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院士遴选:纯粹些行吗?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4日 作者:刘晓莹 高博

“设立院士制度本身是一件好事,是我们国家对科学、对人才的一种尊重和肯定,但现在我们都说‘院士制度改革’,肯定是它出现了问题,这种尊重到了过度追捧的地步,就该给它降降温了。”谈起院士遴选,长期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翟鲁宁代表直言不讳。

去年曝出的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索贿2300万元用于“运作”中科院院士,且“只差一票就能成功”,令公众哗然:一位丑闻缠身的官员竟然曾离我国最高学术称号这么近。这也让院士遴选机构惊出一身冷汗。

“从制度本身来看,我国的院士遴选方式其实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在一些具体的操作层面需要进行改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告诉记者,“比如现行的投票制度是多轮投票,且候选人本人能够知道自己还差多少票,那么就给这部分人留下了‘笼络’投票院士的机会。”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二章第六条规定,院士候选人通过两种途径推荐产生。一是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二是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后者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则规定,院士候选人提名产生。一是本院院士可直接提名候选人;二是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过民主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

“两院”的院士遴选,均不受理本人申请。

翟鲁宁认为,因为院士遴选的第一个途径是院士直接推荐和提名,所以很多人为了评院士,由院所出面、出钱,搞一些学术研讨,来的院士都“打点”一遍,以换取推荐和提名。

因此,这也让张尧学陷入纠结。他一方面认为投票选举的过程应该公开、透明,一方面又担心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多轮投票会造成行贿拉票的情况,他建议“不妨考虑一次投票选举院士的方式”。

据了解,美国的院士投票结果严格保密,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提名了,当选之后才知道。但张尧学也不尽同意这种方式:“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公开透明在现在的中国学术环境中还是有它的一定必要性的,并不是一切国外的方式都适合中国。”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委员有着不同的观点。去年,曹雪涛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由于工作调动变更了收信地址,等到他知道自己当选时,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了。在曹雪涛看来,学术是无国界的,学术荣誉的评选规则也不应该有“中国特色”,比照我国院士评选出现的问题和国外的评选情况,就可以了解人家这样的方式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但南京大学教授高抒委员认为:“如果他的荣誉确有其事,也是他应得的,比如说爱因斯坦你捧他多高也不为过。关键是,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更关心荣誉和科学贡献是否是真实的。”

“你写完东西,请几个人签签字就行了,没有认定程序。谁完成了这些科技成果,完全是申报书上写的,没有人来查。谁是这个成果的第一完成人、第二完成人。谁的贡献最大,关键的问题都放松了。在投票环节,他投不投的因素可多了,非学术因素也可以起主导作用。这就乱了。”高抒说,“像赵本山讲的:乱了,要捋一捋。”

而在翟鲁宁看来,科研诚信无疑是院士遴选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去行政化则是我国现行的院士制度中最需要“革”的东西,只有去除行政化,大家才能理性对待院士遴选。(科技日报北京3月8日电)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