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百名湖南儿童中就有1名自闭者 宜尽早治疗
来源:三湘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3-10-31   
[字号: ]
摄影 作者联系电话

长沙市沙河街马益顺巷某培训学校,一名自闭症儿童正在画画,身上不经意间都涂抹上自己的“作品”,在面对镜头时他拿纸挡住了自己的小脸。记者 刘丰 摄

他们不爱说话,不理人也不粘人,甚至跟你连眼神的交流都没有。他们自闭在一个我们无法洞悉、也无法到达的世界里。

为了挽救更多的自闭症儿童,10月25日,国家“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落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湖南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高达1%,普遍未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专家表示,自闭症患儿宜在2岁前进行治疗,否则致残率高达50%。

典型案例

父亲敲门,他毫无反应

今年6岁的灵灵(化名)至今没法跟外人正常的交流。灵灵的爸爸告诉记者,不仅是外人,即使是他们也难和孩子进行沟通。灵灵从出生起就开始表现出交流方面的异常,到两三岁时,生长发育已明显比正常的孩子缓慢。但直到去年,才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

“他没有是非感,也没有危险感。他会去碰带电的插头,会把桌上的杯子摔到地上,会把香蕉放到洗衣机里,你根本无法劝诫他。”灵灵爸爸说,有一次他出门忘记带钥匙,灵灵一个人在家,“当时他坐在门口玩,但无论我怎么敲门,他都毫无反应。”

遗憾的是,医生告诉记者,到了灵灵现在这个年龄,已经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

专家

自闭症治疗最好在2岁之前

“自闭症不是单纯的孤僻,这是一种非常危险和严重的疾病,一旦错过了治疗时机,孩子的病情是不可逆的。”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湘雅二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罗学荣介绍称,该医院去年一年接诊了600名自闭症患儿,当中症状严重的到8岁了还不能讲话。在我省,虽然没有完全的统计,但预计发病率也高达1%。

他建议,儿童自闭症治疗越早越好,一般2岁之前治疗效果最佳,但有些家长认为自闭不是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心理发育。

行动

为中南地区培养专业人才

这次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举行的培训,将为整个中南地区培养近200名自闭症诊断、干预专业人才。该活动是为落实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之“十百千万”计划(简称蓝色关爱计划)宗旨而发起。

蓝色关爱计划由全国妇联指导,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希望通过3-5年时间,在我国十余个省份、百余家医院、千余名医务人员中进行儿童自闭症诊断与治疗的培训,期望惠及万余名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

名词解释

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非语言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患病率开始急剧上升,2012年美国的患病率已达1.13%,其中男孩的患病率偏高。根据已有的调查推算,目前我国0-14岁患儿的数量可能已经超过200万。

提醒

沟通障碍、行为刻板

是自闭症的表现

自闭症儿童一般有4种最明显的症状:

1、人际关系障碍。不理人也不粘人,对团队活动不感兴趣。例如对于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没什么特殊反应,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生人和亲人没太大差别。

2、沟通障碍。眼神恍惚不定,几岁了还咬字不清,人称代词用错,难以交谈,重复问题,答非所问。

3、刻板行为。固定的说话,做固定的动作,例如常原地转圈,重复一句话,对待玩具或者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方式或很强的依赖性。

4、反应异常。反应过弱会对任何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反应过强会对一些小小的刺激,捂住耳朵惶恐尖叫等。

稿源:三湘都市报http://hn.rednet.cn/c/2013/10/30/3183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