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共产党人】唐瞻贵:咬定青山不放松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0日 作者:

1982年的湖南,口腔医师与人口比例全国倒数第二。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湖南人“抿嘴”出行。这一年,刚进入湘雅学习临床医疗的唐瞻贵,看到这份“倒数第二”的报告,当即写下一行字:做一名口腔忠诚“卫士”,改湖南“抿嘴”窘态。钱钟书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悟出了“中国只有三个半人”之说:两广人算一个,湖南人算一个,江浙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湖南人算一个,”口腔医学院院长唐瞻贵的认识很简练,“湖南人特性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

生于永州大山里的唐瞻贵,原本就是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

1986年,当时的湘雅医学院决定选拔一批学业成绩优秀的在读本科生到北京医大学习口腔医学,屈指可数的学生党员唐瞻贵率先报名且“中标”。此行,他的目标很明确,要把国内最先进的口腔医疗技术带回湖南,改变倒数第二的窘状。从此,他读硕士、读博士,做博士后,做国外访问学者,困苦也好,诱惑也罢,一路走来,不移志,不停步,不松懈。

硕士研究生时,导师的一句“大蒜对牙病的防治是很有帮助的”给了唐瞻贵很大的启发:大蒜能预防口腔癌吗?于是,他的实验室常常充斥的是大蒜气味,他的眼睛常常被熏得泪水汪汪。不能生吃大蒜的唐瞻贵就这样过了几年“烟熏火燎”的日子,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大蒜干预口腔癌变模型,初期成果就获得了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一名唇腭裂病人手术做得很成功,却因发高烧去世,这给一心要为百姓健康服务的唐瞻贵一个从未有过的巨大震惊!

那几天,他总在想,看到一场喜剧就要落幕了,却又是悲剧煞了尾。尽管有人说,这不只是口腔外科面临的问题,他却咬着牙说,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我们为病人做手术还有什么意义呢?

他又一次开始了如何预防 “恶性高热”这个“魔鬼”入侵病人的攻关--尽管是跨学科的。苦心人,天不负。唐瞻贵终于弄清了“魔鬼”门道,练就了驱魔之剑,在口腔医学类杂志上发表了数篇报告。如今,连其它外科医生遇到术后高热现象也来向他请教。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曾经被称为“想当然”。唐瞻贵对此却有个哲学思考。他在给研究生作《科研精神》讲座时,有研究生问他“想和做的关系”,他说,在抓生产建设时,能想到的事还要考虑它的可行性,要遵循已经把握住的客观规律去做,这就叫讲科学,这就叫知则行的知行合一。但科学研究是发现,是发明,是不知而行。能想到的事,不管能不能做成,都要探索着去做,把失败的结论告诉后来者也是一种成功。搞科研就是拔树寻根,拔树要霸蛮,寻根要耐心。这就是科研精神。

这种科研精神是唐瞻贵个性和行为的辐射。因为这种精神,唐瞻贵在口腔医学领域创造了不少的“首次”或“率先”、“领先”。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大蒜干预口腔癌变模型,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大鼠腭癌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口腔疣状癌的分型,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报道了恶性高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他主持的《大蒜对口腔癌变影响的系统研究》、《口腔疣状癌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二)

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从功能结构上包含三所附属医院口腔科,其本部设在湘雅医院口腔科。唐瞻贵于2002年担任口腔医学院副院长,2008年担任湘雅医院口腔科主任,2010年又担任口腔医学院院长。

走上领导岗位的唐瞻贵,依然在思考如何提升湖南口腔医疗在全国的影响。他一直想把湖南口腔医疗事业置于一张棋盘上来布局。

为了夙愿成真,唐瞻贵想把口腔医学院打造成湖南的领头羊,也必须成为湖南的领头羊。但这个“老大”不是装出来的,还是通过自身优势的辐射和义务担当的感召做出来的。他担任院长后制定的发展目标就是把口腔医学院建成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当然这只是一架屋顶。支撑这个屋顶的梁柱就是教学、医疗和科研。唐瞻贵说,教学型医院的架构秩序是医疗、教学、科研。口腔医学院是以教学为基础、医疗为保障、科研为灵魂、学科为载体。前三者是骨架,后者是血肉,骨架通过血肉相联结。他特别强调,教学、医疗要始终贯彻科学研究的思想、成果,其中遇到知识技术层次的问题要通过科学研究去解决。要为解决工作实践中的技术和理论问题去科研去发文章,而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去科研。

但是,教学、医疗、科研、学科的发展根本的还是依赖于人的聪明才智。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呢?优化利益分配是第一位的。唐瞻贵一上任,就出台了以“合理评估岗位价值、提高整体效益求大发展”为原则,以“高扯低填”为手段的分配机制,显著缩小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医疗人员和非医疗人员之间的分配比重及其产生的收入差。虽然没有说对台词的,唐瞻贵说,这是一种无声的压力,几十双眼睛都在盯着明天呢!

(三)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唐瞻贵认为,守山待株,守株待果,那是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就是把青山变成林场,变成果园。他说,有些树木在我们的林场里长不起来,那就把它们送到别的林场去培养生长点,也可以请园艺大师进山培养。

他的理念是“早去早回早用”。所以,他要求主治医生级职工必须到北京、上海、华西等这些口腔医学技术先进的医疗、科研院所进修半年以上,副教授级的职工必须到国外研修一年以上。对外出学习者,学院还为每人每月另补贴600元生活费。

对人员出差,他从不控制。无论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或参观学习,只要与专业相关,他一概开绿灯,而且尽力“请出去”。今年12月,即将在厦门举行的 “首届世界华人口腔医学大会”,20余人报名参会,唐瞻贵眼都没眨一下就“同意”。当然,也有一个附加条件,出去的人回来之后,都要到“湘雅口腔医学讲坛”作报告,或谈学术之收获,或谈学术之见解。

“湘雅口腔医学讲坛”是唐瞻贵在当副院长之时就设立的。每周三下午最后一个小时开讲,自2007年设立以来,雷打不动地坚持着。或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来讲学,或由职工轮着讲。对重要的学术讲座,他还请全省口腔医学专业的医生来听讲。他的研究生每周三的晚上轮着举办学术活动,只要在长沙,他总要去指点迷津。

把学术会议争取到湖南来开,唐瞻贵做得很出色。今年8月,举办了口腔干细胞研讨会,他请来了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施松涛和北京的王松灵等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9月初,他又举办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协作组定稿会。

他每年都举办 “口腔医学新进展研讨会”,邀请战斗在口腔医学前沿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他要通过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湖南,提升湖南,让湖南人有更多的平台发言权而影响全国,乃至世界。

但是,参加学术交流,或举办学术会议,或请专家来讲学,都是要花钱的。没有钱怎么办?唐瞻贵找相关专业的企业去 “化缘”。今年5月初的那次会议,他以协办会议的形式迎刃而解地解决了举办大型会议的资金缺口问题。

(四)

关于钱,唐瞻贵认为,能够办成大事就有大钱。办不成事,谁愿意把钱投在水里呢?作为院长的唐瞻贵要抓的就是 “内聚人心强实力,外树形象办大事,开源扩流出效益”。他说,实力是形象的内在衬托,形象是实力的外在表现。有实力就能办成事,有形象就能包“工程”,包到工程项目就是开源。“开源扩流”,唐瞻贵有一个非常说法,“办大事要敢于扩流,要舍得花钱。多大的预算办多大的事,节流只能办小事,因为节流制约项目的的扩张。当然,节流讲效益,扩流也要出效益。”院办负责人胡小平说,唐瞻贵在副院长、院长岗位上总是大视野、大手笔、大气概地找大事办。口腔医学院在办大事中提高了学术水平,提升了在全国的学术地位,也引进了发展的资金。

1964年出生的唐瞻贵,咬定改观湖南口腔医学之志之行不放松,因此很早就在湖南口腔医学界,乃至全国“露出尖尖角”,他成了湖南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入选湖南 “121人才工程”;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走马韩国,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的访问学者田猎耶鲁;承担省部级、国家级课题20余项。打铁还要自身硬。唐瞻贵一身打铁的硬功夫,打出了一级级施展抱负的台阶。但担任了院长后的唐瞻贵,还有时间去“打铁”吗?

他微笑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湖南作为一个中部大省,没有能承担教学、科研这样高层次的口腔专科医院———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带动湖南口腔医学事业快速前行的火车头。有心人唐瞻贵正带领团队筹建一个医教研一体化的大学科平台———中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这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没有忘记学口腔医学专业的初衷,没有忘记湖南人民的口腔健康事业!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