设的重任而来。当他将一项项新技术手把手传授给维吾尔族徒弟时,仿佛完成了跨越时空的接力——把导师赠予的手术刀郑重地传给了天山脚下的新一代医者。胡文说:“援疆不只是‘把光带到边疆’,而且是‘让边疆成为新的光源’。”
初到新疆时,神经病学科申向民副主任医师略显迷茫。面对硬件、软件的差距,他一度怀疑自己能否胜任“传帮带”任务。但经过深入调研,他重拾信心,带领科室制定了清晰的学科发展规划,提出医疗质量提升的具体思路。在高温下,他坚持带队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义诊,并在当地首次诊断并治疗了“特鲁索综合征”等6种疑难杂症,成功申报开展了3项新技术。
神经病学科张贺副主任医师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沟通难、治疗难等挑战,坚持“既要医病,更要暖心”的援疆传统,找翻译、详解释、学政策,将前辈们“暖心行医”的理念落到实处。他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3个县成立了名医工作室和师带徒团队,搭建起持续帮扶平台。“前辈们说的传承,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责任与使命的延续。”张贺表示,“这里的每一份美好,都值得我们用专业与热忱去守护。”
(2025年10月27日 第03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