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南大学“掌上寻光·青禾逐光”实践团赴新化开展双轨课程赋能乡村儿童数字未来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作者:汤永淳 唐果

红网时刻新闻7月28日讯(通讯员 汤永淳)近日,中南大学“掌上寻光·青禾逐光”网络数智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娄底市新化县潮水铺村潮水完全小学,开启为期10天的“网络素质+AI科普”双轨支教行动。

实践团成员在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唐果供图

实践团针对乡村儿童网络使用痛点,构建四维课程体系:在网络安全课堂,学生化身“反诈小侦探”,通过模拟游戏充值骗局的情景剧,将“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透漏个人信息、遇险速报警”的行动准则内化为条件反射;隐私防护课创新采用“三只数据怪兽”隐喻,用村庄实景照片解析门牌号泄露路径,引导孩子们自主总结“拍照四问”自检法则;面对网络世界催生的自我怀疑,心理调适课设计“优势书写”环节——孩子们用彩笔记录“我坚持帮邻居喂鸡”“我发现小溪独木桥松动及时报修”等真实成就,将纸张贴于课桌随时强化自我认同;网络暴力防治课则具象化“四大怪兽”:“嘲讽小恶魔”模拟微信群语言攻击,“隐私小偷”再现日记偷拍事件,学生在情景演练中掌握“截屏存证-报告-冷处理”三法则。

网络素质教育课程老师黄芮在讲授网络诈骗含义。唐果供图

当网络素养根基筑牢,AI科普课堂在乡土场景中展开奇妙探索。志愿者抛出“机器能认出玉米和辣椒吗?”的生活化问题,孩子们借助AI工具,训练图像识别模型。当屏幕准确标注出作物名称时,“手机魔法是代码变的!”的惊呼响彻教室。伦理思辨课上,“AI该替人写作业吗?”的投票辩论引发激烈讨论,责任意识的种子在童心中悄然扎根。

AI科普课程老师王豪博与学生互动。唐果供图

随着10天课程画上句号,学生们的成长清晰可见:多数孩子已学会辨别网络诈骗、熟练使用学习平台。行为习惯的改变更令人欣喜——球场上奔跑的篮球队取代了低头刷手机的身影,曾沉迷短视频的小罗主动探索成语动画,许多家庭晚餐时多了收手机的默契。

团队将全套教学资料移交校方,后续将通过线上指导协助本地教师延续课程,并计划明年辐射周边村落。这场实践印证了最朴素的真理:授孩子以理性使用数字工具之能,方为应对时代浪潮的根本之道。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