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雅礼中南附属中学“一校两址”,“高校+名校”将再造“名校”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作者:卢燕玲

一场围绕高校附属中学的深度改革,正在中南大学悄然推进。

今年5月,原中南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与第二附属中学正式整合为“雅礼中南附属中学”,以“一校两址”的新办学模式亮相岳麓山与天心两大校区。这不仅是招牌的更迭,更意味着多年来两校区分立、资源分散、质量不均衡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8月29日,雅礼教育集团派驻雅礼中南附属中学干部任职大会在科教楼四会议室举行。会议宣布聘任刘陆军同志为雅礼中南附属中学校长,卢明同志为副校长。干部任职不仅意味着人事布局落定,更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南大学正借力雅礼的教育品牌与管理经验,试图走出一条“高校+名校”合作办学新路径。

资源整合:从“各自为战”到“四个统一”

中南大学原第一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分别位于岳麓山校区与天心校区。随时代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推进,两校发展不均,且面临办学场地紧张、体量小不成规模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校区教职工对优质教育的同一需求。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提高办学水平,附属学校管理中心在中南大学与雅礼中学强强联手,合作共建雅礼中南第一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基础上,经充分调查研讨,牵头拟定两所附中整合方案。2025年5月16日,两校正式整合为“雅礼中南附属中学”,为附属学校管理中心下设教学机构,实行“一校两址”办学,分岳麓山校区与天心校区。整合后,附中实行统一领导班子、师资配置、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的“四个统一”管理模式,师资力量更加雄厚,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在高校纷纷发力基础教育的背景下,这一动作被视为中南大学提升附属学校质量、回应教职工关切的“关键一子”。而其背后,是与长沙“名校”雅礼中学的深度合作,“四个统一”将两校区牢牢绑定为“命运共同体”。

人事布局:雅礼精英团队入驻释放改革信号

8月29日,雅礼教育集团派驻雅礼中南附属中学干部任职大会在科教楼四会议室举行。会议宣布聘任刘陆军同志为雅礼中南附属中学校长,卢明同志为副校长。

雅礼中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周振宇强调,此次干部派驻是两校深化合作,共育英才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雅礼教育集团对中南大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支持。

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旭辉就今后附中工作的开展作部署:一是要坚定不移、牢记使命,以切实举措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要明确方向、勇担重任,迅速适应角色,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和谐推进;三是要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共同创造雅礼中南附属中学欣欣向荣的未来。

两位新任职干部表示,将履职尽责,规范办学、精细管理,进一步理顺合作共建及附中整合背景下的体制机制,团结附中师生守正创新,实现品质发展。

干部派驻不仅是人事调整,更是管理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深度植入,预示着"雅礼模式"将在中南大学附属中学体系中全面落地。

师德筑基:廉政教育为改革保驾护航

改革越是深入,越需筑牢底线。同日举行的全校教师廉政教育报告会,与干部任职大会形成鲜明呼应。中南大学纪委副书记、监察专员办主任罗永忠为附中全体教师作专题辅导报告,围绕"崇廉立师德 守纪正师风"主题,从典型案例切入,系统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罗永忠围绕“崇廉立师德 守纪正师风”主题,从典型案例切入,系统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项准则,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并勉励附中全体教师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信任、社会放心的教师。

这场报告会看似常规,实则释放重要信号:合作办学不是"贴牌经营",质量与风气才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后期,附中还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举行"师德承诺"签字仪式,扎实开展自查整改,为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未来展望:从资源整合到教育生态重构

新学期,雅礼中南附中将抓严抓实管理与教育教学常规,坚持"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精细管理"的理念,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优化组织架构、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减负提质、加强联盟合作等多方面举措,全力构建资源共享、课程贯通、师资协同的新型办学体系。

此次改革旨在不仅解决眼前的资源不均问题,更着眼于长远的教育生态重构。中南大学附属学校管理中心将带领雅礼中南附中以"一校两址"为新起点,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中学,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具有"中南底色、雅礼成色"的教育品牌。

"一校两址"改革背后,折射的是我国高校附属学校普遍面临的发展困境。长期以来,高校附属学校既承担着教职工子女教育的重任,又面临办学自主权受限、资源投入不足、与社会名校竞争等多重压力。

中南大学与雅礼中学的合作模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引入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体制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但这种模式能否真正实现"1+1>2"的效果,仍需解决一系列挑战:两校区的真正融合、不同教师团队的文化磨合、教育理念的相互适应、家长与社会对新品牌的认同等。

中南大学附属学校管理中心主任、中南大学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肖慧认为,高校附属学校的改革,从来都不只是"自己的事"。它关乎教职工福祉、关乎教育公平与质量,更关乎一代人的成长方式。"一校两址"是一次机制创新,更是一场教育实验。它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挂上什么牌子,而在于能否真正办出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好教育。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