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爱上一座城
来源:长沙晚报   
发布时间:2009-09-17   
[字号: ]
摄影 作者联系电话

高文兵。陈飞 摄

中南大学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的科学家:王淀佐 姚开泰 金展鹏

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的科学家:王淀佐 黄培云 何继善 左铁镛 古德生 钟 掘 刘业翔 刘宝琛 黄伯云 夏家辉 曾庆元 曾苏民 周宏灏

已故院士:陈新民 陈国达

各类机构排名

2009中南大学综合排名第18位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包含中国高校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奖排行榜、中国高校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综合排名为第12位。

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 中南大学居第2位

中国高校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 中南大学居第3位

中国高校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奖排行榜 中南大学居第21位

高文兵简介

高文兵,男,1955年10月23日出生,汉族,籍贯山东蓬莱,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党委书记。

岳麓山下,朱张渡旁,河岸那边的城市蓬勃地以青春的姿态飞速奔跑,河边的这所大学,沉静地踏着自己的节奏,温和地相望。对于这座城市与这所大学的相望之姿,起源无法考据,但是一届一届管理者,继承和创新,给这种相望之姿涂上了玫瑰红的色彩。

高文兵,2008年11月5日成为中南大学新一任党委书记,在教育强省的背景下,中南大学的新任“掌门”会有着怎样的人才教育理念,会怎么诠释中南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和所肩负的责任呢?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

社会承担:长沙至少两成人口与中南有关

中部崛起当然是湖南崛起,我们能挑的担子绝不躲

2006年10月25日,中南大学与长沙市人民政府签订《市校全面合作协议》,本着“资源共享、创新同步、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决定在经济、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这既是这个学校与这个城市美好关系的小结,也是另一段甜蜜关系的开端。

高文兵用一段诙谐的话,将这种关系故事化了:我不知道中南大学对长沙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不过他们告诉我,如果我在五一广场上高声表达反对中南大学的言语,估计立马会被N多砖头放倒。因为据统计,长沙至少有20%以上的人口跟中南大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对长沙的老百姓而言,中南大学附属下的三所医院,首先对他们意味着健康。而对于这个城市甚至这个城市所在的省份而言,中南大学的影响进入了各个经济领域。正如高文兵所说:“教育部要求我们这样的大学,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顶天就是要坚持攻克科学前沿的东西;立地就是参与国计民生的各种发展需要,我能做的我绝不躲,这叫身边责任。”

高文兵随手介绍了一个最关于民生的例子:湖南的湘江是母亲河,贯穿南北,沿江的很多企业特别是各种金属冶炼的企业,从选矿到冶炼的过程中,污染很大,既耗能又排污,而现在中南大学的教授们通过多年努力,现在基本上从技术源头上可以控制湘江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害人,它不排掉,水里养的鱼都不能吃。”高文兵说。

经济参与:“产学研”最先受益的就是长沙

我们的大批教师进入了基础工业、制造业的第一线

实行学科性公司制,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结合模式。中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的最先受益者,就是长沙。

据高文兵介绍,目前,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制形成了65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长沙)区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创新集群的发动机。5年来,为(长沙)区域创造就业岗位达6000余个,累计纳税近2亿元,年产值近100亿元。

目前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也是湖南首批在中小板块上市的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100强企业。“瑞翔新材”已发展成为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端市场的龙头企业。“博云新材”近日将成为中南大学第二个上市的学科性公司。

“大型客机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研究》;协助华菱成功参股世界第四大铁矿公司澳大利亚的FMG等保障湖南铁矿石资源安全供应15年;为武广客运专线、长株潭城市轻轨以及湘衡等多条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与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中南大学长城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实验室,为我省打造新型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平台……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受惠的总是长沙。

文化引领:中南精神传承湖湘文化精髓

长沙是个时尚的城市,在提升城市品位上我们做出自己的努力

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大学要以社会服务为己任,社会服务成为高校继教学、科研后的又一重要功能。社会服务不仅包括参与地方性经济建设,文化氛围的引领也是重要内容。《大学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是高文兵在任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时,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的一篇论文。

高文兵表示,随着社会发展,大学表现出明显的职能扩张化和大学社会中心化趋势。传统大学更多追求独立于社会的学术自由和内部自治,现代大学则更加主动地融入社会,主动介入各项社会事务。大学的社会作用已不限于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而是开始对社会施加范围广泛的强大影响。

高文兵说,在以理工医科见长的中南大学,人文学科可以发挥、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中南大学的文化,如果按大家比较认可的提法就是‘先忧后乐’、‘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这既融贯了湖湘文化,又传承了湖湘文化精髓。”

人才培养:招生数量人才输出优先本地

不管是你选择了中南还是中南选择了你,都不会后悔

虽然是全国意义上的大学,甚至是国际意义上的大学,但是被湖湘文化浸润的中南大学在湘招生数量和人才输出比例,表达了这所大学对这片土地的融合。

据已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南大学在湘招收本科生2400多人,此外,还在湖南综合评价录取考生474名。2008年博士生招生950人、硕士生招生3600人,湖南生源分别为76%、67%。2008年毕业研究生3453人,在湖南就业1258人,占36.43%;毕业本科生7478人,在湖南就业2375人,占31.26%。学校先后与湖南建工集团、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华菱集团、时代集团等企业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选拔26名企业博士后进站工作。开办湖南省工业经济培训班和园区负责人培训班50余期,参加培训人员1万多人次。

开设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中南大学是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批准的唯一试点,首届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录取229名学生,素质相当高。在该班迎新会上,高文兵鼓励学生说,现在我们的国家尚处于工业化中期,是最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的时候,谁领先谁就占领了制高点。崛起中的湖南和崛起中的长沙,都十分需要人才。

未来的中南大学会怎样?对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而言,任重道远而又目标明晰——“任何一个目标都有一个艰苦与长期的奋斗过程,我的目标就是将中南大学建设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至于是不是国际一流或是国内一流,在奋斗过程中,按照这个办学理念自然而然会体现,社会会给你一个应有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