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湖南省祁東縣的匡智桃度過了一個不平常的平安夜,她在長沙湘雅醫院醫務人員多科協作的全力搶救下,剖腹産下了一個孕33周、出生體重僅2.18kg的早産兒。
但這個“聖誕寶寶”並非孕育在母體子宮裏,而是“寄生”在腹腔中。腹腔妊娠是指位於子宮外的腹腔內妊娠,其發生率約1/15000-30000,極為罕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婦産科教授伍招娣介紹,由於腹腔妊娠胎盤附著位置異常,胎盤血液供應不足,胎兒不易存活,很容易胎死腹中;而在剝離胎盤中孕婦亦極易發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這名“聖誕寶寶”能成功救活,目前母子平安,實屬醫學奇跡。
腹腔寶寶頑強生長 醫生“仁心”保胎
30歲的匡智桃已是一名6歲小孩的媽媽,今年5月發現再次懷孕,意想不到的是在B超檢查時檢查出左宮角妊娠,醫生建議終止妊娠。但匡智桃放下雲南的生意直接回到了老家,經過當地醫院再次檢查無異常,在懷孕3個月左右時出現下腹疼痛、四肢冰涼、頭暈乏力的症狀。為了保住孩子,匡智桃強忍疼痛,吃不好睡不好讓她一個月足足瘦了十幾斤。
11月19日,匡智桃來到湖南湘雅醫院就診,該院婦産科伍招娣教授反覆告訴她腹腔妊娠隨時有生命危險,建議儘快終止妊娠。但匡智桃和家人含著淚水跪著向産科的專家們求情,這次懷孕來之不易,已曆盡艱辛。“當時一心想著求醫生,一定要幫我保住這個寶寶,全靠伍教授的仁愛救了我和孩子。”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匡智桃記憶猶新。懷著仁愛之心的吳教授被匡智桃感動了,分析病情後決定幫她保胎,在懷孕33周時決定剖腹取胎。
多科專家同台手術 平安夜奇跡誕生
12月23日,該院婦産科組織普外、輸血、血管、新生兒、麻醉等多個科室專家對匡智桃進行全院大會診,決定由多科專家同台手術,全力保證産婦和寶寶的安全。
“哇哇哇……”聽到這動聽的啼哭聲,手術室在場的人都為之欣慰。24日下午3時,醫院多科專家聯手為匡智桃實施了手術,打開腹腔看見包著寶寶的“水袋”,打開後從“糞水”中掏出一個2.18kg的女嬰,交由新生兒科專家搶救;同時專家們發現胎盤著床位置異常,在血管外科專家進行腹主動脈套紮下。小心翼翼地剝離了胎盤,使出血量控制到了最低,最終保證了母子的平安。
目前,寶寶躺在特護的恒溫箱裏,各種儀器隨時監護著她的生命體徵,小眼睛時不時睜開四處張望著。新生兒科教授岳少傑告訴記者,寶寶出生後10分鐘內Apgar評分(即阿氏新生兒評分,是嬰兒出生後立即檢查其身體狀況的標準評估方法)就達到了10分,目前寶寶生命體徵一切正常,正逐步適應外界環境。
“昨天檢查出胎兒出現缺氧症狀,果斷決定提前進行剖腹産,而事實也證明,我們所做出的是一個及時而且正確的決定。”伍招娣表示,腹腔妊娠中胎兒危産死亡率高達75%以上,這也是湘雅醫院建立以來第一例腹腔妊娠救治存活的胎兒。
文章来源: http://www.takungpao.com/place/hunan/2010-12-25/37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