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市场上自主创新药物不足5%,民族医药产业中有大量仿制药;而拥有知识产权的进口药充斥市场,因价格昂贵,令‘看病贵’雪上加霜。”昨日,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立,将建立颅底外科和神经肿瘤治疗技术、药物和设备和成果转化平台,使之成为国内一流的成果转化基地,以缓解脑瘤患者“看病贵”难题。
颅底外科是一门有少数高度专业化的医疗团队才能胜任的对手术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学科。因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颅底中央区肿瘤(包括脑膜瘤、听神经瘤和其它神经鞘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脊索瘤等)一直是手术难度大、死残率高的难题。神经肿瘤主要指脑胶质瘤,约占脑肿瘤的近50%,是人类最难治愈的肿瘤之一。尽管采取手术根治、放疗和化疗,但高级别恶性脑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仍为1年左右。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延长恶性脑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期,改善临床疗效。
“这些疾病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顽疾’,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袁贤瑞教授指出,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为破解这些世界性医学难题开辟新途径。该中心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一批从事颅底外科和神经肿瘤研究的高级人才,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国内先进方法和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转化平台,全面提高颅底外科和神经肿瘤断疗技术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袁贤瑞表示,针对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诊治现状,中心将解决临床问题出发,根据颅底与神经肿瘤“早诊早治”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该中心初步拟定对筛查模型、药敏诊断技术和试剂盒、新型药物等功效明显、市场潜力大的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诊治技术或产品进行研究开发。中心建成后每年可通过带动生物医药、医疗相关产业新增产值500万元,通过将颅底肿瘤的全切除率提高和恶性脑胶质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2%-5%,预计每年可实现成果产业化效益达2000万元。
稿源:长沙晚报http://roll.changsha.cn/1/201201/t20120108_1319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