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带有“湖南创造”印记的12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项目1个,二等奖项目11个。这在近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提高质量、减少数量”等改革大背景下,更加可喜可贺。
这些获奖项目有些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亮点?请看本报记者连线湖南省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和部分项目专家后采写的报道。
三大奖种都有收获
省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提供的资料表明,此次获奖的12个项目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而2015年度获奖的15个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奖空缺。
从获奖单位来看,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是获奖主体。如国防科大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两项,中南大学(包括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参与完成了三项。获奖单位中,企业身影不少,如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湖南大三油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升集团公司、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从获奖项目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是湖南的优势研究领域。如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团队的猪生态营养健康养殖研究、国防科技大学的高性能网络设备研究、省蔬菜研究所的辣椒育种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的黑茶机理和加工技术研究等。
5个主持项目获奖
此次获奖项目中,由我省单位主持完成的有5项。这些项目都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攻关,终获成功,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猪肉是中国餐桌上最主要的肉类。如何喂养猪让其健康成长?一直是印遇龙院士劳心费力的大事。此次获奖的“猪日粮功能性氨基酸代谢与生理功能调控机制研究”项目,从近年来学术界兴起的功能性氨基酸入手,揭示了精氨酸、亮氨酸等功能性氨基酸在猪肠道高效利用的规律,以及对营养沉积分配和孕体发育等功能的调控机制。
“例如精氨酸能提高受孕率,促进胚胎发生, 增加血流量,增强抗氧化活性,促进蛋白质合成、免疫细胞增殖和肠道发育,最终提高动物繁殖性能及胚胎和新生动物的生长与健康;亮氨酸上调脂肪细胞PPARγ和FAS的基因表达,促进脂肪的合成。因此,在日粮中添加功能性氨基酸可大大提高猪的营养状况和生产性能。”项目组专家孔祥峰博士介绍,研究成果还可为人类营养代谢与健康研究提供参考。该成果发表在本领域最高期刊并被广泛引用,印遇龙院士因此连续2年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该成果还被列入了中科院科技创新案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成果典型创新案例。
辣椒是很多人的餐桌之爱。到底国内有多少种辣椒?怎样才能育出更多适合不同成熟期、不同辣度、不同食用方式等要求的辣椒?省蔬菜研究所邹学校研究员带领团队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攻关。此次获奖的“辣椒骨干亲本创制与新品种选育”项目,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了辣椒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一方面保存了种质资源3219份,建立了我国保存材料份数最多的辣椒种质资源库;另一方面优化了种质资源评价技术体系,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426份,核心育种材料20份,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特别是创制了5901、6421和8214三个骨干亲本,被全国育种单位育成辣椒新品种165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2亿亩,成为我国应用范围最广的骨干亲本。可以称得上杂交辣椒育种里的‘超级父亲和母亲’。”项目组专家马艳青研究员告诉记者,依靠优质的种质资源,省蔬菜研究所近几年育成辣椒新品种18个,其中渡淡品种13个,加工专用品种5个,比同类对照增产5.1%-32.7%,累计推广1091万亩,新增社会产值45.5亿元。
来源:湖南日报2017年01月10日第04版:要闻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7-01/10/content_117915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