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三医院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惠及200余名湖南省内外患者

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8日 作者:任弯湾 李姗 杨龙

3月16日上午,14岁的小杭(化名)和父母一起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虽然已经14岁,小杭却不会说话,个子矮小,身材瘦削,也不怎么与同龄人交流。小杭父亲捏着厚厚的一叠检查化验单交给医生查看,另一名医生正在为小杭查体。10分钟后,来自不同科室的近十名专家赶来,会小杭进行罕见病多学科会诊。

和小杭一样,这天上午还有200余位患者来到湘雅三医院专家门诊——他们都是罕见病患者。3月16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来自神经内科、儿科、胃肠外科、肾病风湿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的11位专家为他们进行了细致的诊治。

据统计,人类已知的罕见病已经超过7000多种,罕见病患者已达4亿。中国的罕见病患者已经达到2000万,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近十年来,我国已将67%的罕见病纳入国家医保。湘雅三医院院长江泓认为,需要医护人员、病患家属、社会公益组织等共同携手,提高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立无援。

△湘雅三医院罕见病多学科义诊活动现场

义诊中既有“老病友”,也有患者从外地慕名而来

此次参与义诊的患者中,既有慕名而来的新患者,也有专家长期“跟踪”诊疗的老病友。在湘雅三医院院长、一级主任医师江泓的诊室,一位来自珠海的患者老张正在接受细致检查。

三年前,老张发现自己频繁眨眼,随后出现吞咽困难、动作迟缓、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他辗转多地求医,却始终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次他专程驱车前来湘雅三医院,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帮助。江泓及其团队为老张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建立了长期跟踪回访机制。

小杭患有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身体瘦弱,无法用语言交流,只能简单模仿动作。虽然已经14岁,小杭却不会说话,个子矮小,身材瘦削,也不怎么与同龄人交流。在中国蔻德罕见病中心的帮助下,小杭一家得知了湘雅三医院开展罕见病多学科义诊的消息。小杭前一天晚上和母亲一起从邵阳隆回县家中赶来,父亲则在这天早晨凌晨4时从工作地广东佛山赶到长沙。

医院迅速组织了多学科专家团队,对小杭进行了全面的会诊。专家们从多学科角度给出了详细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为小杭(中)做初步检查

今年28岁的李先生(化姓)告诉记者,自己读高中时出现视神经萎缩,双眼视力仅有0.1。而后李先生的双腿逐渐萎缩变细,行动开始出现些许困难,辗转多家医院后确诊了腓骨肌萎缩症(CMT),并在基因检测后得知此病是由父亲遗传所致。

2023年起,李先生开始在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张如旭教授处就医,病情控制得很不错。“我读大学时念了计算机,现在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小时候,我因为这个罕见病受到过一些歧视,希望社会各界多多关注罕见病人。”李先生说。

△张如旭教授为李先生看诊

罕见病面临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

“亨廷顿舞蹈病”“黏宝宝”“蝴蝶结症”……这些看起来很美的名字对应的医学名称是:遗传性慢性进行性舞蹈病、黏多糖贮积症、结节性硬化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罕见病。

虽然发病率低,但罕见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痛苦却非常深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由于病例少、经验不足,罕见病往往面临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等问题,患者往往被称为“医学的孤儿”。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湘雅三医院近年来积极推动罕见病诊疗工作。医院成立了罕见病门诊,并采取了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江泓介绍,作为湖南省第一批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之一,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将继续致力于罕见病诊治能力建设。

医院已将“建立以神经系统遗传病与罕见病为龙头的新湘雅脑科学研究中心”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要把先进的诊疗经验和管理经验有机融合起来,促进医院和社会的资源整合,争取政府财政、医保、科研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罕见病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江泓也呼吁全社会关注罕见病患者,加强孕前、产前筛查和健康人致病基因筛查,实现优生优育和罕见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