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2019新生季】中南有约 乘梦而来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31日 作者:刘婉柔 王瑞佳 万磊

八月末,万余名素未谋面的2019级新生们在中南迎来了初次相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经历,带着昔日的故事,怀揣着梦想,山水兼程,来到岳麓山下,赴一场中南之约。

想为奶奶制作一个机器人

为什么不去选择文学?考上大学后,这是获得过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亚军的曹蓉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热爱文学的姑娘会选择自动化专业。

“我希望自己能掌握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以后能够制作机器人帮助奶奶做事。”对于这样见怪不怪的问题,曹蓉总是这样回答。她喜欢传统文化,“马走日”“象走田”是她与文字的初遇,小小的她是在象棋盘上认识了这些方方正正的字。凭借着从小扎实的汉字功底和对汉字的喜爱,还在读初中的她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并获得了全国亚军。“在汉字听写大赛后有很多报道,但爷爷说,光环的背后,我只需要去做我自己。”

获奖后不久,患有心肌梗塞的奶奶被送进了手术室。唯一能够厘清大医院流程的她,和亲戚一起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累了,就睡在椅子上。奶奶生病后,依旧在家为子女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曹蓉总是会想起奶奶喜欢拉着她的手,对她说:“这是给你的儿做的小鞋子、小衣服还有棉花被,这些是你哥哥的。”曹蓉不想让奶奶一直这样操劳下去,慢慢地,学习智能制造,制作机器人帮奶奶做事的梦想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

“天南海北,不过是画中风景;中南之约,你我应心系一处。”抵校报到后,面对即将开启的新生活,曹蓉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希望在这里实现为奶奶尽孝的心愿。

跟着爸爸回母校

对于文新院19级新生华珂的父亲华士国来说,这次的中南之行,既是陪女儿来上学,也是回来探望母校。

不同于三十年前爸爸一个人提着行李来报到,华珂这次的报到可以称得上“全家出动”,爸爸,妈妈和80多岁的姥姥也一起陪华珂前来报道。“89年我来报到的时候,从云南坐火车到长沙要四十多个小时,现在高铁只要七个小时,方便了很多,圆了老人来看看我俩大学的梦。”即使三十年后再游中南,华士国还是觉得母校变化不大:89年他住的学生六舍现在还在,一办、二办、和平楼、民主楼也都是那时的样子。而中南人自信、热情、执着的精神也一直没变,只是被年轻人演绎得更丰富形象。

这次是华士国第一次带着女儿来到中南大学。“以前也没想过女儿会来中南,怕女儿来了不适应这里的气候。”高考分数出来以后,综合考虑,华士国还是给女儿推荐了自己的母校。“爸爸常会对我说,中南是一个向上的、让一切成为可能的地方,在中南大学的四年,影响了他的一生,被中南录取后,他相信中南也能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华珂说。

虽有不舍,但在离校踏上返程时,一向挂念孩子的华士国显得很平静。“把女儿交给中南,我很放心。”他认为,中南人的精神会在女儿的身上延续,他也相信,在中南,女儿的未来可期。

中南是实现梦想的第一站

在二食堂门前的新生留言墙前,航空航天学院材料与工程专业新生匡振杰留下了他与中南的第一张照片。面对相机镜头,他显然有些不自在,双手紧贴裤腿,昂首挺胸,军人的气质一点也没有褪去。

一直以来,对材料学科浓厚的兴趣让研究材料成为匡振杰的梦想。一年前从南海海军部队退役后,匡振杰打算重拾他的梦想,考取材料方向的研究生,学习材料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网上查询了各个高校材料专业的发展概况后,中南成了他实现梦想的第一站。回忆三个月的备考过程,他笑称自己经历了太多困难。“在部队训练时,我落下了膝盖滑膜炎。这导致我每天醒来至少得给膝盖按摩30分钟,膝盖才能慢慢弯曲。”为了不浪费时间,他就边看书边按摩,每天都是一瘸一拐地到自习室学习……通过中南的初试后,匡振杰才回到老家,告诉父母自己的病情并开始治疗,膝盖受的伤在每天的药敷下渐渐有了好转。

正式被中南大学录取后,匡振杰来到实验室提前跟着老师开始学习。凭着这股热爱和钻研劲,他在两天内学会了实验室涂层研究方向设备的基本操作,第三天便尝试着独立开展实验。本以为会持续着高效的科研生活,突发性耳聋再一次打破他平静的生活,他不得不暂停实验、住院治疗。对于不明原因,而且可能治不好的耳疾,匡振杰却只是笑着说:“只要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就行。”

带着骨子里的坚韧好强,带着部队生活赋予他的豁达平和,匡振杰希望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活中,好好学习知识,能用所学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

干净的白衬衫上印着俏皮图案,发梢微卷,哲学系的新生曾姝宁走在南校区熙攘人流里。还没有正式开学,曾姝宁想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多熟悉一下校园。“中南有一个天鹅湖,在湖边晨读,伴着阳光和鸟鸣,感觉很棒。”曾姝宁的表姐就在中南大学,几句时不时的分享,让中南成了她向往已久的求学圣地。

和许许多多中南学子一样,曾姝宁的过去也遇到过不少困难。生于邵阳的偏远乡镇,挤在镇小学闷热的“70人间”,她凭自己的努力通过了邵阳市二中的选拔考试进入重点班;高二分班半年后,原本选择理科的她逐渐发现了对文史的兴趣和天赋,又改读文科。被理科班主任挽留甚至多番警告,她坚持自己的选择,以加倍的努力追回落下的功课,实现了赶超;她的身上也曾有过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省级一等奖、全国英语能力大赛省级一等奖、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的光环。但对于这些,她一笑而过,“可能就是多了一点运气吧,其实觉得考入中南才是我最大的幸运。”在这里,她将迎来自己的又一个成长期。

谈到自己对大学的规划,她打算攻读法律的双修学位。至于更细致的事宜,诸如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竞赛,她尚不十分了解,但她早早为自己的大学定下一个目标:可以平凡却绝不能平庸。

既乘梦而来,当圆梦而归。在大学里,知识“宝矿”遍地都是,只待有心人仰拾俯取,覃思深掘。愿所有人都能在中南里迎来自己的蜕变。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