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些“烟民”茶余饭后悠闲地点燃香烟享受尼古丁刺激带来的快感时,正以损害自己与他人的健康为代价。专家认为,烟瘾是一种疾病,而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特点,烟民应正视烟瘾这种疾病,接受专业治疗、科学戒烟。
专家介绍,烟草依赖又称尼古丁依赖,特点为无法克制的尼古丁觅求冲动,以及强迫性地、连续地使用尼古丁,以体验其带来的愉悦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俗称烟瘾)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放如分析,大剂量尼古丁可对植物神经、骨骼肌运动终板胆碱能受体及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肌麻痹、意识障碍等。长期吸入可导致机体活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多种器官受累的综合病变。
杨放如说,尼古丁的最大危害在于成瘾性,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分钟至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稳定水平,当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考虑尼古丁依赖具有药物成瘾的全部特征,因而烟草依赖属于精神疾病范畴。
烟民除了尼古丁依赖和生理成瘾外,还有许多心理成瘾因素存在。吸烟尚与社会习俗、工作与生活压力等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相关,正因为烟瘾与心瘾的交互作用,进入一种不断强化的恶性循环过程,这也导致广大烟民戒烟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胡成平介绍,目前中国有3亿多吸烟者,约占世界烟民总数的三分之一。大约有67%的男性及4%的女性吸烟。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占全世界同类死亡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在因吸烟而死亡的成年人中,近40%的人死于癌症,近35%的人死于血管性疾病,近26%的人死于呼吸道疾病。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腺和皮肤……烟草损害人体所有器官。”杨放如说,一支点燃的烟会释放出4000多种有害物质,吸烟可导致的疾病包括高血压、中风、消化性溃疡、癌症、哮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萎、主动脉瘤、血管病、白血病、肺炎、白内障、髋关节骨折、牙周病等。胡成平介绍,吸烟年龄越早、吸烟时间越长、每日吸烟量越大,患病危险性越高。
专家认为,因烟草使用而引起的疾病和死亡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巨大的疾病负担。烟草使用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成为国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胡成平认为,吸烟危害健康具有长期滞后性,“无症状吸烟者”应高度警惕。研究表明,吸烟可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继而引发感染,患者最先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很多患者不重视,认为这是小事,但随着病情继续发展,患者将逐渐出现活动后气促,肺功能逐渐衰退。晚期可导致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直接威胁生命。
专家认为,我国控烟力度远远不够,国民对烟草危害的知晓率低,戒烟意识和动机缺乏。杨放如介绍,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的成瘾疾病,第一次戒烟就能完全戒掉吸烟者极少,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因而需要接受系统专业治疗,配合持续的药物、心理、行为等多学科与综合的专业治疗措施。专家还建议吸烟者尽早戒烟。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1-05/31/c_121479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