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湖南建立省内首个重症医疗大数据库,成功打造“智慧ICU云平台”

来源:掌上长沙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 作者:傅容容 粟娇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的场所,作为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智能化、信息化的转型显得尤为迫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强化城市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县域内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

如果ICU里的监护仪器会“说话”、会“看人”,能根据患者监护指征等信息动态分析病情,即时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重症风险,提醒医生早期规范干预,便能降低患者发生重症甚至危重症的概率。如果在基层广泛运用此类智能技术,还能增强基层重症救治能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在湖南省率先利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立了湖南首个重症医疗大数据库,成功打造了“智慧ICU云平台”。这一平台的诞生,不仅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规范解决方案,也为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

“云”端监控,病情转危前能早期预警

“智慧ICU云平台”的工作原理如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余波副教授介绍,每一位患者在重症病房监护救治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来自床旁监护治疗设备。通过采集、整合,形成重症医疗数据库,分析数据,建立计算机模型,并进行相关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据悉,该系统目前能对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常见危重症早期预警,并规范重症救治主动前移,减少危重症发生率,不仅能放大现有重症医师能力,也能实现对基层医院的重症监护远程托管,实现双向转诊,保证救治通道的高效运转。

“一名脓毒症休克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治疗,病情严重,需要转诊到我们医院进行手术治疗,请大家做好准备。”近期,一场由湘雅二医院各领域专家参与的重症感染多学科团队(MDT)会议在该院重症医学科MDT中心成功举行。

80多岁的王爷爷因发热和意识障碍入住龙山县人民医院ICU病房,他原有肾病综合征,长期服用激素治疗。入院后,被诊断为腹腔感染、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尽管当地医院积极治疗,患者病情仍呈加重趋势。

借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自主研发的“智慧ICU云平台”发现危险预警后,王爷爷被紧急转入湘雅二医院。与此同时,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外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以及龙山县人民医院等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在线开展MDT会议。

与会专家详细分析了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及整个诊疗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结合各专家的观点,治疗团队制订了一个更为清晰、明确的诊疗方案。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湘雅二医院,经过1周多的手术、抗感染、器官功能支持等治疗后,患者转危为安,通过双向转诊又回到龙山县人民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项目牵头人、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金秀教授表示,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患者的医疗单元,负责对危重患者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重症医学科集中了全院危重患者,专业医护人员,以及现代化监测和治疗设备,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医院邀请了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团队,综合临床研究要点,就大数据背景下重症医疗数据的挖掘、重症医学科信息化建设及人工智能在重症监护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李金秀介绍,目前,医院还开发了一些其他人工智能产品,如死亡风险预测辅助系统、呼吸机脱机成功率预测系统、急性肾功能损害预测系统等。这些软件可以安装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床旁的电脑上,也可以安装在重症监护室医生的个人电脑上,随时监测患者情况,为医生提供指导意义。

“云”聚智慧,提供基层救治新策略

依托“智慧ICU云平台”,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为平台联盟医院开设了“云门诊”。

37岁的周先生成为受益者之一。周先生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本地医院ICU接受治疗,病情需要转诊,考虑到距离遥远及转运风险的不确定性,他拨打了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电话。

最终,当地医院通过“云门诊”远程传输周先生的资料至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经过初步诊断和指导,周先生的病情得到改善。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通过“云门诊”对周先生的病情进行持续追踪并提供指导。

重症疑难医护联合门诊对于促进重症疑难患者双向转诊、改善ICU患者长期预后及生存质量、增进患者家庭幸福、提升社会福祉具有深远意义。

“智慧ICU云平台”能早期预警主动施救,减少危重症发生率,实现重症监护远程托管,并安全顺利双向转诊;还建立了以基层重症医务人员为核心、涵盖整个基层医疗系统人员的重症远程教学培训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重症医疗整体质量。

重症医学是综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科,医师培养门槛高,周期长。我国医疗水平地域差异大,重症医护人员供应不足,导致重症医学发展、诊疗水平及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处理和转诊危重症患者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往往无法满足救治的及时性需求,容易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尤其是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初期,局部地区危重病人短时间内大量增加,而重症医师短时间内难以大幅补充,从而导致医疗资源紧张。许多“边缘”患者无法得到早期救治,最终发展成重症。重症患者则难以得到专业救治,进而增加患者死亡率。

目前,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积极探讨以重症感染患者救治为代表的MDT模式,团队由常驻学科专家与特邀专家组成。借助基于5G的“智慧ICU云平台”,可及时远程为各级医院提供湘雅“国家队级”的帮扶,解决重症疑难患者救治难题。

“云”上互通,计划一年内覆盖全省

自2018年萌生建立“智慧ICU云平台”的想法以来,6年的时间里,“智慧ICU云平台”逐渐得到医疗界的认可。

经过医疗机构和专家评审,以“智慧ICU云平台”为核心技术,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了湖南省重症智慧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智慧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项目。

鉴于各地区及医疗机构数据系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加之基层5G网络条件受限等因素,当前“智慧ICU云平台”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 “智慧ICU云平台”的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近期,我们与中国电信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国电信将免费为10家基层医院搭建5G网络。”在各级政府及关联企业的支持下,“智慧ICU云平台”必将取得长足发展,为广大民众带来福祉。 “智慧ICU云平台”的覆盖范围计划在一年内拓展至全省,以显著提升基层重症救护能力。

“我们也会持续对‘智慧ICU云平台’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和需求,提高项目的实用性和价值,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和患者健康服务。”李金秀教授介绍,将提升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优化分析模型,精确预测病情发展趋势,助力医护人员早期发现并干预问题;推动“智慧ICU云平台”在各级医院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确保该平台与临床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影像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信息畅通,提升医疗协同效率。

优化医疗服务的进程是一项持久且长期的使命。在我国重症医学科领域,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通过实施重症迁移、医护一体化、5G智慧+MDT、重症疑难医护联合门诊等举措,实现了对患者从入科前至出科后的全程连续服务,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无论是在院内外的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还是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将始终秉持“厚仁博雅,湛术求是”的科训,以助力“健康中国”为目标,致力于打造“服务有温度、管理有力度、专科有深度”的国际知名学科。

项目名片

“智慧ICU云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

“智慧ICU云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联合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金圣达空中医院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获得了2021年度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专项)立项资助。

“智慧ICU云平台”是5G远程ICU临床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可早期识别和快速处理危重症患者。通过远程智慧ICU信息系统,医院可实现早期预警、主动施救,减少危重症发生率。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