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我的大学老师】在讲台上行走 在教室里老去

来源:文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9日 作者:李妍

编者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201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学校组织《我的大学老师》征文活动,收到大量师生和校友的来稿,字里行间体现的是对老师敬业的赞颂、对师生情谊的怀念。在第30个教师节到来之即,新闻网特选登部分优秀作品,对所有辛勤耕耘的中南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读懂一个人,最佳的途径,莫过于读这个人亲笔书写下的文字,尤其是完全自我心灵的抒写。所以我喜欢看人的博客,或嬉笑或怒骂,或逻辑分析或歇斯底里,总比学术文章来的真实和贴心。抛却对老师的感情,读蓝爱国老师的博客,教室的文化身份,竟发现,一个纯私人的空间,也可以如此的学理化,如此具有思想性,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可窥一斑。

“在讲台上行走”和“在教室里老去”是老师博客———“教室的文化身份”里的两篇博文,回忆老师的故去,些许有些悲凉,但那文字,有的却只是坚定。教师与学生是一对范畴,也因此,一个好的老师,不管他自己的想法如何,对其最真实恳切的评价,都应该是来自学生。蓝老师去世后,在网上搜索,可以找到很多学生对他的怀念性的文章,老师的好人缘也就可以想见了。

蓝老师自取的绰号是 “小野”,意取名不见经传的野草。单说他的相貌,确也没什么出奇的地方。看他年轻时候的照片,烫了头发,紧身牛仔裤,高筒旅游鞋,颇具中文系才子的风范。反观他步上讲台后的日子,却是朴素了很多,混迹于学生中间,往往分不出师生的差别。而他最喜欢做的,也正是混迹于我们中间。采访了一些老师的学生,被提及频率最高的,正是老师的喜欢在学生中间绕圈子。“老师并不高高地站在讲坛上,而是走到我们中间,一节课要在教室里绕上好些圈,若是把老师在课上所走过的路统计起来,恐怕没有千里,也有百里了吧。这一百里地路程,是老师教育我们的路程,老师总能让师生特别亲密,想来就是因为走在我们中间的这百里路吧。”05级中文系的郑良凡如是说。而02级的高君在自己的文章里也曾有传神的回忆:“大二下学期,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刚结束,便见他健步如飞地从讲台上跳下来,在教室的过道中间做起了频繁而不规则的圆周运动。经过仔细分析,我怀疑,他对我们每一个新学生都不乏“研究”的好奇和兴趣,不信你看:他走走停停,目光四处流转,时不时就会突然停下来,目光如炬,专注地盯住一处,俨然一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的那种夸张表情,……这还不算,有时候这“小草”老师还有更让人咋舌的“不轨”行为,他会一头扎到教室后排———我们中文系男生的专用领地,没了踪影。不一会儿便会听到后面:先是众声齐唱,嘈嘈切切错杂弹;继而便是百花开尽“草”登台,惟闻蓝师声震天了。”

上过蓝老师课的学生,都对于他的课堂特色记忆犹新。按照教学要求,蓝老师会放幻灯片,可是幻灯片的内容多半只是个框架,他的讲述才是精髓。常见他一径奔到幻灯片幕布前,指着上面的文字,像连珠炮一样炸开了一串又一串的精彩,没见他拿过什么教案,全凭着一张“铁嘴”噼里啪啦打天下。兴致高处,再观老师,满目放光,一脸陶醉,仿佛他手下所指的不是几个枯燥的文字,而是天堂抑或是蓬莱之所在,那幕布都随着他澎湃如潮的语流皱起了一池春水,一鼓一落地好像也被他讲动了心旌。自然,澎湃之后也有风平浪静的时候,这种时候,向他一望,保管你会大吃一惊:那动作那神态俨然就是罗丹刻刀下“沉思者”的拓片。头略低,一手支颐,眼睛间或一轮,片刻之后,只见他眉黛忽展,转身拎起笔来在黑板上“砰砰砰”地写下几个胖胖的狂草大字,之后就从幕布那边转移过来,站在新的阵地上指着那几个“狂草”开始了新一轮的澎湃。老师的课经常被安排在第一二节课,他来得早,学生也都到得齐,打听了几届学生,都是这样的反映,可见老师确实是受学生喜爱和敬佩的。

自蓝老师住院至他的追悼会,一批批的学生从外地赶回来,只为恐难见他最后一面。或许我们总是这样无知,不能懂得生的珍贵。老师短暂的一生,真正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讲台上行走,在教室里老去。这棵倔强却快乐的小草,用他的盈盈绿意,浸染了许多人的心。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的野草,今春去了,明春再来,遥遥满目。

(注:文中记述的蓝爱国老师,是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文学院新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化。出版专著《好莱坞主义》、《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游牧与栖居》、《解构十七年》、《网络恶搞文化》、《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等多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2008年8月病逝。)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