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2021毕业季】毕业问行:下一站,远方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5日 作者:易永艳 徐靖博

火热盛夏,中南上空,一顶顶学士帽翻起朵朵浪花。不久后,学士帽下的毕业生们将在师长的殷殷嘱托中,背上行囊,奔赴祖国各地。他们当中,有人把学士服换成法袍,在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道路上踏歌远行;有人锚定“为民坐标”,去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挥洒汗水;有人归巢家乡,甘当家乡建设路上的“铺路石”……

又是一年毕业季,问君向何行?奔涌立潮头。

一封想要远行的信

对钟景明来说,从岳麓山下出发,一路迈向西北,前往1600多公里外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段没有任何迟疑的路程。

“大西北就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祖国的大西北建设事业。”1984年6月,中南矿冶学院金属材料系金属材料专业八〇二班的钟景明在毕业之际,和系八〇级其他十名党员一起联名向院党委表示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并向院毕业生分配办提交了一封《把青春献给大西北》的申请书。

大西北地大物博,是我国一块宝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严重缺乏科技人才,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党中央发出“开发大西北”的号召。这份号召犹如一粒种子,种在了钟景明的心田。毕业后,他如愿被分配至西北,投身西部建设三十余年。

一场立志扎根基层、建设祖国的接力赛,也由此在毕业生中展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3届的陈丽芳就读时,一直梦想有一个舞台能让自己为国家的需要做点什么,毕业后,她选择登上西南铝锻造厂这方舞台,在这个与国家重点项目紧密相连的地方埋头苦干近二十载;制药工程系2005届毕业生胡如意学成后回到家乡,投身“五水共治”,在河道生态修复上做文章、下功夫;化学化工专业2016届博士生金冠华毕业时放弃诸多待遇颇优的工作,毅然踏上西行的列车,扎根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南疆基层……

毕业后,2003级校友陈丽芳去到西南铝锻造厂从事模压专业

岳麓山下,一批又一批中南追梦人、一代又一代时代奋斗者奔赴远方,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与时代考题深切呼应。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南毕业生主要涌向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就业。近三年入伍的学生中,有三成学生主动请缨赴新疆、西藏边远地区服役。2020届有1386名毕业生赴粤港澳大湾地区就业,1260名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

毕业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群中南人选择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紧扣国家需要,把握时代潮流,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

一颗发芽的种子

6月,法学院2021届毕业生谭雅文即将阔别熟悉的校园,回到家乡赣州踏上俯身基层、建设家乡的选调之路。这条路起源于两年前的一次实践。

2019年,谭雅文报名参加中南大学“星火计划”赴基层党政部门实习实践活动,在韶关市仁化县这块南韶大地上,她跟随实习点的领导干部到挂点村对村民进行“民情夜谈”,和老百姓们说心里话,说家常话,说贴心话,风雨无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习时,她常常想起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如何实现“为生民立命”?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实习中的所思所获渐成谭雅文泅渡迷茫困顿的明灯指南:做选调生,到基层去!

2019年,第一届“星火计划”行前培训

2019年以来,中南大学每年开展“星火计划”基层就业实习活动,组织近500名大学生暑期赴湖南、新疆、宁夏、四川、广东、重庆等地53个乡镇基层岗位实习体验。

和谭雅文一样,不少中南学子在用脚步丈量基层的每一寸土地中,在与老乡们亲切交谈的每一句话语中,渐渐拨开层层云雾,寻找到“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人生方向。近两年,有近600名毕业生通过选调到基层就业,6人选择扎根南疆基层一线,细嗅泥土芬芳。

对中南的学子来说,远方,或是渴望脱贫致富的基层边疆,或是急需燕雀归巢的家乡,或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回到出发的原点看看,答案深埋在“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理念中。

从新生入学起,在书记开讲的第一堂课中,在校领导为学生上的职业生涯第一课里,一颗颗勇担时代使命、与祖国同向同行的种子就被播撒在求知向上的学子心里;这些种子萌芽于思政教育“搭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价值引领中,滋养于“学长学姐的职场故事”“优秀基层校友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里,成长于“把行业精英请进学校、把老师和学生送去企业实习”的迎来送往里。

奔涌立潮头

主动申请驰援,火速集结前往,迅速追踪调查。这是去年2月初,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8届毕业生卢辉的“逆行”记忆。作为张家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他主动请缨前往湖北黄冈做流行病学调查,与病毒赛跑。

“彼有急需,我接济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和卢辉一起行动的,还有一批批中南校友。他们把白大褂换成防护服,冲锋在抗疫一线,与“疫魔”展开全力较量;校友企业通过攻关多种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为医疗一线提供弹药,备足“粮草”;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009届毕业生骆良挺进武汉黄家湖畔,火速完成雷神山10栋楼的建设任务;海内外校友也联合行动起来,多方筹集口罩、防护镜、防护鞋套手套等紧缺物资,把援助的触角伸向长沙、湖南乃至更宽阔的土地上……这是对“中南毕业生去远方干什么”的有力回答,无论走得多远,在国家的紧要关头,总有中南毕业生挺身而出,担起时代大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中南毕业生的身影也频频出现。2018年,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16届毕业生罗克冰来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凉山州普格县东山乡,踏上了对口帮扶先锋村的援彝生涯。在“不负光阴、不负使命”的责任激荡下,他带领村民们啃下村组道路、安全住房、控超保学、禁毒防艾、移风易俗等一块块硬骨头,为先锋村踏出了一条脱贫摘帽奔小康的幸福路。5月12日,罗克冰离村时,村里的干部群众因为不舍,纷纷前来送行,向他告别,邀请他常回村里看一看、走一走。罗克冰用一片扶贫真心换来乡亲们的认可,也将中南人“经世致用“的赤字初心留在了远方。

罗克冰离村时,群众邀请他及领导常来村里看一看、走一走

此外,还有一批批中南毕业生奔向远方,向着梦想攀登。化学化工学院1999届毕业生朱丽,化身为“追光者”,她打破传统桎梏,将更多的太阳能“拉”到建筑中去,推动“绿色”“科技”“环保”等理念深入建筑设计中。“用法律之武器、行正义之侠风。”这是法学院2010届毕业生左浪逐梦远方的初心。九年的执业生涯中,他将免费的法律咨询带入街道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数千次“解燃眉之急”的无偿法律咨询与援助服务。

历史的逻辑自有脉络,光阴的每一次交替,都彰显着不忘初心的宣誓。每年,一批批毕业生迈出校门后,涌入时代大潮,一路劈波斩浪、毅勇向前。他们前赴后继地投身于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建设中,服务于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中。在祖国需要的各个角落,用心、用情捍卫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南人。

时代潮涌,山河脉动。又是一年毕业季,万千学子赴远方。脚踏实地的中南人清楚地知道:毕业,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