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70%”是怎么出台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1-07-17   
[字号: ]
摄影 作者联系电话

    一年前,中南大学作出这样一个决定:教授专家办企业,其技术类无形资产作价入股,作价入股总额的70%给予技术持有者;结余横向科研经费入股科技型公司时,课题组成员持股70%。  

“两个70%”,是个什么概念?比如新办企业,教授一个成果作价100万元入股,其中的70万元就归了教授本人;课题结余经费100万元拿去入股,其中70万元就属课题组成员。也就是说,如果找到合作伙伴的话,一夜之间,中南大学就可以冒出成百上千个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中南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湖南最大的一所大学,科研力量雄厚,光两院院士就有14位,教授和副教授达2200多人。这些专家教授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数以千计,如去年一年在研项目就达1176个,进校经费一个多亿;每年被鉴定的科研成果也是数百个,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有3个项目分别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获奖项目更多,仅去年就有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此大批的专家教授都将自己的成果与企业合作,那将是个怎样神奇的景观?别人最多也只50%、60%啊。难怪决定一出,全国高校科技学术界便反响连连。

“作出这一决定,我们也是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的。”中南大学校长胡冬煦、副校长邱冠周对记者说。为什么我们的大批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制约转化的“瓶颈”在哪里?“实验室里的成果只是小试,真正要推广得中试,但这需要资金;当然没钱也可以贷款,但就是搞成了怎么推广?而且即便冒着风险做成了,教授们自己又能得什么好处?”中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刘少军教授这样分析。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专家教授的积极性,让大批的科研成果走出“深闺”?恰在这时,国家七部委下发了一个《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提出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其技术转让收入个人可得20%,“我们定的比例一定要比他们高。”这一点学校一班人倒是意见一致。但比例究竟多少为好?大家当时也拿不准。还是听听教授们的意见吧。学校先是请来十几位有可能技术入股的教授专家,大家有提40%的,也有提60%的;后来再找别的教授们,提法就不一样了,有人说,成果虽是你研制的,但所有权应该在学校,学校至少得占50%,否则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再后来又征求管理部门的意见,反响就更大了:老师们都去搞科研当老板了,谁来上讲台?

“大学如何以人为本?”、“什么叫国有资产的流失?”、“科技人员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针对这样一些问题开展了大讨论。前后差不多进行了一年,最后得出结论:科研人员没有研究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国有人力资源的最大流失;其成果不能得到转化,是国有无形资产的最大流失;由于科研人员没有研究开发的积极性而使学校科研实验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则是国有固定资产的最大流失。“高校有什么资源?一无资金二无商机,有的不就是人才和技术吗?所以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两个70%’就是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刘少军说。他还告诉记者一个小插曲,刚开始行文的时候,用的是“奖”70%,后来他们一想,这成果也好,课题结余费也好,本身就是专家教授们所有的,用“奖”这个字则好像是你学校给我似的,不对。

2000年3月9日,学校颁发了《关于落实国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政策的实施办法》,“两个70%”正式出台。令所有决策者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不足1000字的“办法”,在全校、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不到一年时间,学校的专家教授甚至还有学生,就提出了1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到记者采访时止,已有27家公司正式登记注册,总注册资金达2.9亿,学校拥有技术入股资本6373.5万元,其中科技人员个人拥有3066万元股份,最多的个人股份达890万元。这27家高科技公司,已争取各项资金21亿;还有19家进入了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有7家成为大学科技园的示范企业。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何继善,以他任首席科学家研制出的“DP-1型管涌渗漏探测仪”,1999年度被评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资产评估,其技术资产的总价值为5126万元,这次先期以200万元技术资产与投资伙伴的600万元现金资产注册成立了“湖南继善物理探测高科技有限公司”,何院士与同事等占其中17.5%的股份。

编后 中南大学的决策者们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一项政策能激发起科研人员如此大的创业热情,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可见政策也是生产力;可见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观念改变是多么的重要。

新闻背景:湖南省会长沙的岳麓山下,坐落着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为首的34所大中专院校和28所科研院所,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0万余人。1999年9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开始在这块人才密集的地区筹建大学科技园,3个月后,该园被列为全国首批试点的15个大学科技园之一。

一年过去了,大学科技园发展得怎么样?该园管委会副主任胡石明告诉记者,目前入园企业已有84家,注册资本5.8亿,其中32家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还有近100家企业正在申请入园,去年全年,入园企业共实现产值10亿元。入园创业者中,共有教授80多人,博士50多人,回国留学人员20多人,其中中南大学一个学校就有9名院士在科技园办有高新企业。

岳麓山大学科技园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湖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专家教授“下海”创业?今年开春以来,记者穿行在科技园、在中南大学、在教授院士们的实验室里,寻找着答案。几天的采访结束后,我们得出的答案是:观念和政策让广大科技人员有了创业热情,观念和政策也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