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八妇女节对33岁的闾红(化名)意义非凡。一周前,她在湘雅医院剖宫产下一女婴,孩子还未发出第一声啼哭,便接受畸形矫治手术。
3月8日,她从医院得到了好消息。“宝宝已拔除气管插管,腹部伤口恢复良好,正在康复中。”湘雅医院胎儿医学专科主任姚若进教授介绍,这是我省首例成功开展的产时胎儿手术。
闾红来自岳阳,自28岁起,她先后做了两次试管婴儿都失败了。2016年,第三次试管技术终于让她怀上宝宝。然而,在怀孕18周时,厄运不期而至。产检时发现,胎儿有“先天性脐膨出”。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腹壁发育缺损畸形,因胚胎时期腹壁发育不全,在脐带周围形成腹壁缺损,导致腹腔内脏脱出。
医生建议流产。但闾红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好不容易怀到5个月,宝宝已隐隐有了胎动的迹象,愈发难以割舍。”她和家人一致决定: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绝不放弃。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闾红找到了一线希望。排除了染色体异常等遗传性疾病后,姚若进教授表示,可以在分娩的同时对宝宝进行手术修补,将外露的脏器重新放回腹腔之中。
3月2日中午12时30分,闾红被推进手术间。湘雅医院产科、小儿外科、麻醉手术部、新生儿科等科室的近20名医护人员做好了手术准备,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开始。
姚若进教授首先为闾红做剖宫产手术。麻醉开始后不到40分钟,宝宝的头和肩膀便露了出来。还未等她发出第一声啼哭,由岳少杰教授率领的新生儿科团队及王鄂教授领衔的麻醉团队便迅速为宝宝进行气管插管,仅用了20秒钟,就建立了呼吸通道、静脉通道,并实施全身麻醉。
由宰红艳副教授率领的小儿外科团队立马接过了此次“生命接力”的第三棒,开始为宝宝做畸形矫正手术。宝宝的肝脏柔软易碎,宰红艳副教授小心翼翼地将其与外层囊壁分离,然后将裸露的脏器轻轻放回宝宝的腹腔中。“虽然宝宝腹部裂口很大,足足有8厘米长,但值得庆幸的是宝宝身体发育情况良好,一次手术就能完全修补好。”2小时后,手术完成,宰红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是我第一次当爸爸,母女平安,太感谢医生了。”闾红的老公邓先生满心欢喜。
来源: 湖南日报2017年03月09日第15版:政治·文教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7-03/09/content_1194435.htm?div=-1