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模式织经纬 托举全民健康梦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7日 作者:周阳乐 刘明辉 张 旭 赵晓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2024年8月14日,肺癌患者王先生将一条红色横幅高高挂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门诊前坪,感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对口帮扶团队让他能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2024年3月2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运行。
2024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正式启动对口帮扶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工作,拟用3年时间助力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01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赴江华瑶族自治县拉练义诊。
2024年7月4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骨科团队成功完成广西首例全智能骨科机器人技术辅助手术系统下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2024年5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带领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团队完成一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
(本版图片均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提供)
春满湘江漓江畔,潮涌健康帮扶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临桂院区启航周年之际,一组跃动的数字在山水间写下生命注脚——365个日夜,8万余人次接诊托举起希望,92项医疗新技术如星辰点亮桂北大地,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破土而出,6位市级人才破茧成蝶……
这,正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以下简称湘雅二医院)二十年健康帮扶长卷中的一帧剪影。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政策持续发力,将健康帮扶定位为缩小城乡医疗差距、阻断因病致贫返贫链、激活基层医疗活力的关键引擎。作为医疗“国家队”,湘雅二医院始终将“大医精诚”的初心熔铸于国家战略,通过不断探索和持续深耕,用创新模式织就健康网络,以多维实践托举全民健康梦,在时代答卷上镌刻下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健康帮扶,不仅是手术刀与药箱的抵达,更是一种制度的生长、一种能力的觉醒、一种对生命尊严的集体守望。” 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柴湘平的话语掷地有声。
多维度织网,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真是好政策啊,让我们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以后都在这解决!”3月18日,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病房内,肺癌患者王先生紧握医护人员的双手,眼含热泪。
这位患有Ⅲ期肺癌,同时合并慢阻肺、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患者,曾在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肿瘤科接受多次化疗,可每回路途奔波劳累。得知湘雅二医院结对帮扶家门口的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甚是欣喜。
针对王先生的病情,湘雅二医院的专家团队带领当地医护一道审慎评估,为其制定了精细化的治疗方案,于当地完成了高难度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的他,成了健康帮扶最生动的“活广告”。
健康帮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资源、人才、机制、科技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力,才能真真正正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奔表示:“健康帮扶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科学有效的机制,才能筑牢乡村振兴的‘健康防线’,让越来越多老百姓享受到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一年间,39名湘雅专家跨越山水,以“临床+管理+技术”的“铁三角”阵容扎根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结合当地实际需求,瞄准常见病、多发病,重点帮扶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胸心外科、骨科5个专科,带动张家界区域内医疗水平整体提升。门诊量如春潮涌动,手术台次较往年翻倍增长,四级手术占比上升。2024年与2023年相比,胸心外科手术量同比增长45.45%,心血管内科电生理手术量同比增长42.35%,39项填补市域空白的新技术和2项新项目落地生根——数字背后,是“国家队”对基层医疗生态的重塑。
在各帮扶专科专家的大力带动下,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其中,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带领开展的全胸腔镜获取乳内动脉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分期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肝胆外科开展的介入微创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均系全省首例。
从“肺结节、慢阻肺、睡眠呼吸暂停(鼾症)”门诊,到“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门诊,从“湘雅二医院专家体检日”到“心理科门诊”……帮扶团队根据民众所需帮助医院拓展医疗服务,特色诊疗服务如雨后春笋,让“基层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渐成现实。
健康帮扶,凭的是实力,靠的是情怀,拼的是作为。
医院连续10年参与了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十年间,这支“医疗铁军”的足迹遍及9市21县,累计开展万余人次诊疗,疑难病例会诊300余人次,带教手术超千台,手术带教124台次,授课700余次,培训10000余人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6项,帮助新建临床专科4个。
与此同时,医院落实《关于开展严重精神障碍健康扶贫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山西省大宁县、陕西省清涧县开展为期3个月的驻点帮扶;应中华医学会邀请,派出9名专家赴山西吕梁山片区临县与岚县驻点帮扶,工作成效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地方政府一致好评。
一项项具体措施的落地,一次次跋山涉水的支援,一轮轮精准真诚的帮扶,诠释着“国家队”的硬核担当。湘雅二医院用强大的实力、为民的情怀,为健康加油、为生命护航,筑起了“健康中国”“健康湖南”的坚实后盾。
多模式跃迁,凝聚健康中国力量
健康帮扶工作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行动。
回溯过去,湘雅二医院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与时代进步同行,在健康帮扶的道路上,一路求索,多地开花,走出了一条从“1.0模式”到“4.0模式”的特色之路——
自2005年起,湘雅二医院便积极响应卫生主管部门的号召,投身于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国家巡回医疗工作,将国家医疗队送到基层和人民群众身边。那是健康帮扶“1.0模式”的起点。
医院负责对口湖南永顺县、龙山县、桑植县、慈利县、平江县和江西会昌县6家县级人民医院,是当时同级单位中援助点最多的医院,通过将对口支援工作做实做细,为基层医院输送了急需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6家县级医院和人民群众首尝“湘雅红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变化,湘雅二医院开创性地开启了健康帮扶“2.0模式”——组建医疗联盟与专科医联体。
2011年3月,医院成立了全国首个跨省医疗联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疗联盟”。一批实在的帮扶举措,吸引了全国医院的加入,不到5年,21个省、市200余家医院共享“同质化医疗”。湘雅二医院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双向转诊、远程诊疗、科研协作等方式对各级医院进行扶持,规范医疗服务标准,让基层百姓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
真心帮扶,自然少不了“王牌专科”传授“看家本领”。
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的跨区域专科医联体正式启动,成立之初便吸引了全国20余个省份的100多家医院加入。
目前,医院成立的专科/专病医联体已发展到28个,涵盖了代谢内分泌、精神、呼吸、心血管、骨科、皮肤、临床药学等学科。随着医联体的全域贯通,各个专科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大潮,达成了医疗同质、服务统一、资源共享的愿景,书写了健康中国的宏大叙事。
2019年,医院健康帮扶“3.0模式”在平江写下惊艳一笔。这一笔,写的是重塑,是锻造,是托举,是蝶变。
2019年8月,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与湘雅二医院开始紧密合作,正式挂牌成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平江病区,实施病区共建共管。
由湘雅二医院肿瘤专家亲临该院肿瘤科指导工作,每周派出教授门诊坐诊、查房、教学、参与科室管理;引进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技术,提升肿瘤诊断水平;紧密沟通肿瘤新辅助、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的衔接,构建多学科合作(MDT)雏形等,切实提升科室业务诊疗水平。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肿瘤科室逐渐增加肿瘤病区、癌痛病房和放疗中心,从以前的20张床位增加至100张床位,从以姑息治疗为主、单一化疗为辅到放疗、化疗、热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规范化、同质化精准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还实现了对周边江西修水县、湖北通城县的辐射,共同组建了湘鄂赣边区肿瘤防治联盟。
“在县城做治疗,效果和省城一样,花费却少了一半!”平江县72岁的肿瘤患者张大爷,亲身见证基层医院的“三级跳”——从二甲到三甲,从姑息治疗到精准放疗,老区医院的蝶变是中国基层医疗崛起之路的缩影。
探索从未止步。2022年,湘雅二医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建广西桂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迈进健康帮扶“4.0模式”——院区托管共营。
医院先后派驻管理和专业技术团队52人,全面参与桂林医院建设,切实履行主营责任,不断强化党政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平移管理技术,培养先进人才。一场浩浩汤汤的“输送”,实现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平移”——品牌的平移、管理的平移、服务的平移,让“湘雅基因”在八桂大地厚植。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从“省内”到“省外”,从“线下”到“线上”,从“单一帮扶”到“多维联动”……在健康帮扶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上,湘雅二医院用心用情答好凝聚健康中国力量的“必答卷”和“特色卷”。
多领域覆盖,提供全面长久守护
健康帮扶,不是一时的善举,而是长久的承诺。
为了做好健康帮扶工作,湘雅二医院在院—院合作基础上,强化科—科、专业—专业、团队—团队之间的沟通合作,针对基层所需所盼,采用“党建+健康帮扶”、平战结合和医防结合等帮扶手段,将健康帮扶从短期行动转化为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了“帮扶一地,造福一方”。
柴湘平介绍:“我们通过依托省内对口支援医院及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院内113个党支部每年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六个一”即“一次红色教育、一次免费义诊、一次教学查房、一次学术讲座、一次健康科普、一次座谈交流”。党建与业务的双向奔赴,让“国家队”资源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至基层末梢。
3月16日清晨4时,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出现在桂林市中心广场。晨曦中,他们快速搭建野战医疗点、调试设备,为2025桂林“半马”赛事筑起“黄金救援防线”。
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承建单位,湘雅二医院将救援队伍建设与健康帮扶紧密结合,每年组织队伍全员全装赴基层开展1-2次拉练+义诊活动,为当地百姓进行疾病诊疗、健康宣教,并到当地医院进行疑难病例查房、手术带教等。
吕奔表示:“健康帮扶不仅要注重‘输血’,更要强调‘造血’;不仅需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让其实现从‘依赖外部支援’到‘自我能力提升’的转变。”
一组数据可以“说话”: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湘雅二医院累计向帮扶医院派驻465名专家,诊疗患者80000余人次,手术带教4400余台,帮助新建临床专科10余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78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90余项,培训医务人员40000余人次,免费接收对口帮扶医院1000余人进修,让基层医护蜕变为“带不走的医疗队”。
健康帮扶,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对生命的全方位守护。湘雅二医院的健康帮扶行动不局限于医疗领域,还涵盖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覆盖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真正做到了从帮扶疾病治疗向帮扶疾病预防转变。
在平江,医院启动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PCC)全国首个县级中心建设,构建了“优质、高效、整合型”的糖尿病防控体系,“县—乡—村”三级网络让“甜蜜杀手”无处遁形。
在长沙市芙蓉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率先启动了抑郁症社区人群队列研究,通过政府主导、国家队融合、部门协作及居民配合,构建信息系统平台为社区民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并逐渐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社区与三级医院无缝对接的医疗服务模式,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供分级分层干预,实现从筛查到康复的“全链条守护”,并将成果向全国推广,共同护卫人民健康。
从武陵山区到漓江之畔,从肿瘤攻坚到慢病防控,湘雅二医院用二十年步履,将健康帮扶的雄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当“湘雅模式”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健康密码”,当“全民健康梦”照进现实,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都在见证一场关于希望与惠民的医疗改革。正如柴湘平所言:“健康帮扶是我们的担当,更是对这片山河的深情诺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健康帮扶的故事仍在继续,湘雅二医院以仁心为笔,以担当为墨,续写着守护苍生的时代华章。
(2025年03月27日 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