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当代中国政治伦理”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4日 作者:刘新少
为了深入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政治伦理问题、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智慧,2024年6月22日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南大学在长沙共同举办“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当代中国政治伦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和《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中州学刊》《湖湘论坛》《云梦学刊》等期刊社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会议。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周谨平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南大学党委、副校长何军教授代表中南大学对各位学者的到来以及对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专业委员会靳风林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对于促进我国政治伦理学建设、深入研究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中国伦理学会执行秘书长王海滨代表中国伦理学会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教授代表学院致发言辞,代表承办方对各位学者表示欢迎,并且介绍了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建设思路和情况,指出学院正全面推动哲学学科建设,积极建设应用伦理学硕士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心。
数十位嘉宾学者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当代中国政治伦理”主题进行了大会报告。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佃来教授在《马克思对现代性重构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旨报告中探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理论基础。李佃来教授认为从西方政治实践来看,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西方政治社会的伦理基础来自市民社会。马克思批判对象最终归为对市民社会的批评,着眼于对个人主义的批判,尝试重新理解人类道德基础。借对个人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为每个人争取自由发展的机会。中国式现代化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江畅教授在主旨报告《政治的本性及其实践要求》中指出政治的终极目的是实现社会中所有人的幸福,主体意识不断觉醒,政治的主体目的就会回到自己本始的社会。人民是政治主体,也是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社会的一切政治权力。社会实行法治来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对社会的治理体现为法制治理,法律应体现人民的权力。为实现上述目的,实践层面应该做到人民拥有社会统治权和治理权。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杨明教授在报告《“第二个结合”的问题指向、关键内涵与价值意蕴》中指出,文明本身也需要更新,更需要同中国具体文化相结合进行批判继承。现代文明与整个民族的生命息息相关,用中国式现代化来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既要做好人类文明新形态又要做好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左高山教授以《忠诚之难》为主题探讨了忠诚面临困难。他指出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每个成员都需要某种程度的政治忠诚。左高山教授从忠诚对象之难、评价之难、定义之难、忠诚之间矛盾冲突等多方面陈述忠诚之难,这些困难都不能成为不忠诚的理由,唯有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才是真正的忠诚,努力成为政治上忠诚的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建华教授的主旨报告《数据主义与政治操控》探讨了数据共享的规制问题。李建华教授认为数据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一旦和资本结合成为巨大的权力,数据主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宗教。数字化的政治操作越来越重要,数据平台成为政治舞台。数字政府逐渐形成,不经意中造成了政治监控。数字操控越来越隐蔽,隐藏于非敏感数字之中。如何规制数据共享,应当成为政治伦理研究的新课题。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龙静云教授的报告《政治哲学的三大价值追求》指出政治哲学是政治介入哲学的一种方式,国家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体。寻求优良政体,是政治哲学首要目标。建构良序社会,是政治哲学的价值指向。追求美好生活,是政治哲学的终极目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朱辉宇教授作了题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政治伦理的研究视域》的主旨报告。朱辉宇教授认为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把握时代化,从人类文明总体分野之中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自觉与自发中把握制度改革与设计。物质基础决定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应具有本民族特色,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现代性,自觉设计应聚集在社会根本的制度上,低层次的制度保持一定开放性。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怀承教授就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三个观点。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是赓续传统文明,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新光。人类文明新形态区别于资本主义,不同于苏联,是适应当今世界的文明新形态。传统不是用来继承的,而是用来超越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更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传统的超越。中国文化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属于人类的,中国的眼光着眼于天下,不局限于中国。
南昌大学哲学系詹世友教授在主旨报告《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方向》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关系以型构良序社会格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独立自主的;构建融合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经济伦理制度以保障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步;以塑造政治道德巩固团结奋斗的精神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提供道德价值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标准;以“第二个结合”畅通现代社会精神教化之源。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王俊教授作了题为《非洲的关系伦理与共同体思想——兼及儒家伦理比较》的主旨报告。王俊教授认为非洲关系伦理基础是本体论,在共同体政治实践中实现。非洲独特的民主形式是姆邦齐,班图思想视域里的人或人类是共同性,强调事物存在的整体性,决定了非洲对于人之生存的理解。非洲关系伦理与儒家伦理的区别在于,儒家的共同体最终落脚于个体修养,导向公共的政治生活。
大会分论坛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政治伦理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共同体伦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与当代政治文明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雷良教授主持闭幕式。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刘淘宁、杨畅、姚勇和向玉竹四位老师代表四个分论坛总结。闭幕式上中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范明献教授致闭幕辞,代表人文学院对所有参会人员、会务人员表示感谢。范明献表示,本次会议参与人员多且地区广泛,主题重大且有趣味,专家发言见解深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